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茜 《金陵瞭望》2009,(7):58-59
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在回忆鲁迅生活的时侯,曾写道:“学生时代,他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时在南京”,可见南京于鲁迅而言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大抵不只因为这是他离乡之后所到达的第一个大城市,也因为这是他人生旅途上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
1898年5月,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时,他的叔祖周椒生根据“百年树人”之义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周树人。没想到,周椒生先生真正言中了,后来,鲁迅不但把自己建树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伟人,而且鲁迅还开始了建树中华民族新人的伟大工程。他认为强国之本“首在立人”,并终生为之奋斗。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鲁迅、学习鲁迅,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而造就出更多的人才,无疑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戏剧     
鲁迅先生在他的《呐喊·社戏》上说:“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只指旧戏而说的。《呐喊》写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照《鲁迅日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跟教育部到达北京后,只过了一个月另五天,就“与齐君宗颐(寿山)赴天津”,“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齐宗颐并不研究戏剧,鲁迅先生要他同行,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可以寄寓;鲁迅先生和他友谊之深和久,是仅次于许寿裳的。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歌寄情。鲁迅的风雷诗篇,既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又留下他人生道路上的深深脚印,同时也辉映着他的思想光芒。这些不朽的诗篇,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一) 据现有资料看,鲁迅是一九○○年开始诗歌创作的。《鲁迅诗稿》开篇第一句:“谋生无奈日奔驰”(《别诸弟》),就把他从绍兴到南京求学时期,家境败落,生活困顿,出路渺茫,心绪惆怅的真情实况流露出来。当时,鲁迅父亲已因病去世,祖父仍  相似文献   

5.
1923年,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其后两年,他又以小说《伤逝》形象地展现出觉醒的女性在出走后遭遇的不幸命运。《娜拉走后怎样》与《伤逝》深刻地揭示出个体解放并不等同于个体自由的获得。鲁迅关于“娜拉走后怎样”的思考受到了张爱玲的关注与赞同。在《沉香屑第一炉香》、《茉莉香片》、《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等小说中,张爱玲延续并拓展了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思想。对“娜拉走后怎样”的思索也成为了张爱玲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重要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八八一年,鲁迅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书香门第,幼入家塾受读诗书经传之学,私下又博览野史,小说及民间故事诸书。国危家难,使他少年时代就弃绝了科举仕进的“正途”,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一八九九年,在南京陆师路矿学堂,他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从此以后,“物竞天择”“与天争胜”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观点就在他的思想上扎下了根子。一九○二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的道路。中日两国原先都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实行闭关政策。西方列强入侵,使两国都挨了打。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行对外开放,锐意学习西方,特别是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各种技术科学的大量输入,使日本的社  相似文献   

7.
据我理解,纪念鲁迅到宁求学百年,实质上就是纪念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起点。如果说,作为一位血荐轩辕的赤诚爱国者,鲁迅经历了一条由置身於民族革命洪流进而确信“惟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光辉道路,那么南京就是他扬帆起航的港湾,正如同年仅22岁的达尔文乘坐一艘海军的...  相似文献   

8.
青年时代的鲁迅,曾经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这在鲁迅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期间,鲁迅开始接触了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各种新思潮,尤其是接受了影响过他前期的整个战斗生涯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当时的鲁迅正处于十七岁到二十一岁这样的年  相似文献   

9.
鲁迅于一九一二年进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是他一生中的大事件之一,但关于此事的具体时间,历来的记叙却都相当简略而且不确,直到最近还是如此。如纪思、孙瑛同志均将此事系于一九一二年三月;龚济民同志更说:“鲁迅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当在教育部正式成立之后,具体时间以三月下旬为妥”,其根据之一是他认为鲁迅在进入教育部之前曾在杭州浙江教育司工作过一段。对此孙瑛同志曾提出商榷,但他们二位的通信中却不谈鲁迅进入南京教育部的时间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根据有关材料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来的。鲁迅在三份自传中都提到他民国元年进南京教育部是应教育总长之招;《朝花  相似文献   

10.
姚文元是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阶级异己分子,是鲁迅鞭挞的叛徒、特务姚蓬子的“世家子弟”。他出于反动的阶级本性,一贯以研究鲁迅为名,大肆进行攻击、诬蔑鲁迅的罪恶活动。这个反动文痞,为了反革命需要,有时表面上不得不恭维几句鲁迅,骨子里对鲁迅恨得要死,怕得要命,施展种种阴谋诡计来歪曲、低毁鲁迅。一九七二年九月,姚文元在一个黑批示中,狂妄地叫嚷对鲁迅著作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批判”。其实,他早就干了许多歪曲和攻击鲁迅的勾当。一九五九年,他写了一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此书…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散文诗剧《过客》,刻画了一个有着超常韧性的“过客”的形象。他在“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上跄跄踉踉地走:走得口渴,走得脚破;然而依然一路走,息不下——他“乐于受苦”。他走得“血不够了”,走得“太阳下去了”,而且明知前面是坟地,然而依旧奋进向前:“夜色跟在他后面。”——他又“乐于牺牲”。何以会如此呢?这便是本文想要谈谈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一生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大致以一九二七年为分界线。前期的思想发展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一八九八年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这是他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思想,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形成革命民主主义政治立场的阶段,可以称为早期思想阶段;第二阶段是从  相似文献   

13.
1902年3月,二十二岁的鲁迅从南京乘大贞丸到日本留学,一直到1909年才回国.这八年的异邦生活,在鲁迅一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曾经发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曾经决心学医,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最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研究他的历史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鲁迅早期的历史观,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从1898年鲁迅离家赴南京求学起,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止,这段时间,我认为是鲁迅历史观发展的早期,也就是鲁迅作为朴素的唯物论者的时期.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鲁迅幼时饱经世态的炎凉。十九岁时,由于家庭衰落,父亲病故,他又不愿走当时读书人惯走的道路—一科举不成即做幕友或商人,便去南京上学堂,“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这在当时是受统治阶级中人们的奚落和讥笑的。但是,青年鲁迅为了寻找真理,探求中国的出路,毅然走上了新路。一九○○年秋,他用以拟人化的手法,写下了《莲蓬人》一诗,热情赞美不随俗浮沉的可贵精神。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开头四句,作者极写在秋风萧瑟的特定环境中,“莲蓬人”用芰叶做衣裳,用水荇做带子,住在仙人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以所遇为孙子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鲁迅便请祖父改名,后改为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  相似文献   

17.
一、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虽然终生未曾谋面,但是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尊重。鲁迅对毛泽东衷心拥护和爱我,毛泽东把鲁迅当作自己的同志和战友,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酷爱鲁迅著作,经常阅读.在战争年代,行军打战,长征路上,也把《鲁迅全料带上。解放后,在书房卧床上放着《鲁迅全集》,出外观察,也常常带着。毛泽东很熟悉鲁迅著作,很了解鲁迅的为人。早在1937年他就充分地肯定和赞扬了鲁迅。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的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8.
鲁迅早年在南京求学期间的诗作,共六题十三首,即1900年的《别诸弟三首》、《莲蓬人》,1901年的《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别诸弟三首》、《惜花四律》。对于这些诗篇的注析,分歧颇多。笔者认为,把握鲁迅当时的思想倾向,是正确理解这些诗篇的关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求学于南京,就是为了“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又说,“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 S 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许寿裳先生回忆说,鲁迅早年最爱诵《离骚》中的四句:“朝吾将济于白水分,登阆风而(纟枼)马。忽反顾以流涕分,哀高丘之无女。”许先生认为,“这四句大有求不到理想的人誓不罢休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第7页)换句话说,“寻别一类人们去”便是青年鲁迅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诗言志”。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9,(10):54-54
“他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更是南京60年发展辉煌的见证人。4月10日下午,他被邀请参加下关区纪念渡江战役暨南京解放60周年座谈会。回想往昔,他由衷地感叹:“今天南京的发展,是对在渡江战役牺牲的英雄们的最好告慰。”  相似文献   

20.
周文与左联     
周文自幼家境贫寒,很早就尝到人生的艰辛与痛苦。加入左联后,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出色的工作实绩,很快赢得鲁迅和大家的信任,成为左联重要的组织领导者之一。左联时期是他文学创作起步,发展与鼎盛时期,他坚持“左而又作”,成为有名的“多产作家”,他坚持走鲁迅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创作风格。大众化是周文文学创作与实践的精神内核,他身体力行一切为大众、改编文学名著为大众本。卓有成效的实绩及通俗而不媚俗的严谨作风,使他在文艺大众化运动中声誉卓著。可以说,左联造就了周文,周文为左朕增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