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词语产生比喻义,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人的思维定向、兴趣和情感等文化心理状态."取象类比"思维在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大量的戏曲行业词语的词义通过类比使词义得到扩展,逐渐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一般词汇当中.  相似文献   

2.
专名词语的数量十分庞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类聚。本文以现代汉语专名词语为对象,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从语言词汇的宏观视野出发,对专名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从而构建出汉语专名词语的层级性体系,即专名词语基础层、专名词语中间层和专名词语扩展层。  相似文献   

3.
尹群  潘文 《南京社会科学》2007,(12):128-134
众多汉语委婉语词的生成和运用,是人文需求对语言发挥影响的直接产物.当遇到需要对指称对象作规避的社会需求时,人们便对客观对象进行"模糊化"、"弱化"和"美化"三种程度不同的委婉处理,从而出现同一事物有多种表达词语的现象,也使汉语词汇显得特别丰富多彩.汉语在构造委婉语词时,通常通过联想机制实现词语的替代.无论是规则联想替代还是不规则联想的替代,汉语委婉语词最终还需通过语音、词汇、修辞三种语言机制来构造.  相似文献   

4.
岳立静  钱曾怡 《文史哲》2012,(3):117-122
一直以来,汉语方言的分区标准主要集中于对语音现象的分析判断,很少从词汇的角度进行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方言分区研究全面、系统的发展。实际上,方言词语的比较研究,是方言分区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因此,立足于对口语高频词语的考察,通过方言与标准语、方言与方言之间口语高频词的比较,可以找出各方言在词语使用上的接近度,从而揭示出各方言间的远近亲疏关系,同时也能够为汉语方言分区研究开辟一条合理的、有效的词汇考量途径。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敏感的要素。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态等诸方面的变化 ,词汇要不断地创新、充实、丰富。从词汇的角度 ,选择俄汉语语言中的新词新语 ,从造词、词语结构和词语使用几个方面 ,探索俄罗斯民族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印记 ,以说明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语言 ,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儒释道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是“天人合一”,基督教将天人关系定义为“父子关系”。天人合一是相通相类、和谐平等的关系;父子关系则是创造与服从、紧张对立的关系。儒释道与基督教对天人关系的不同回答,既导致了中西宗教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差别,也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敏感的要素.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态等诸方面的变化,词汇要不断地创新、充实、丰富.从词汇的角度,选择俄汉语语言中的新词新语,从造词、词语结构和词语使用几个方面,探索俄罗斯民族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印记,以说明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语言,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探讨了新时期汉语“X”族词语的界定问题、新时期汉语“X”族词语中“X”的语义与功能特点以及新时期汉语“X”族词语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杨淑琴 《北方论丛》2004,(2):99-101
以儒释道精神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儒教、道教、佛教作为宗教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体现为对其天命观、鬼神崇拜意识等宗教心理的塑造.在儒释道教化大背景下阐释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认识是"天人合一",基督教将天人关系定义为"父子关系".天人合一是相通相类、和谐平等的关系;父子关系则是创造与服从、紧张对立的关系.儒释道与基督教对天人关系的不同回答,既导致了中西宗教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差别,也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客观现实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的词汇,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新词的产生、原有词语翻新义和网络词语的产生三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探讨汉语词汇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带动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又有力地折射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评L2汉语学习者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负载词汇学习水平,探索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负载词汇学习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问卷和词汇测试的方式对受试的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负载词汇学习水平进行测试,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得出二者是正相关的,跨文化敏感度提高和文化负载词汇学习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汉语词汇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当前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新词新义不断产生;一部分港台词语逐步进入汉语共同语;外来词和字母词数量增加以及出现了新的"准词缀"。其中既有符合词汇发展一般规律的现象,也有凸显现阶段汉语词汇发展新特点的内容,它们共同反映了汉语词汇在当代持续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以六种海外华语教材为对象,从等级分布、使用频率、音节情况等方面对其中"共选词"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有关词汇选择的若干原则。编写海外华语教材,选词要注意收入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基础词汇的编写应充分考虑《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词汇等级、词频、音节分布等因素;其次要收入海外华裔社会中较常用的词,同时兼顾吸收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词语,以及一些文化词和新词新语等;此外,也应考虑教材生词的系统性与难易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从注重提高汉语词汇解释技巧和表达手段的多样性、注重词语的扩展与联想归纳以及注重汉字教学、通过讲解汉字字形讲清词的本义三个角度探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法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词汇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语言学界 ,尤其在文化语言学界已成了不刊之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伯就曾指出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 ,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汉语动植物词语多数在文献中流传了几千年几百年 ,是汉语词汇中最稳定 ,发展得最缓慢 ,词义变化最少的部分。因此 ,动植物名称中所反映的汉民族文化也最为可靠和真实。本文试从大量的带有“奴”之称的动植物词这一相对较小的词场出发 ,考察一下传统的主奴观念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植物词语中的主奴意识  木奴 ,指给人带来经济价值的树木…  相似文献   

17.
词汇大纲是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国际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HSK词汇大纲在和旧HSK词汇大纲保持较大连续性的基础上,有了很多积极的改进:明确了各等级考试的词汇量,注重词汇大纲的吐故纳新,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新增了一些常用词语、调整了一些词语的词汇等级、删除了部分旧HSK词汇大纲里的非常用词。新HSK词汇大纲适应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有利于考试规模的扩大和汉语在海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对“天”和“龙”的崇拜心理与汉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天”和“龙”就有其独特的崇拜与敬仰的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许多方面,它在汉语的词汇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汉语的许多词语在构成时,都受其制约和影响。今天,汉语的词汇让我们仍然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崇拜“天”和“龙”的心理在它身上刻下的痕迹,这使得汉语的词汇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谈谈普通话词汇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它是通过旧质要素逐渐消亡,新质要素不断产生而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同样受此规律的制约。这就是说,普通话在发展中要吸收新生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某些方言词,以及外来词语中的积极成分。我们要想学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使大部分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除语音和语法外,更为重要的是做好词汇的规范工作。词汇规范就是要确定和推行普通话词汇的标准,使汉语词汇的发展合乎规范。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后,明确了普通话词汇的标准,即:“以北方话为…  相似文献   

20.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 ,从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的相同与相异的文化涵义 ,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来表达 ,以及出现相应的文化内涵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动物词语与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