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律、他律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王道、民主政治则归属于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沟通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上述两组概念就可以形成四种联接类型:自律型王道政治、自律型民主政治、他律型王道政治和他律型民主政治,其理论代表人物分别是孟子、康德、荀子和洛克。由于理论内部的纠结和现实的限制,孟子的自律伦理学没有能够贯穿到底,而只能达到王道政治。若一以贯之,孟子就会和康德一样,从自律伦理学走向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
自律、他律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王道、民主政治则归属于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沟通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上述两组概念就可以形成四种联接类型:自律型王道政治、自律型民主政治、他律型王道政治和他律型民主政治,其理论代表人物分别是孟子、康德、荀子和洛克。由于理论内部的纠结和现实的限制,孟子的自律伦理学没有能够贯穿到底,而只能达到王道政治。若一以贯之,孟子就会和康德一样,从自律伦理学走向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3.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十分重民,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把“民”看成是仁政的根本,他的仁政、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国政府努力的重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执政六年来更被誉为“惠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孟子“民贵君轻”论与荀子“君舟民水”论的影响尤深,孟子主要从正面突出“民”之重要性,而荀子则以“民”的正负两面的意义警示君主应该善待民众、以民为本.两者相统一构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完整形态.“民本”不是“君本”,民本是治国之道不是政治体制,它不仅可以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也适用于当今社会;“民本”也不同于“民主”,但民本存在可以向民主转换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经典思想文化的主导和权威首推孔,孟。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全面、正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孟子的政治思想乃是其整个思想的基础和立足点。其中充满了人道精神、民主因素以及一些有益的理论原则和政治实践经验。这些精神财富曾经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和清官廉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可资借鉴。批判地继承孟子的政治思想,对建设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因应于中国局势及与世界关系的变动,西方汉学家诠释《孟子》时,在“孟子与现代民主、人权”“孟子人性论的文化性与生物性”“孟子与德性伦理、角色伦理”等问题上形成了三次较有影响的争论.争论涉及到论辩双方不同的哲学预设和诠释方法,争论的焦点亦高度相关于他们的现实关切与政治选择,尤其是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文化立场选择.一批卓有影响的汉学家参与其中,《孟子》成为西方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激荡的“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活了《孟子》,使它有可能成为西方乃至现代中国自身思想建构的构成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中内涵丰富的政治伦理与政治思想,不但不与当今的政治理念相冲突,还会对当今的一些政治思想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徐复观先生以为德治与民本乃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并指出,儒家修己与治人的标准是不同的,两者不可混淆。他认为,民主政治亦可吸收儒家政治思想以期实现其更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徐先生就人治与法治问题对孟子政治思想作了深入的分析与澄清。通过对儒家尤其是孟子政治思想的分析与解读,徐复观先生架起了一座沟通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子提出“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董仲舒则“屈君而伸天”,以“阴阳灾异”来格(正)“君心之非”。程朱理学在哲学上比汉唐儒学有重大的发展,但在政治哲学上却鲜有突破,大致是伸张孟子的政治思想,甚至可以说未离董仲舒“阴阳灾异”思想的窠臼。儒家虽然肯定君主制度,但其与君权之间亦有着一种内在的紧张。从民本进至民主, 符合中国文化实现近现代转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民本思想突出了政治实践中民心向背的作用,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内容。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虽然都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君主本位的,认为封建君主只有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作用才能保住天下,这与当代民主倡导的人人权利、地位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法理学主要体现为政治法学。孟子的政治法学可以从王道、王政、王制3个维度来透视。其中,王道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可以视为孟子政治法学的理论依据。王制具有形而下的特征,可以视为孟子政治法学的制度表达。居于王道与王制之间的环节是王政,它作为华夏文明早期出现的一个概念,不仅描述了一种政体,而且具有饱满的法理意义。王政以王道为灵魂,以王制为肉身,代表了孟子关于理想政体的憧憬。“批判法学”是孟子政治法学的特质。它对拒绝王道、背离王政、抛弃王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批判,体现了批判法学的精神与风格,开创了儒家视野中的批判法学。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导师,孟子创造了堪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并立的精神资源。因为这种精神资源,孟子的批判法学一直闪耀着激荡人心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1.
一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主思想。他说: 几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札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阳明、王船山、黄梨州之书。从谭嗣同的读书笔记《石菊影庐笔识》来看,它涉及我国古代著作几十部,他对其中不少的书都写有心得,可见,谭嗣同从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吸取了营养,其中也不乏古代传统的民主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庄子》的“递相为君臣国,人人可以居之”,墨子的摩顶放踵之志,都对谭嗣同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因素的形成起了作用。谭嗣同在《上欧阳瓣姜师书》中说孔子是主张兴民权的,孟子“畅发民  相似文献   

12.
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属于民主思想,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民本与民主的本质,割裂了孟子思想的整体性.其实,孟子之说并没有跳出君主政治前提下有关君民关系的理论范畴,与以人民主权为核心内涵的民主思想不可同日而语."民贵君轻"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民本主义的经典表达,将之误读为民主思想,只会导致我们在现代民主政治的追求中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思想中的精华,以孟子为集大成者。但自孟子以后,却屡屡遭到曲解;民本与现代民主的关系,更是难解难分。民本思想对于暴虐政治具有批判的价值,但限于历史的条件,侧重点在于民生问题,对于民权有所忽略。鉴于民本思想本身就蕴含着民主的因子,所以给予适当的铺垫,它就有可能走向现代民主的坦途。这不仅是从理论上讲的,而且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法律实践也已经作出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渊源,对民主与自由的追求是其特点。从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中,同样可以看到自由与民主等政治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古希腊城市规划的演变研究政治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以及它作为古代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仁政论”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仁政思想的极好概括。“仁政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是孔子的“仁”学,“仁政论”是对孔子的“仁”学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仁政思想中包含了极浓的民本主义色彩。本文从它的心理依据、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教育基础等方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剖析。孟子仁政思想的评价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孟子继承了儒家重人重民的基本精神,以仁为核心,在其"民贵君轻"思想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君臣观.孟子的君臣观在政治领域中充分体现出了人的理性精神,使得周以来的重人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孟子对君臣在道德上有很高的要求.为政在人,君臣观合政治与道德于一体,重视在观念上限制和制约君权.这种在政治领域中较早体现的理性精神,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思维方式,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法制民主完全不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并赋予了"仁"更多的心性基础,从而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图从孟子的"四端说"与性善论入手,通过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以民为本、重德治,"以善养人"、提高君主的自身修养以及注重民众教化几个方面来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政治的责任感与实际参与的差距能有效保持政治精英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该平衡是民主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民本思想勤政为民、尊重民意、关心民生等政治理念是公民文化的必备要素。用这些政治理念塑造对民负责的精英文化和民众信任政治精英的大众文化是民本思想当代价值的落脚点。融合了这两种政治文化的公民文化能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孟子政治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学术界常常就孟子思想而论孟子,很少从其历史地位的变迁,后人的评价,对历史的影响诸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这是孟子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试通过对孟子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孟子思想对后世积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深入探讨孟子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对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章试从三方面分析孟子道德思想中"反求诸己"说的内涵与意义,进而探讨"反求诸己"说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