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元朝人不修西夏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人不修西夏史刍议李华瑞“国亡史作”,这是汉唐以来修史的传统。但元朝人修前朝史时,却未给与辽宋金鼎立约二百年,幅员二万里的西夏王朝修一部专史,只是依据辽宋金三朝旧国史编成份量不大的传记,附于三部正史之中(《辽史·西夏外纪》一卷,《宋史·夏国传》二卷...  相似文献   

2.
关于契丹铸币上限,《辽史·食货志》载:“鼓铸之法,先代撒拉的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钱币。太祖其子,袭而用之,遂致富强,以开帝业。”五十年前,郑家相作《辽钱考》,据当时所见钱币实物资料,维护《辽史》关于契丹铸钱始于建国之前的说法。同时代人袁寒云等也持相同意见。①但由于元朝官修辽史素有成书草率,考订  相似文献   

3.
12世纪末(公元1190年),西夏刊出一部由骨勒茂才编撰的西夏文和汉文互译音意的幼学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此书按天·地·人三才的体例编排,每条词语分四行:中间两行,右为西夏字,左为该西夏字的汉文意译字,左右两边各一行,其中,右为西夏字的汉文音译音,左为汉字的西夏文音译字。下面以“天”字为例加以说明(为印刷方便,西夏字按先后编号集中附后,文中“□”号代表西夏  相似文献   

4.
198 6年 ,笔者在《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 4期 )上发表了第一篇专题研究西夏文书法的学术论文 ,题为《西夏文书法研究初探》一文 ,发表之后 ,被学术界认为是填补了西夏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同时也填补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研究的空白。 1987年又发表了《谈西夏文书法与创作》一文 ,入选宁夏社会科学院建院 10周年论文专刊 ,其中有笔者所创作的不同书体的西夏文书法作品。倘若对西夏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也未必见识过西夏文字 ,究其因 ,乃是因为元人在纂修辽、金、宋三史时 ,独未给西夏修一部等量齐观的纪传体专史 ,至于对西夏文的书法艺术更是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秦汉间的货币,《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通志·食货略》、《文献通考·钱币一》、《钱币考》等,皆沿袭类似的材料,汉初社会的货币情形俱未得到清晰的记述。张家山汉简的发现,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转机。本文结合《二年律令》具体探讨当时的货币情形与折射出来的社会状况。汉初社会有两种货币,即黄金和铜钱。通过对它们的使用和功能的分析,折射出当时经济萧条、通货紧张、伪钱盛行、物贵钱轻、重金贱钱、敛金风起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汉初二十年的货币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6.
《武经总要》是我国宋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北宋后期,由于同西夏、辽、金等囝的战事频繁,兵器的研制发展十分迅速,一系列指导战书和兵器制造的书籍便应运而生。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兵书就有三百四十七部,一千九百五十六卷,比唐代增加五倍。这其中,以曾公亮、丁度奉诏领诸儒所集《武经总要》最  相似文献   

7.
前言近年出版的沙·马合谋·伊本·米尔扎·法即勒·忽刺思所著《编年史》(奥·弗·阿基穆什金校订、翻译、注释、研究并索引,莫斯科,1976年),是波斯文《编年史》的校订、译注和研究论文(以下简称《编年史》)。这部《编年史》是为察合台家族的亦思马因汗(1670—1682年在位)写的,成书于回历1087(1676—1677年)年,书中叙述了1428年至17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东突厥斯坦统治者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同音》是西夏王朝编修的一部重要韵书,又称词书。它与《文海》具有同样的学术价值。《文海》仅存平声部分,只有2,577个词(字)。《同音》保存比较完整,共有5794个词(字)。《同音研究》是作者十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他除了拟测了西夏语音体系外,並对5,794个词(字)一一加以考证。从形、声、韵调到汉义等都作了注解、翻译。书后还附有《同音》拣字索引、汉夏拣字索引和英文提要等。这一部大型的工具书,是打开西夏文献宝库的一把钥匙。对研究末、辽、金、元史均有参考价值。对研究唐宋时西北地区民族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本书即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16开本,900多页(面),精装。现将《前言》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西夏赐姓李氏一事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记载不同,《宋史》载两次:唐贞观年间和唐末僖宗年间;而《辽史》、《金史》仅载一次,即唐末僖宗年间。史书对此记载有所出入与史书作者生存年代、王朝修史方式、史官态度以及西夏王朝自身的因素等不无关系。因此,对此加以考证,读史者在阅读史书时讲求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М·Б·米丁院士主编的《马列主义辩证法》(八卷本),是苏联近年来辨证法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各卷标题和编写者是: 一、《作为科学体系的唯物辩证法》(А·Л·舍普图林) 二、《辩证逻辑》(Э·М·奥鲁杰夫) 三、《认识过程的辩证法》(А·М·科尔舒诺夫、М·Н·阿列克谢耶夫) 四、《非生物界的辩证法》(С·Т·麦柳欣) 五、《生物界的辩证法》(Н·П·杜比宁、Г·В·普拉托诺夫) 六、《现代社会过程的辩证法》(В·С·莫洛德佐夫)  相似文献   

11.
夏国诸州考     
建立在黄河中,上游一带的夏国,自从元昊嗣立(公元1032),至末主睍为蒙古所灭(1227),立国约二百年。如更上推至拓跋思恭的节度夏,绥,开始割据(881),则共达三个半世纪之久。但元人修史时,未曾为夏国别立专书,只是附载在宋、辽、金三史之后,内容甚为简略。清朝中叶以后所印行的几部西夏史书,如张鑑《西夏纪事本末》(1884年江苏书局印行,但其成书年当在嘉庆,道光间),吴广成《西夏书事》(1825年印行),以及戴锡章《西夏纪》(1924年印行)等,虽然辑集了较多的史料,但是对于夏国地理,仍然没有专志记述。据沈垚(1798——1840)《落帆楼文集》(嘉业堂刊本,卷2)“与徐星伯(松)中书书”所言,徐氏曾有意撰述西夏地理考,但以后不见流传,大约并未成书。近六十年来所发见西夏文经籍,其中亦乏地理方面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1908年俄国著名的探险旅行家П·К·科兹洛夫在中亚考察时发现了神秘的西夏黑水死城(哈拉浩特,也叫亦集乃),并发掘出大量非常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他第二次(1909年)和第三次(1926年)中亚考察时又先后在此发掘出很多的文献和文物。学者们根据黑水城出土的文献资料揭开了西夏文字的秘密。这些出土的文献、文物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曾经位于东西方重要的商贸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西夏王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该文完成于1968年,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西夏学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以”字在文言中使用率很高。它可以作动词(李斯《练逐客书》:“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左传·昭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名词(《列子·同穆王》:“宋人执而其以。”)、代词(《吕氏春秋·贵信》引《周书》:“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候之宫。”),通副词“已”(《国语·晋语四》:“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  相似文献   

14.
《朱子语类》中成语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子语类》中有成语284条.有的成语及其变体在《朱子语类》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如“光明正大”出现18次,其变体“正大光明”出现10次,总共出现28次.其他常用的成语也都多次出现.有的成语是上古遗用下来的,如“自相矛盾”(朱87),出自《韩非子·难一》;“自暴自弃”(朱105),出自《孟子·离娄上》;“患得患失”(朱72),出自《论语·阳货》.有的  相似文献   

15.
1907年,列宁在《<约·菲·贝克尔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中明确使用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列宁选集》第1卷,第696页)这一概念;毛泽东也申明:“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以下引文出自该书只注页码),并在他的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一) 所谓历史方法,既不同于世界观意义上的对社会历史作出最高概括的历史哲学,又不同于进行历史研究的史学方法,而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我们试概括毛泽东的历史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夏与宋、辽、金等通贡与榷场贸易活动频繁,从史书零星所记西夏朝贡及榷场贸易之物品,结合黑水城等地出土的文献,尤其是西夏与金榷场贸易文书《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可见西夏物产之大致种类,既有畜牧业产品,也有手工业产品,其中不乏土特产,尽管其贸易量不大,但因是他国稀缺之物而倍受青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夏对外贸易的物品中,有许多是舶来品。西夏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本地物产难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故而需要外来物品作为补充。西夏与宋、辽、金等周边政权的经济交往颇为频繁,既促进了西夏本国经济的发展,使其多元化,同时也对周边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受到重视的大事.各个时期的婚姻,既有对前代婚姻习俗的传承,又因受时间因素、地理因素、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原因等等的影响,而具有各个时期婚姻的独特特点.本文拟就一个横断面──即汉代婚姻这一个案的主要特点作一分析。我认为汉代婚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普遍早婚《周礼·地官·媒氏》中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记载,一般认为这是古代男女婚嫁年龄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礼记·内则》及《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等篇也持此说,后来《尚书大传》、《白虎通议·嫁娶篇》、《诗经·召南·有梅》都…  相似文献   

18.
《西夏志略》刊谬举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夏志略》是一部汉文西夏史籍,由于诸多原因,它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西夏志略》不失为一部有特色、有利用价值的史书,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西夏史料被以讹传讹;第二,它集宋、辽、金三史《夏国传》于一体,便于学者取长补短;第三,用人物生平事迹反映西夏兴衰历史,为编纂西夏史籍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编写模式;第四,对引用史料注明出处,反映了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以上论述,纠正人们对《西夏志略》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西夏志略》自身有三种错误:第一种为被征引史书的史料本误,第二种为《古今图书集成》、《续通志》引误,第三种为《西夏志略》抄误。  相似文献   

19.
《掀开铁幕:宣传、文化与冷战,1945—1961》(Partingthe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theColdWar)一书是沃尔特·L·希克森(Walter·L·Hixon)的一部新著。本书由纽约圣马丁·格里芬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作者希克森是美国俄亥俄州亚克朗大学历史教授,曾出版过《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Lindbergh),《孤独的鹰》(LoneEagle)及《乔治·凯南》(GeorgeKennan)等专著。他曾荣获美国外交史学会颁发的“伯纳斯奖”(BernathPri…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陆游的卒年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宋史》本传谓:“嘉定二年(1209)卒,年八十五。”宋·张淏《宝庆续会稽志》、清·赵翼《陆放翁年谱》,均主此说。自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提出“嘉定庚午(1210),年八十六而终”以后,元·方回《瀛奎律髓》、清·钱大昕《陆放翁年谱》即主此说。近年来,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