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国并研究中国,进而促成了所谓的“中国模式”热。“中国模式”是中国在探索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设计,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及外交制度等五个方面。应切实推动制度创新、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以实现“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实现共同发展,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的这一关于中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正确的.从2006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故此,即使中国的沿海地区受到了欧美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面临终结”这一断言是有失偏颇的.在地区差异大且多态的发展阶段,依靠“自上而下”地推行产业政策的办法来实行整齐划一的产业升级是难以成功的,应该继续允许和鼓励地方试验和创新.如果存在着“中国模式”,那么中国的模式就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3.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上升,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探讨持续升温。但是,国内理论界在讨论中往往混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这几个概念,这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在实践中也不利于我们总结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我们要认清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而完善“中国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开始较早,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模式,美国以“聚焦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为主,澳大利亚以“专业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训模式”为主.中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虽以高校为主不断推进,但仍存在政策乏力、高校认知不统一及培养系统缺乏、学生主动性差、缺少创业环境等瓶颈制约.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改进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推进中国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政府对市场的垄断,及其政府所依据的经济思想,有助于论证一个观点:在历史上的封建集权国家,“维护政治稳定”不只是通过国家层面的政治制度来完成,政府还需要借助于经济手段,包括垄断关键性行业和重要资源,取得对民众的经济支配地位,才能完成“政治稳定”的生产过程.这就意味着,在封建集权国家,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富国裕民”,而是“经国治民”.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起飞,基于特殊国情和文化背景,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新模式,既不同于先发性与内源性突出的西方模式,也不同于后发性与外源性突出的东亚周边模式。本文通过“西方模式──东亚周边模式──中国特色模式”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概括总结出中国现代化经济起飞之道的四大总体特征和十个具体特点。中国之命运在于创新,在于融会东西方的综合创新,在于现代化起飞之道的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比兴”与中国诗学意义的动态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兴”不仅是中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方法,而且更是中国诗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可以作为描述中国诗学意义生成模式的基点。“比兴”意义的生成乃以它所具有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二元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取类”、“取象”的方式实现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张力互动在追求意义生成的动态性的同时实现了意义生成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变化中的“日本式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人瞩目,随之兴起的日本研究热潮,把日本经济所取得的惊人的成功归结于独特的“日本式经营”。所谓日本式经营由“终身雇佣制”、“资历工资制”(年功序列)和“企业工会”(劳动组合)为三大支柱。一般认为,种日本式经营曾经激发了日本企业的活力,在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发展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经济的长期不景气使日本的企业经营环境日趋严峻。于是,入们又发出议论说,”“日本式经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国会部分议员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正在或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中国持续高涨的经济对美国的“威胁”是真实而全方位的。为此,美国国会通过听证和立法等手段对布什政府频频施压,试图在诸如“人民币汇率”、“纺织品谈判”、“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本文结合美国最新一届国会在对华问题上的听证和立法材料,分析国会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认知与行为反应模式,探讨美国“中国经济威胁论”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创造“中国奇迹”的真正奥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分别解答中国共产党“如何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和“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两大问题,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经济理论分为4个阶段:(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通过土地革命等,使人民得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2)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以计划经济理论为依据,大力发展工业化,加快步伐恢复经济、维护国防安全,通过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3)1978~201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全新概念,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等,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飞速发展,逐步摆脱短缺经济的状态,使人民收入大幅提高;(4)2012年至今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目标、方式的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改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看作统一的整体,致力于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济理论以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基本原则,逐渐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原则,带领全体人民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明州海外贸易发展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朝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明州是宋朝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海外贸易的发展使明州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宋代重要的地方经济区域中心,对当地的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促使宋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市舶司,并对市舶司官员的考核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经济发展使商人地位得到提高,商人可入仕为官。此外,海外贸易的发展还对明州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生态模式势在必行。中国特色和谐生态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精神,加快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生态管理,完善支持全面发展的和谐生态法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创立与发展的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帮助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冲破了旧传统观念的束缚,纠正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同时,在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指导下,中国不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且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了梯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另外,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国两制”理论,使中国成功地从经济特区向“政治特区”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近期提出的一项重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服务贸易作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有利契机,努力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利用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和增长率及全球占比等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契机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特殊经济区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的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众多特殊经济区域,这些特殊经济区又对于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特殊经济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动态历时性、静态共时性特征,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成为未来特殊经济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地位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文化发生兴趣。但是,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十分微弱,以致于有人竟认为中国学者患了"失语症"。作者虽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公认的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权威学术刊物上很少见到中国学者的论文。尽管其中的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霸权的因素不可排除,但中国学者的主观努力也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验,提出一种多元评价标准,即除了重视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应当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或编著。追求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文数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文章的被引用率和实际影响力。总之,在作者看来,实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战略要从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1)组织学术造诣深厚且英文写作好的学者集体攻关,力争在公认的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数量可观的原创性论文,并使有分量的学术专著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2)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翻译队伍,通...  相似文献   

19.
刘大可 《东方论坛》2003,(2):105-110
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华北地区扩张经济势力的过程中,始终将山东视为"特殊权益地区",其"经济开发"方策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投资设厂和商业贸易,开始重视获取军事战略资源,并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制定了多种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成长时期为界,战后日本学界的中国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60年代末期为止。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的特点是,以批判日本社会封建性为主要特征,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持肯定态度。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算起。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与行为方式得到了重新评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落后状态也使日本学界的中国认识发生了变化。这里所考察的主要是战后日本的中国学界,拟通过对战后日本中国学的解析,勾勒出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的形成和变迁过程。此外,通过比较论证,指出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以及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