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12亿多人口的大国,其中9亿多人在农村,3亿多人在城市,全国有2000多个县,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县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琴  覃永县 《学术论坛》2008,31(4):205-207
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在这种不合理结构影响下,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赵幼鸣 《船山学刊》2006,(2):209-211
我们应从严重违背公平性伦理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入手,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使农村未成年人与城市未成年人一道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这将有效预防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伦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学校空壳化与城镇学校大班额化并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流失严重。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基础教育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升学难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面临两难选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逆向流动趋势明显。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重重挑战,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优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慎重对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完善城镇教师援助农村学校制度,健全农村教师到城镇跟岗培训机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潘华  卓瑛 《兰州学刊》2010,(5):65-68
社会理性选择理论对当前我国所发生的种种社会行为是否具有解释力?为什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一县城一农村往返流动的链条上选择县城定居?是理性还是感性?该行为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及城乡一体化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行为进行研究。文章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县城是新生代农民对城市生活边缘化本质反恩的理性行为、是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到社会理性发展的理性行为、是为获取城乡两地资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是“差序格局”感性化与家庭策略理性化的复合行为。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县城行为是从个人与家庭两个层面为起点而不是单纯从个人层面出发,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行为在微观上是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变奏,宏观上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有重要影响、对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有重大意义,同时,该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需从户籍改革、发挥社会工作者作用等多层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抗美 《学术界》2004,(2):188-194
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从县城拓展到集镇,特别是中心集镇.这样,上可呼应文明县城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衔接;下可辐射周边村镇,影响和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解决城乡文明创建分离的状况.文章还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农村文明城镇创建的现状和难点作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文明城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是中国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的。由于有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划分,才有农村第三产业的提法。从本来意义上说,农村第三产业是指乡村人口在县以下乡村从事的农业、乡镇企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各种行业。现行统计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居民服务、物资供销仓储、房地产、金融保险、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福利、行政及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主要指在农村从事小商小贩,修理、理发、医卜星相、三教九流各种流动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共服务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要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熊凤水 《兰州学刊》2014,(5):122-127
漂隔型农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却在县城买房,农村依然保有田地的"城市·城镇·农村"三栖模式,突破了原有"城市·农村"的两栖维度。三栖模式的优势在于:农民工具有在县城买房的现实可行性,能保留原有的乡土社会网络,县城具有一定的城乡结合优势。三栖模式的缺陷表现为:不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县城缺少产业结构的支撑,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三栖模式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道路需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要求,这表明党中央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为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农村义务教育是整个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严重阻碍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必须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1.
推进教育城乡统筹是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推进重庆教育城乡统筹,必须从关注城乡教育的实际差距、关注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建设着手,只有找准城乡教育统筹的关注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同为国家公民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却享受着差距甚远的政府公共服务。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现社会公正在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的严重缺失。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全民共享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构思农村教育的发展远景和基本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体制,导致城乡教育存在差距.为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必须把农村教育放到战略位置来思考.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构思农村教育的发展远景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提出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以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乡教育关系是指政府在对待和处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问题时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纵向上来看,城乡教育关系指城乡教育体系分别是如何设置的,农村教育体系与城市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存在什么关系。我国城乡教育纵向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从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国家在教育供给当中的作用逐渐增强;教育资源向农村的等级式流动以及学生流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县级经济发展如何才能适应全国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这是一个值得广大经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县级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县级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及其意义县级经济或者说县城经济是一个县所管理的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地域性经济,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内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总和。由于县城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县级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必须把这一点放在首位来考虑。我认为,县级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应该是:多元化发展的实业型的商品经济。 1.从地理位置上看。一般地说,县城都建在大中城市与乡镇之间,交通最方便、地  相似文献   

16.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提高的关键。现阶段城乡教育发展在教育资金投入、师资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构建以人为本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体系、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结构体系、面向市场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体系和三位一体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保障体系将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在回应现代化压力的过程中,农民以具有绵延性和伸缩性的家庭为单位完成发展性任务。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家庭围绕着家庭总体目标的变化发生了剧烈转型,以三代直系家庭为单位,开拓出"一家三制"的弹性家庭结构,年轻男性在城市务工,年轻女性在县城陪读,年老父母在农村务农。城市是生产中心,县城是发展中心,而乡村是保障中心,三者是有机互联,形成了具有整体目标导向的"发展型家庭秩序"。在城乡关系的硬约束下,农村家庭成员被分散于城乡各处,但彼此又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多空间中保持着完整的家庭结构与功能。在回应现代性压力和家庭发展压力时,农民家庭呈现出较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共同服务于农民家庭的整体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最近,湖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石首县联合组织讨论会,就县级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讨论问题的综述。一、县级经济及其综合改革的必要性1.县级经济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县级经济是县作为一级地方政权机构所具有的经济职能。②县级经济即县城经济。③县级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家庭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网络,④“县级经济”这个概念不确切,应由含义较为明确、科学的“县经济”概念代替;县经济就其主要内涵来说,应属农村经济。2.县级经济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大家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流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这对农民平等权的实现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城乡二元化的形成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当前财政分权体制及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认为只有从保障农民平等权的视角出发,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从而最终实现农民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青岛市坚持把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青岛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