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至今,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的斗争已经历了30年,但全球气候治理还难言成功。一些国家间的能源博弈与政治斗争等因素对国际气候合作的制约明显。美国等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气候危机愈加明显,国际气候合作越来越迫切。但是,国家间能源博弈与政治斗争对气候治理的拖累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为了持续推进碳减排并尽早实现碳中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必须彻底重塑其能源安全观和气候合作观,完善其气候战略,有效消除拖累国际气候合作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气候危机约束下能源政策目标的紧平衡、传统化石能源的产能过剩、能源转型背景下能源通道控制效应衰减和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对外依赖共同推动美国能源安全战略转型。拜登政府以能源地缘俱乐部为工具将经济增长、国家安全、低碳环保、盟友约束等一系列多元和冲突的政策目标相统一。一方面不断强化美国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突出西方能源供应链体系的整体韧性建设,并致力于打造以自身供应链配置为核心的“轴辐式”地缘能源俱乐部和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多边援助俱乐部,从而服务美国能源霸权的网络式延伸、排斥主要竞争对手并实现规范引领。与此同时,美国的霸权干涉和“国内优先”导向也将为全球能源治理及自身俱乐部体系运转带来多重风险。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基经济体和能源消费国家,在新旧能源格局转换中享有优势,且最有可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权力变更的领导者。中美能源资源领域的竞争不断挤压双方气候合作空间,中国应关注和警惕美国能源地缘俱乐部的战略风险,既要在中美能源共栖中强化能源安全韧性建设,也要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防范美国地缘俱乐部体系损害全球能源治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合作与中国能源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的努力已经成为冲击全球能源市场乃至亚洲地缘政治版图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将深刻影响到中国在亚洲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角色。在国际能源博弈中,通过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建立国际秩序,增进相互依存,最大可能地改变石油博弈力量结构,是中国有效维护石油安全的务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逆全球化思潮与民粹主义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暴发后全球产业链断档威胁频现,产业链的相对完整与安全问题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后疫情时代产业链在区域间和国家间的重构趋势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也进入越来越复杂状态,中美博弈看似零和博弈。由于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日益呈现“赢者通吃”的垄断格局,中美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似乎也具有零和博弈的特征。但从全球产业链安全运行和国际货币体系安全运行的角度看,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和金融关系实际上又高度融合,密不可分,中美竞争的正和博弈(双赢)空间远远大于零和博弈空间,中美“脱钩”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以中美俄博弈的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列举中美和中俄两个具有合作性质的博弈案例,进而深入分析中美俄博弈的决策角色、决策动机和决策过程,指出决策角色可分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和辅助层级,而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决策动机.为了追求决策效率,三国决策者紧密控制决策过程,防止其他权力部门分享决策权.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美两国的气候战略和政策,探寻中美双方在多边和双边领域加强政策协调,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全球气候治理的效率;促进中美双方加快向低碳转型,构建气候变化中美合作共赢关系。中国可以新兴国家的身份承担国际气候治理的责任,确定和承诺到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把限煤、煤炭清洁化利用作为中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治理雾霾污染的突破口。美国气候变化战略表现出摇摆性、外部性、双重性特征,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美国的能源革命,既为实现美国气候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保证了国家能源安全,也成为美国地缘政治中的一张王牌。 确立“效率与公平并重、权利和责任并重、合作治理与自主行动并重”为协调和处理气候变化中美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准则。把大国治理带动全球治理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架构作为提高气候治理效率和联合国主导下的气候治理国际架构的补充机制,中美应在气候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大国引领作用。把节能、环保、低碳协同推进机制,新能源开发促进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等作为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共赢的优先领域。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建立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经验和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7.
全球价值链是现代世界经济的核心,它是全球范围内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现代社会生产的灵魂。国际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全球价值链追逐世界范围内的剩余价值。全球价值链博弈的前提、主体、标的、规则、策略发生着历史性变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构建合作演化博弈范式对全球价值链产生着深刻影响。在国际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需要培育和发展"先实力"与"和实力",推动世界生产、交往方式向更合理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存在着深层悖论.为此,中国要在国际层次上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在国内层次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各国能源外交日益频繁以及国家间能源矛盾和冲突日益显现的今天,如何寻求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在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下探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国家间博弈要实现"合作解",这和市场主体交易过程中保证合同得到履行的机理是一样的,它同样可以依托自组织实施的双边声誉机制、多边声誉机制和具有正式制度的第三方机制.在目前国际能源合作的第三方机制缺乏的条件下,中国应改善双边博弈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声誉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洲以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和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正逐步成为全球石油勘探活动最活跃的一个新区。9·11事件之后为了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确保本国能源安全,美国积极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并开始重视和抢占非洲石油资源。中非能源合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非洲是中国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一个重点区域。在中国开拓非洲石油市场的过程中,必定会与对世界所有能源产地都有独占之心且正大力挺进非洲能源领域的美国迎面相撞,中美在非洲能源领域的竞争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惠互利的中美贸易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扮演“世界工厂”“组装车间”角色的过程中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到极致,同时也引领了世界各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产品。中国能够有这种高超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文化的“同化”和“包容”性,其“经济同化力”在未来的转型与进一步开放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对外贸已经有了一定的弹性和吸融能力,正因此导致美国对中国发展的焦虑。表面上,美国的贸易逆差是贸易冲突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来自中美之间的深层次博弈,即“修昔底德陷阱”的形成。当前中国经济开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正在进行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中美未来合作共赢仍是最佳选择。对此,中国需要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切实推动新一轮开放,努力抢占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积极推进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油气工业重新崛起 ,新兴能源国家供应能力的增强 ,美国对伊拉克石油的战略控制 ,俄美对油气资源地区控制权的争夺与油气合作 ,世界油气消费大国油气进口多元化等使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和结构出现新一轮战略性调整。供需竞争导致世界供需保障的不平衡 ,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及在此基础上制定完整而切实可行的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成为解决我国面临的石油短缺问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奠定了俄能源出口的基础。随着俄石油、煤、天然气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内能源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减缓,俄能源出口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并保持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油气管道老化和铁路运力不足则是俄能源出口增长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俄罗斯能源出口流向日益多元化,能源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迅速,对外能源贸易的政治化倾向有所增强,能源矿产品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俄出口的油气也将面临中东、中南美洲、西北非地区油气输出国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是推进、维护、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武器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贸易战反映了美国大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知识产权博弈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关系人类命运。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知识产权所反映的新生产力、新财富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探析它所凝结的科研成果价格的形成机制,揭示其在市场竞争、国际斗争中的特殊性,运用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经济理论,提高知识产权经济制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中国崛起而引发了世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我们必须正确认知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制定国际规则、对外政策、经济吸引力等因素,在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造既有自身特色又具普世价值的软实力;同时理清中美软实力战略冲突的根源与动因,加强战略互信,避免中美软实力战略的零和博弈,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在国际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现阶段讨论最多的就是石油(能源)问题。作为中美关系议程中的重要内容,石油(能源)问题展现出更多的政治意味,孕育着中美之间更多的摩擦和必要的合作。在石油(能源)博弈中,美国充当设题方,中国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石油(能源)问题折射出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议题相互交织困扰着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传统安全范式下的政治考量和两国对非传统安全的认知差异,共同制约着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合作与对话。因此,非传统安全对中美关系的推进与改善作用是有限的,它的凸现预示着中美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王东 《南方论刊》2012,(9):27-29,26
在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尽管中美两国领导多次重申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均表示致力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美间政治、经济、战略互信还未真正建立,在国际利益格局不断转换的情况下,中美经贸博弈既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也是政治、经济、战略互信缺失的反映。显然,在当前国际利益格局转换以及"中国因素"凸显的态势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必要的政治、经济、战略互信来支撑。此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和应对美日益强硬的、带有浓厚保护主义色彩的对华贸易政策倾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策性研究,更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确保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中亚地区因其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世界各大政治力量博弈的战场。对中亚地区开展能源外交是美国全球能源战略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美国能源经济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历代总统逐渐认识到中亚地区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开始逐步调整能源外交战略,奥巴马政府对实现国际能源战略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认知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奥巴马政府的中亚能源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能源策略选择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是全球碳博弈格局分化重组的规则依据。本文在剖析全球碳博弈规则演进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碳博弈格局呈现的三大特点,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激烈冲突、发达国家内部争夺气候谈判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内部立场分裂风险凸显。站在全球碳博弈格局的新起点上,在发展和排放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中国务必主动确立自己的立场,在国际气候领域主动推进碳教育,让全球认识到中国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建设者,基于铆钉松落危机和帕斯卡赌注推进共同减排,基于排放特质和排放源的区分推进有差别减排,考虑与生存权有关的特殊国家利益,树立在低碳减排方面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准确把握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对于正确把握中国2023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看,2023年全球的疫情、通货膨胀、美元暴力加息、俄乌冲突和战争危机以及中美经贸关系有可能会出现缓和,但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不可持续性,导致经济下行甚至深度衰退的存量矛盾和增量矛盾同时存在。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尚未改变,2023年经济增长速度、线下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制造业以及投资者信心将呈现明显回升之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