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伟新  陆寅 《浙江统计》2008,(11):31-32
一、我市城镇居民消费现状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市经济和居民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人均GDP达到32438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1年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3.7%。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46元,比2001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区国内生产生产总值呈连年上升趋势,总量指标在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当中一直名列第23或2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一直保持在前17位左右。而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在全国则排名最后,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反差较大。这说明近年来我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差距加大。1995年全国人均GDP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以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为1)是1。1.22,我区则为1:1.41。与我区情况较为相近的还有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人均GDP与生活费收入之比分别为1:1.22、1:2.…  相似文献   

3.
文岫 《中国统计》2003,(10):36-37
汽车消费时代悄然来临 我国是不是已经具备汽车进入家庭的条件?是不是已经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汽车消费时代?从消费层面上看,我国目前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从消费总量看,30%的城市居民占消费总量的70%。而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看,现在正在从过去满足“吃、穿、用”到“行”的变化。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时期。我国2000年人均GDP虽然只  相似文献   

4.
《浙江统计》2009,(2):44-45
1.2008年年度浙江省各市及义乌市GDP初步核算数据 2.浙江与全国平均及其他六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相似文献   

5.
卢学法  申绘芳 《统计教育》2008,(9):11-13,51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8-2007年度数据以杭州市为例对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人均消费变动的原因,而人均消费变动不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根据1981—2003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人均GDP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约增加0.46%。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文章最后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我国人均GDP的途径来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建议,并指出我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增速逐年递减。应正确处理我国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亮  余佳 《统计教育》2009,(12):40-43,48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了1991—2007年的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29个省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其中居民自发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同方向变动,而边际消费倾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反方向变动,并且城镇居民的自发消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通辽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GDP实现1691.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8元.但是,从横向对比看,通辽市与全国、全区及兄弟盟市相比,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GDP与城乡居民消费共振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定了我国GDP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效应,又运用VAR模型对三者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启动城乡居民消费,达到促进GDP增长的目的,特别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两全其美的策略;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差距拉大,不会影响到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90~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农村消费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协整理论,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三者之间进行协整分析,针对协整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验证,针对验证结果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已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即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1.
一、争创中国百强的背景 中国百强县排名自1991年由国家统计局发起,2000年后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评选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核心评价指标主要有8项: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一般预算收入、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从地区和收入组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笔者在杭斌(2011)推导的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9个省份2006~2009年各收入组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和收入组之间的异质性较为明显;(2)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3)中产阶级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习惯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年度我国区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为基础,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并结合系统聚类和关联性分析思想,对区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探讨。我国西部区域的城镇居民在消费结构上与其他区域存在差距,各区域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的不平衡性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但也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以上,处于生存型消费稳定,发展型消费加快,享受型消费启动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特点,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OLS估计模型(Tourists Expenditure Econometric Model,简称TEEM).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特征,并从旅游政策制订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四川革命老区GDP总量达到8271.68亿元,是2000年的7.2倍;人均GDP达到24707元,是2000年的7.7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22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采集2010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规模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等两个因素影响;在综合消费支出中,部分西部地区近年消费支出水平位居前列,高于大部分中部地区;在个别地区的消费支出中,衣着支出增加并不一定就是气候原因,还可能是时尚等元素导致.因此,政府在制定消费政策时,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结构的状况不仅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又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是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份分析的方法,按居民消费水平的统计资料,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及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首先根据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统计资料,利用SA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所采用的三种聚类方法中,有二种聚类的结果是一致的,其结果见表1。其次,对各省城镇居民人均…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昆山市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反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24.8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消费性支出5998.9元,比上年增长4.l%,全年消费呈现出的热点和趋势如下:——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食品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吃讲营养已成为当代居民的时尚。199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43.3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4.0%,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7.4%,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国家统计局一项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从GDP总量、产业结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