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明显的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到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冲击了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在社会抚养比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转变造成了整个国家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状况下,给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此外,在消费结构上,人口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储蓄率"这一中间变量对消费产生影响,并对老龄人口将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出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不仅要在三次产业间实现升级,还要通过技术研究、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各产业内部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正老龄化是中国在未来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也是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福址的大事。利用岐山人口普查资料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对于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人口、就业、保障等政策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岐山县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人口现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下降而必然产生的人口年龄结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它所带来的挑战更多地源于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这使公共政策调节成为必须。仅仅调节人口政策、仅仅调节针对老年人的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应当以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来重构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在重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统筹短期目标与中长期战略的联系。因此,应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统筹机构,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问题、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口转变及后续社会保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9开始,我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类型,这种转变是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计划生育工作和生育政策强力控制生育而迅速实现的。当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向社会保障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社会和政府对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社会保障工作要统筹考虑,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并能维持来之不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低生育水平,我们认为,这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吗?对此,毕可生在《社科纵横》1992年第四期撰文批驳了理论界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1.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达进步的结果,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视为一种社会良性运转和人口发展的最佳状态,把人口老龄化视为灾难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论。2.人口老龄化也不会增加劳动人口和国家的负担。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重是互补的,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逐步减少了劳动人口对少年人口的负担。我国自七十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二十年全国少出生2~2.5亿人口,从而却使我国政府和社会减轻了1.6~2.5万亿元的抚养少年人口费用,这实在是一项很大的节省。3.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都将在这一前提之下进行。本文以公共政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人口老龄化,以期为推动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转变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应首先寻求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突破,这是推进公共政策转变的首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就个体的微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将个体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人口结构的各个层次联系起来考虑,并致力于创造出支助性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就群体的中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增强能动性,使老龄化问题成为全民参与的主题,帮助老年人群体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就国家的宏观层次而言,老龄化政策应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社会在老龄化前提下继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产生这一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降低、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老人福利设施等举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借鉴日本经验,中国处理老龄化问题应该结合自身特殊国情,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老年人再就业机会、完善养老设施等方面着手,实现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而作为基础变量因素的人口问题则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21世纪中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性的问题不仅将彻底改变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还将改变储蓄存款等固有结构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1]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作为人口大省的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水平更是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值,这也给安徽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必要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应对安徽省人口老龄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邬沧萍  杨庆芳 《兰州学刊》2011,(11):61-63,69
人口老龄化是历史的必然。文章从六个方面讨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要摆脱悲观情绪,积极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是最快的,老龄化程度也不是最高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重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人力资本,创造人口红利。科学地、清醒地认识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到家庭、社会、国家的大事。对人口老龄化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好各项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速度逐渐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老龄化负担,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增长困境。因此,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进程对消费的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当前的应对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财政收支失衡与欧债危机密切相关.欧洲国家刚性的养老金替代率在人口持续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前提下必然导致养老金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实际上反映了代际负担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未富先老的中国应该坚持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构筑多支柱、多来源的退休金体系,适当降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并构建养老金负担与给付的自动调整机制,从而保障养老金财政的长期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农村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的养老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因此,应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养老观念,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发展多种社会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政治基础。分别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根本动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保障;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前提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今天 ,建立功能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对保障老年人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按改革目标衡量还有较大差距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 ,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养老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南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社会养老服务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期冀为建设一个结构完善、功能齐全、满足河南省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在资源型区域 ,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已成为社会迫切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家认为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按照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 ,城市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他们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时得出一种解释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主要是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这一方案下 ,现代化与城市化是同一过程。然而 ,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急进化过程。因此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 ,有必要针对“理性选择”等问题对其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无论从提高生产率、提升就业层次和收入等方面,还是从人类生育、人口健康和后代哺育等方面,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都会对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社会发展经验表明,女性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比男性受教育程度低得多的女性教育能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回馈,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在历史发展、经济状况、治理方式、文化状态、人口结构、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又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减贫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贫困,一直是中印两国在发展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近些年来,中印两国在解决人口贫困、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方面都有许多深刻的认识,都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众多措施.但是,由于两国在认识程度、目标确定、战略选择、治理方式、方法运用、策略制定以及组织利用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各自的扶贫效果自然有所不同.其中,中国所开展的扶贫工作反映出了十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当然,两国的扶贫工作也有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样才会不断促进各自国家扶贫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