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红晖 《职业》2017,(21):61-63
技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他们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课堂教学高效、顺利地进行,已成为技校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针对技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富有特色的英语课堂导入法,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钟艳 《职业》2010,(30)
"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技能上的成熟,故现有人提出"要从学知识升华到学理论".技校是学习一技之长的场所,但技校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学习,理论学习较被动,导致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活学活用",所以研究"如何唤起技校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主动性"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让"招聘的人能立即上岗",这是当前就业单位对中职、技校毕业生的要求.要想让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工作,中职、技校就得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技校<电工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向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综合化发展,努力做到见习教学兴趣化、理论教学直观化、实习教学模块化.同时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孙兆花 《职业》2012,(27):93
技校学生的厌学现象让教师感到很困惑,同时也引发我们对此进行深刻思考,如何改变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是教师一直在不断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学生厌学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技校学生选择技校是希望能在技校学习到一门技能,毕业后能上岗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巍 《职业》2007,(12)
技校学生一般文化基础差,素质不高,厌恶学习。专业基础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如同嚼蜡,枯燥无味。特别是学焊工的学生,普遍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实习操作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陶敏 《职业》2009,(17)
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如何激发技校学生在实习教学中的实习兴趣,使他们在技能操作训练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电工实习教学实践,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等几方面阐述提高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技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黄小燕 《现代交际》2010,(6):187-188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道门槛,是否顺利跨越此门槛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专业学习兴趣与进展,甚至影响到他们毕业之后的职业选择。因此,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和MG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技校学生虽然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但却是一群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轻人 ,他们即将从学校步入社会 ,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技能形成的重要年龄时段。技工学校的教育方向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 ,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技能为目的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为此 ,技校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武装学生的头脑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来熏陶他们的思想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 ,技校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种特殊性要求技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着重解决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0.
林玲 《职业》2008,(17)
如何提高技校教学质量,引起技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每个技校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孟红梅 《职业》2012,(21):128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技术交流的语言,语言不通,学生将无法工作。学生要学好机械制图,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本文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技校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会技能,找个好工作。我们学校是一个厂办技校,许多学生到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能进厂工作。故先让学生自问:进厂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自己现在是否具备这条件?经过两年学习能否达到这个条件?使学生明白:掌握机械制  相似文献   

12.
孟凯 《职业》2012,(12):125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和普教的发展,技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得不扎实。电工学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对电有一种畏难心里,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电工学习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训练的前提条件。为此,笔者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机械专业技校生实践能力现状 机械专业的学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能够承担一定的机器维修与保养工作.但有些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到了工作岗位上什么都不会干,用人单位对此非常不满,甚至认为技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还比不上社会上招来的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导致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厂里改当操作工或者不得不到其他生产岗位工作.学生的家长也不满意,认为把孩子送到技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可是到了厂里也只是一个操作工.因此,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韩宁 《职业》2009,(35)
技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高考的失败者,基础差、底子薄.他们大多精力旺盛、好动、好奇、个性特征明显,于是便将时间花费在学习之外,对学习失去了热情,似乎学什么都没有兴趣,导致在上课时有"倒下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汽修专业的学生同样如此.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当然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和教师就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校和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宇文灵巧 《职业》2011,(33):108-108
大多数技校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文化知识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进入技校后,片面认为上技校学习就是来学动手操作的,理论课不重要。加之学生在初、高中时期的不良习惯,他们往往把书当成道具而不是工具。出现了实操课马马虎虎、理论课被严重轻视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专门与老师作对,导致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大大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刘巍 《职业》2007,(18):64
技校学生一般文化基础差,素质不高,厌恶学习.专业基础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如同嚼蜡,枯燥无味.特别是学焊工的学生,普遍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实习操作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高峰 《职业》2008,(24)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路.对于没有考入高中的技校学生来说,技校不仅需要能够传播文化和知识的教师,更需要有修养、有爱心、能够传授伦理和道德的教师,让他们潜心学技术.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技能人才.这就对技校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提高自身修养,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胡敏 《职业》2009,(15)
由于技工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多为机械工科类,男生所占比例大,如数控、汽修、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几乎全是男生,从而导致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学习的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视上英语课为"痛苦的煎熬".很显然,这跟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非常不扎实有关.技校生中大分是未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学生,他们缺乏学习的目的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以情致学     
从事技校教学工作已有12年,笔者本身是从技校毕业又考入对口大学的,对技校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得更全面些.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改善学校实训条件、加强学生管理外,还要对技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要对学生充满爱,以情致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运用,既反映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技巧.特别是现在的技工教育,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素质较差,若能以情致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龙裕贞 《职业》2012,(21):59
目前,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大多数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他们认为学英语很吃力,也很乏味,并且错误地认为英语在将来工作中没有什么用处,可学可不学。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句名言:"哪里没用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不用说提高教学的质量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才会乐于接触英语,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变"苦学"为"乐学"。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式,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