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典作品由于命题的通约性、内涵的蕴藉性等特征,带来对其诠释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又非读者的任意解读,它还需要一个限度,要以“本文意图”和“历史语境”为界限,否则就会导致“过度诠释”。过度诠释与对“误读”的倡扬有关,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现象并不罕见,只有“回到文学自身”才是避免过度诠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宏观脉络中重新梳理“寻根文学”的独特历史意义,思考它作为文学集体回应现实的努力,解读它应运而生的必然、成功和失败,是对当代文学批评极有意义的文化学、乃至社会学的视域性拓展,是深度解读寻根文学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及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被不少学者视为马克思倡导的分配正义原则,但这种解读越来越受到质疑,因它不仅与马克思在该文本中对“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的批判多有相悖,而且诠释为分配正义的汉译也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未能体现法语、德语原文表达的原意。结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图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被译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文,更宜译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且与其将它理解为分配正义原则,不如理解为个性原则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黄万华 《东岳论丛》2005,26(4):9-14
抗战时期是形成鲁迅传统最初的也是最有力的时期,它在战争文化的背景上和时空的近距离观照中对鲁迅作出的解读,尤其是对鲁迅精神的理论解读,极大影响了日后鲁迅会在哪些层面上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全民抗战的时代环境,强化了革命领袖对鲁迅精神的权威诠释,也使战时中国文学对鲁迅的解读集中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但同时,作家们丰富而独异的战时人生体验催生着对鲁迅精神的个性化解读,使鲁迅精神活跃于作家们的文学生命中,鲁迅精神由此成为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隔”是中国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是指文艺创作中写情状物不真切、不明晰。而在审美接受中也同样存在着“隔”,这种“隔”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对文艺作品进行了一种历史的、日常的、实证的解释;另一种是不满足对作品的文学、美学诠释,而执意追求文学的深度诠释,从而造成“过度诠释”。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从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支持。但是,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抗。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的诠释之所以众说纷纭,一个重要原因是诠释者在思想倾向上的差异。他们对《大学》文本的解读或强调“仁”的精神,或强调“礼”的精神,从而表现出有差异的诠释立场和解释方法。儒者对诠释立场和解释方法的选择,又与他们面向当下历史的问题意识紧密相关。从“仁”与“礼”的角度来理解《大学》诠释上的分歧,对于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探讨《大学》的现代诠释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家的“经典诠释”实践,而且开创了儒家的“经典诠释学”理论。它不仅不同于西方诠释学,也不同于中国“汉学”与“宋学”的诠释学。它不仅回答了被诠释文本的新的意义怎样在诠释中生成的问题,还回答了诠释者的新的主体性怎样在诠释中生成的问题,即阐明了经典诠释怎样生成道德主体和知识主体。因此,通过揭示“存在者变易”,即作为存在者的主客双方都会在诠释中发生改变的事实,孔子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具有“前存在者”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联姻产生的人道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它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曾占据重要一席。在中国新文学时期,包括“五四”文学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此种形态的现实主义也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研究、总结这一文学形态,对于纠正我国文学界长期形成的对人道文学的误解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平行本质”是扎拉嘎先生在多年的学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比较文学概念。这一理论概念对于我们重新理解比较文学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强调被比较对象在各自所属的审美系统内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明确指出了比较文学的任务在于发掘各民族文学的特性。而扎拉嘎先生的有关清代蒙汉文学关系的研究则充分的诠释了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是运用这一理论研究各民族文学关系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21,(1):82-88
东亚儒学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密切相关。东亚儒学因经典诠释而存在、发展,并基于东亚儒者对儒家经典的诠释而逐步得以建构,形成一种跨时代、跨区域的儒学新形态。与中国传统经学不同,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采取了一种区别于“解经学”注疏传统的创造性诠释态度,东亚儒者解经的关注点不是儒家经典的注解疏证、字句训诂、语义解读,而是对经典意义的阐扬发挥,即在诠释的视域融合中开显经典的时代意义,让经典对着现在言说。就此而言,东亚儒者的经典解读具有鲜明的创造性诠释特点。东亚儒学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通过辩证调适东亚儒者对经典诠释所遭遇到的两种张力——存在于儒家价值理念的普遍性与在地化诠释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存在于东亚儒者的“政治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得以实现,其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诠释的可能性,则系于东亚儒者对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原则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是项复杂的工作,城市人文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可以使城市人文精神建设更加科学、细致、系统,更加具有保障性,可以改变城市人文精神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形态。对城市人文精神进行微观的诠释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将城市人文精神细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内容,更加便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对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孙大为 《兰州学刊》2008,42(3):84-87
科学与人文同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中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关系。本文立足探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揭示出二者融通的必然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强调应维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此要发挥人文价值的重要作用,指出倡导科学和实现人文价值对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别从传统视角、礼貌原则以及评价理论角度分析了不同语言学理论对学术语篇中人际资源运用的不同解读。通过分析人际资源在学术语篇中的作用,不难看出不管学术作者是为了维护学术语言的客观性、准确性,维护作者的面子,亦或是承认话语的多声性、学术命题可能存在的质疑和挑战,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学术身份,获得学术认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期刊封面装帧设计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国内外读者面前,在人文性、个性化、时尚性、市场性等方面突显出与时代同步的特征。如何与时俱进的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期刊装帧设计风格,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理工院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已达100多家,在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序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工院校的人文社科学报由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办刊愿景值得深入研究。为了提高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该类学报生存和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制约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两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文学术的显要问题是学术操作的规范意识薄弱,所产生的学术成果由于缺少规范性的制约而比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其他学科都更显得鱼目混珠,良莠难辨。这样的尴尬现象导源于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术评估和学术批评的价值失衡,无论是学者自身还是相应的管理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完全失去了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质量评价的自信力。这些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学术运行机制基本上照搬了科学技术运行体制,一定意义上忽略了人文学术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 《学术探索》2012,(10):154-156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拟文本"意指读者在阅读某一文本时,留在文本或摘录式资料上的多种读书批注。它所承载的信息往往是随意与散乱的,缺乏固有的逻辑构架。因此,对拟文本的解读必然要求读者确立对于文本的主导地位,并不可避免地在解读过程中体现出理论生产的主体性,这恰恰为"思想构境论"提供了理论印证。"思想构境论"创立的目的就是要告别以还原或者逼近客观性为宗旨的传统文本解读方法,坦然承认任何解读都只是读者的一种"创造性的生产"过程。"拟文本"自身固有的特质与"思想构境论"主观要求之间的契合,凸显了文本对象与解读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艳华 《齐鲁学刊》2005,(1):136-139
人文社会科学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人们所研究的和学校所传授的主要是人 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产业革命之后,自然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繁荣遮蔽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光 芒,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数百年的沉默。然而,繁荣的自然科学在失去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导向后必然会导致人类 的一系列危机,危机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勃兴人文社会科学,重振失落的人文精神,用科学的和谐理念引领人类走 向幸福安康的阳光大道。  相似文献   

20.
戴昇 《北方论丛》2022,(1):165-170
在科学巨擘们看来,自然科学探索与人文社会研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双方在研究目标、研究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上皆存在共鸣。人文与科学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人们通向真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有共同的研究前提,它需要学者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功力与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双方的研究方法也多有暗合之处,假设想象、总结归纳、构造概念或体系等方法都广泛适用于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之中。而科学与人文的研究成果都有着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并存、经得起时间考验、表达简练等特征。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应该在做好本职研究的同时,加强沟通互联,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