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0岁以上的人群大多扮演着多重角色,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使这一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不少中年人对曾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加重了心理负担。人到中年,忘记5件事心理专家指出,人到中年,以下5件事最应该忘记。追不回来的债两肋插刀过的兄弟在自己有难时消失无踪;慷慨解囊过的朋友自此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无论情感还是利益,如果一直记在心上等于要继  相似文献   

2.
男性经常会将女性的被动理解成默许。因而忽略或误解女性“礼貌”的反应 男人犯错往往是在女人犯傻之时。女性在恋爱约会时最好的自保方式,有点像过十字路口:一停二看三通过。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一个情绪稳定性测验: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觉得不称心。b.觉得很好。c.觉得可以。 2.你是否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经常想到。b.从来没有想过。c.偶尔想到过。 3.你是否被朋友、同事或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a.这是常有的事。b.从来没有。c.偶尔有  相似文献   

4.
周海亮 《家庭科技》2014,(11):19-19
5分钟能干什么事情?烧一壶开水,喝一杯咖啡,打一个电话;或者坐累了,站起来活动几下筋骨,伸一个懒腰。5分钟也许太短暂,很多时候,5分钟根本算不上时间——因为生命如此漫长,因为生活太过闲散,或者太过急迫。父亲年事已高,常常忘事。睡觉前父亲会忘记关上窗户,忘记脱掉袜子,或者忘记关灯。有一次,父亲临睡前突然想喝茶,父亲便去厨房点燃燃气灶,此时才想起水壶忘在卧室。  相似文献   

5.
时常勤拂拭     
其实每一个初堕爱河的人最爱做的事正是温习记忆。每次约会回来,都要把刚才相聚的情景、对白温习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四遍,继而又把记忆往前推,推到前一次约会,再前一次约会,直至最初的约会…… 是否每回忆一次,恋爱渴望便愈强烈?恋爱感觉便愈甜蜜?  相似文献   

6.
魅力夔门     
《西部观察》2002,(3):62-63
世界上的门太多太多,多得无法统计.但有些门,只要见识了,想忘记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中国人无法忘记天安门、法国人无法忘记凯旋门一样,地处三峡的夔门,让三峡人难以忘记.  相似文献   

7.
初次见面,似乎很难把眼前这位文静、秀丽、身材纤细的护主,同护理过8000多位患者,参加危重病人抢救500余例,拥有10年护龄,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局劳动模范、市优秀护士、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佳青年、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刘平兰划上等号。但她的确就是那位誉满油城的共产党员刘平兰。在局职工医院,只要提起心胸外科29岁的护士长刘平兰,那真是有口皆碑。不论是与她朝夕相伴的同事,还是经她护理过的患者都能讲出一两件动人的故事。患者们说,小刘有一颗纯活高尚的心。同事们则说,刘平生一心扑在了事业上。正是凭着一颗炽…  相似文献   

8.
小马是公司的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强,同事关系也处得好。但随着公司的发展,他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心情也经常不好。但作为经理,他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团队士气,便尽量压抑、掩饰真实情感,仍像往常一样微笑面对同事和合作伙伴。一段时间后,小马感觉总会忘记重  相似文献   

9.
一、经常向别人诉苦,包括个人的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工作情况等,但对朋友、同事的急难却从不感兴趣,丝毫不予关注。 二、经常唠唠叨叨,谈些鸡毛蒜皮的事或肤浅的笑  相似文献   

10.
《家庭科技》2005,(11):39
办公室的同事关系,说来有点玄妙,日日与你相对的人,既是出力干活的合作伙伴,也是升职提薪的竞争对手,前辈们关于同事关系已经有好多告诫了,似乎你不得不步步设防,小心从事。可是,被网络文化、新经济浪潮灌溉的新新人类冲入了职场,同事规则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1.
崔丽 《家庭科技》2014,(1):10-11
四海皆兄弟,相邻一家人。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和谐相处,是邻里和睦之要。生活中,除了家人和同事,邻居算是最常碰面的人。如果能把邻居处成好朋友,让“亲朋”住在对门,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让我们来看看美好邻居的“诞生记”——  相似文献   

12.
我和丈夫结婚多年,我身边的朋友、同事大多也是已婚之人。在如何爱自己的另一半的问题上,我与一些女友是有分歧的,自己也曾有过困惑。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献中有关茶人茶事的记载多为一鳞半爪,不成系统,逸闻轶事似乎要比酒人酒事要少得多。尽管世人喝茶的人远比喝酒的人要多得多。而印坛采用一事一章(印)或一章(印)一人的形式,在创作上显得自由、灵活,易于成章(印)。书从印人,印从书出。本人从猴魁茶人茶事活动过的地方,搜集了关系茶人茶事的寿山石印章。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能够轻轻松松的彰显猴魁茶人、茶话与史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身约会模式在我国各大城市不断涌现:8分钟约会、单身约会俱乐部、“约会超市”等流行约会让单身男女们通过各种方式相遇、相知、相爱。约会时间往往不长,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秀出自己,就成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没有看到写在上面的那几个红色大字,詹妮弗不会捡起过道上那张被人踩过的卡片。那几个字是:不要忘记。詹妮弗有点好奇:不要忘记什么?那张卡片的厚度与大小跟一张明信片差不多。在"不要忘记"这几个大红字下方,用铅笔写着3项内容:  相似文献   

16.
每每回家,总不忘记给同事们带上点特产——烧饼!(它轻、不重、好拿,仅次于茶叶成了另一备选物品) 一次,自己偷了回小懒,没去经常光顾的一家烧饼小店,就在车站处随便买了些。一尝,味道真是难吃,比那家差好多我!幸好当时只买了个尝尝味道,要不然后果真的得自负了。有了这次经历,想到以下几点:(写出来,大家一起参考下)  相似文献   

17.
陶绍教 《家庭科技》2011,(12):26-26
年过九旬的黄老是我同事的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步轻背直,思维敏捷,耳聪目明,博闻强记,生活之事根本不需儿女操心。曾是中学高级教师的他,退休后一直喜欢搞社会调查,给报纸杂志写稿件。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家庭科技》2013,(3):10-10
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同事关系的戕害。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有时候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心寒。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但是同事交往最好不要伪装真诚。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在办公室里面嘻嘻哈哈的人,看上去似乎很熟络、亲密,实际上背后却互相批评;而两个交流并不多的同事,其实心中对对方丝毫没有反感,甚至是彼此欣赏。前者是伪装的真诚:而后者是真正的真诚。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但是同事交往最好不要伪装真诚。人无法自由选择同事,所以不能对同事有过高的期望值,大家在一起工作,差不多就行了,  相似文献   

19.
一家知名招聘网站曾经就同事关系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与同事"亦敌亦友";8%的受访者表示"同事即战友",希望和同事共同奋斗。但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职场中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想和同事成为朋友。这些人认为,职场如战场,同事就是竞争对手,跟同事做朋友,只能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因为他了解你的缺点,甚至握有你的把柄。  相似文献   

20.
朋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当这个关心和帮助过度,不仅会让人讨厌还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因此,关心朋友得有个度. 案例:太关心朋友弄巧成拙 芳芳是职业女性,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天天有.因为芳芳的共情心理很严重,她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分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