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必須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在“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討論中,有人认为,“在哲学上,‘来源’指的是被反映者,被反映者是反映者的来源。”这是一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命題。在这个命題中,不論是正确思想的来源还是錯誤思想的来源都被根本取消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先秦时期百家之学的总结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认识论代表着中国古代认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对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都有深远的影响。《解蔽》篇是荀子在认识论上的力作,在荀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宝库中占有突出位置,由于它紧密结合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认识论上的见解,包含着诸多唯物主义辨证法思想因素,以致使它在整个中国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的哲学家。对于他的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学术界早有论述,然而对于他的辩证法思想,人们至今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荀子哲学辨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本文想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回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旧唯物主义”的问题 ,不仅对于恢复费尔巴哈哲学的本来面目具有一般哲学史研究的意义 ,而且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推翻了一个传统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因其是形而上学的而归属于旧唯物主义。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不在其“形而上学性”而在于其“直观性”。因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深刻本质 ,不是克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而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 ,而是在于克服其直观性 ,创立从实践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 ,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有没有唯物主义 ?列宁说黑格尔《逻辑学》唯物主义最多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作为集辩证法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 ,其中有没有形而上学 ?本文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认为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存在着本来意义 (而非辩证法意义 )的唯物主义 ,同时包含有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 ,着重阐发了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真正意义或本来意义的唯物主义 (不是指辩证法 )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形而上学 ,从而说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黑格尔哲学中是真实存在的 ,因而也就有充分的理由把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 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点重要贡献:一是荀子明确肯定“天就是自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从而否定了神秘的天命观。二是“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还在于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荀子的这一思想被誉为“辉煌千古的一段名论”(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我们认为对于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的这些评价不仅过高,而且流于表面化,没有更深入一层去研究这一思想究竟有多少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荀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元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狄德罗的唯物主义虽然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分别表现在他对自然、认识论和文艺学等问题的认识上.他的辩证法因素,是辩证法发展史上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和表现.但狄德罗的辩证法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的一种动,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传统,对百家之说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去各家之“蔽”,取各家之“见”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自然科学成果,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把我国先秦的唯物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他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正确地解决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荀子光辉哲学思想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该时代社会历史、阶级斗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天是什么?是一个有意志的、有目的人格神呢?还是一个没有意志的、客观存在的物质自然现象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所在。恩格斯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吴玫玲荀子名况,字卿,亦称荀卿或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是先秦时期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把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春秋战国时代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很好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不仅要研究形而上学同辩证法的对立,还要研究形而上学同辩证法的同一。 (一)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唯物主义和经济批判主义》1961年版136页)相对主义就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毛泽东也说过:“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14.
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虽然都认为物质是意识的本原,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是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决定和影响唯物主义形态的原因很多,其中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唯物主义哲学有着重大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象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哥白尼-牛顿时期的自然科学状况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状况告诉我们:自然科学要真正成为正确哲学的基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社会因素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这种机械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了总体上是机械唯物主义,而体系中又包含着较丰富的辩证法因素的狄德罗哲学。狄德罗并没有写出系统阐述辩证法的宏篇巨著,他的辩证法思想是散见于他  相似文献   

17.
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发生的思想转变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过程,而是在不同层面的逻辑递进。具体表现为:当青年马克思论述社会存在时,主要从唯物主义的现实原则出发,开辟了颠覆传统形而上学思辨逻辑的哲学新路径。但在阐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时,马克思仍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思辨逻辑框架内。  相似文献   

18.
在那激烈动蕩的战国末年,封建大一统局面即将形成的前夜,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位唯物主义哲学的伟人荀子,他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地主阶级的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名况,字卿,亦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生卒年月不可详考,其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周赧王十七年)至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他曾在齐国的稷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始终关注和潜心探索人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他把人作为超越性、应然性的存在置于本体论的层面予以究问和阐发,其思想逻辑展开了一种希望意识的本体求索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2条中扬弃了西方哲学关于真理现实性问题的争论,通过新实践观在根本上突破了观念形而上学的藩篱,解决了"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难题,在本体意义上消解了传统哲学中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基于实践本体的新唯物主义,以真正的现实性消除了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幻像,而且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直观性。马克思真理现实性的思想显示他真正找到了由抽象的观念世界回归感性世界的哲学道路,不仅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而且比现象学、解释学等思潮更早、更彻底地开启了在生活本身中寻找真理的哲学变革。这一崭新的现代哲学视野应当成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