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宗教在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宗教之间存在融入型、多元型、扩散型、疏离型等四种关系类型.没有宗教和谐,就没有民族团结;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稳定.宗教主要从精神性指导、神圣性监督、制度性支持、伦理性约束等方面对民族团结进行合理化论证.应坚持“和而不同、异而兼美、互利共赢、各擅胜场”的新型理念,使不同宗教和谐共处,进而推动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2.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是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态度与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与交往策略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民族团结心理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差异、宗教心理等民族心理因素。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团结心理构建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高度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克服两种民族主义倾向;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要互让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和增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等。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客观性和辩证性的统一,务实性和有效性的统一。研究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宗教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核心。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国情具有"五性"的特点;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中国的各种宗教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尊重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的渗透;宗教应辅助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上述观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宗教派系繁多 ,呈现宗教信仰客体的多元性、宗教融合大潮下的斗争性、信仰主体的复杂性、宗教气氛的浓郁性和宗教团体的等级性等特点。客观地概括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以及研究元代民族、宗教、文化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为了将民族关系理论推进到中层理论并进一步实证化,从民族意志和认同倾向两个维度的交互关系切入,民族关系可分为争论型、和谐型、争夺型与互惠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人口迁移、居住格局、社会同化、族群分层、族际通婚、族群意识等。而民族认同极端发展会导致民族分裂;国家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国家一体化。因此,对城市化与民族关系之间的机理也应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藏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历来是藏区面临的最为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近年来迪庆州立足藏区实际,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不断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具有"迪庆特色"的民族工作,实现了全国最好藏区的目标,树起了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一面旗帜。总结云南藏区在民族团结视域下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经验,对把握藏区民族宗教工作主动权,引导并建构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从总体战略高度定位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定性为群众工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民族团结,着眼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用"三个意识""五个认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研究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有助于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助于做好各项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力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之所在,是民族和谐的魂之所系;强根固本,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是民族院校特殊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艳、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军在《激发少数民族创造活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文中指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民族团结关乎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前民族间基于经济利益、文化差异、宗教因素而导致的民族纠纷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演变成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经济基础,强化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健全民族团结的法…  相似文献   

11.
民族和谐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指标。民族和谐建构在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离开了文化差异,和谐本身就不存在。同样,没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前提,民族文化差异则只能生成社会的混乱,也只会阻碍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从民族文化差异到民族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其间最为关键的是情感与理性的调节,惟其如此,文化差异才有可能促进民族和谐,也才会有可能促进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通过"两个认同"教育,使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幸福和安康;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战斗力。该文认为,新疆应明确和提升民族教育的主题,加强族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融合,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行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新疆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现状,也是它发展的应然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新型民族关系运行正常,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族平等不够全面,民族团结不够紧密,民族互助不够充分,民族和谐不够真实,这些问题既有自然成因,也受社会经济环境所累,更是相关的制度性障碍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新型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国家必须运用官方控制方式着力解决。民族平等问题,宜采取民族分殊策略;民族团结问题,宜采取民族共生策略;民族互助问题,宜采取民族均衡策略;民族和谐问题,宜采取民族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和俄国共产党(联共党)在解决本国民族问题方面,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形式。俄国共产党采用了以民族自决为核心的联邦制,而中国共产党采用了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自治,这都是由两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历史特点和当时的革命条件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对各自的国家来说都是从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出发,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国情特点解决民族问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民族和谐是国家统一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肇始于5000年前的炎黄,发展于汉唐,盛行于明清,延续到近代,对实现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起了重大推进作用.研究古代的和亲政策,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少数民族电视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培育期、发展期、加速期;少数民族电视具有加强祖国统一和民族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腾飞、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开展对外宣传等社会功能。但是少数民族电视在精品节目、专业人才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仍显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7.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强调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警惕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这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新时期中国民族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各民族对国家总体认同度较高,同时也存在全球化带来的多元认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政策执行中的效果以及社会快速变革中的心理调适等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民生;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国家认同合法性基础;重视历史和文化在促进国家认同中的纽带作用;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的凝聚力;树立中国形象,扩大国际合作,反对分裂势力等促进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亚的东干人经过一百余年的繁衍发展,已经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之中,东干人表现出巨大的民族内聚力与强烈的社会适应性。他们的民族特征在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保留部分的同时,许多方面发生变化。文章主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得出中亚东干人完全可以成为有别于中国回族的新民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和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适应与和谐,是社会和宗教界双方共同的愿望和任务,它的实现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西道堂的探索颇有新意,它给我们提供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如,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积极探索寺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宗教公益事业。体现了宗教界的社会责任与时代关怀;重视民族团结,特别注意与其它教派的友好交往与沟通。和谐社会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各宗教自身的努力,但也和整个社会对宗教的认知,尤其是政府对宗教的引导等密不可分;另外,对宗教界中爱国爱教、知书达理、有较高的宗教文化熏陶和较深的汉文化修养的高层人士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