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给其弟子指定的教材是“六艺”,他的教育方法则是“游于艺”。从孔子一生的实践来看,“游”消磨了他“而立”后的十四年时间,也是其一生最辉煌的时间。“游”本身不仅是孔子一生中的重要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是,他给后来的教育留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创意家,一直给人悠闲无事的感觉,但收入不少。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做时间的主人,别让时间做你的主人。”这话听起来有些玄妙,意思是说,你可以决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而不是让时间来决定你应该做什么事。时间对他而言只是桥梁,通过它,可以找到更合适的生活,而不仅仅是谋取财富。在他看来,时间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有时间的人是活人,没有时间的人是死人。”  相似文献   

3.
郑意长是我的博士生,在他结束博士论文答辩离开复旦不到二个月时,突然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的博士论文已交出版社,马上要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篇序,时间限定为“五天之内”。这让我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联系好了出版社,且出版社愿意马上付诸出版,否则绝不会“限定”我“五天”内交稿——这可是对我这个导师下的绝对紧迫的没有商量余地的“限令”;喜的是,  相似文献   

4.
大山的儿子     
袁克良今年86岁,19岁入党。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一人独守荒山,植树造林,用37年时间把慕云山建成为太原郁郁葱葱的风景区。他的感人事迹被众多媒体报道,他被称为“当代愚公”、“绿化英雄”,而了解他的人都赞誉他是“我们身边的杨善洲”。最近,央视新闻频道纪念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栏目也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5.
陈虻不死     
柴静 《可乐》2010,(7):18-19
2000年,我接到一个电话。 “我是陈虻。”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的尖叫的时间。 “谁?” “中央台的陈虻。”他挺意外,“我没给你讲过课?” “你是哪个栏目的?”  相似文献   

6.
卢伟平 《社区》2014,(21):39-39
他有办公室,却只在中午休息时回去喝杯水,多半时间他就在居民家和社区里“转悠”,1.5万居民中的大多数人都认识他,见到他总会亲切地喊一声“老朱”。他就是南京市建邺区国泰民安社区主任朱华福,他是协调邻里纠纷的快手,解决难事的能手,化解矛盾的高手。  相似文献   

7.
侯德云 《可乐》2010,(6):15-15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相似文献   

8.
挑战极限,成就精彩 1、这是一道黑色的“闪电”,这是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鸟巢”内他一次次引领人们惊喜到几乎疯犴,他游刃有余的冲刺和轻松愉悦的心态,将体育的力量与快乐演绎到极致。他一旦起跑,世界便远远落在后面,除了风驰电掣的时间,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没错,他就是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一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相似文献   

9.
纳博科夫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卓尔不群的文学观念、扎实的文学基础、独特的个性以及敏锐且富幻想的优秀品性,成就了他“纳博科夫式”小说的艺术世界。他有着很强的理论意识。他对“时间”、“现实”、“世界”、“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阐发都能见出他的思想和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0.
萨林斯在晚年出版的《与修昔底德辩难》(以下简称《辩难》),或许是他最后一部重要的著作。2000年,他出版一部文选《实践中的文化》(Culturein Practice),书中选入自1963年后,他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而思考和写作的多篇论文,分别列入“文化篇”、“实践篇”和“实践中的文化篇”三个部分,从时间来算的最后一篇文章是1999年的“何谓人类学启蒙”。  相似文献   

11.
落日与夕阳及其同义异名的词语作为一种意象出现于诗歌中是由来已久的。"诗佛"王维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其中自有意象的递相沿袭性和古人既有的时间意识,也有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更有他高超绘画技巧的融入。  相似文献   

12.
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出人意料地发表的“挂笔”宣言,其实这是他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摆脱渐趋僵化的“大江式”的小说模式,重新寻找自己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大江后期创作的风格形式主要表现为:确立“灵魂”主题在创作中的核心位置;创作前以宣布“挂笔”的方式,清空自己的心灵;构思上努力打破时空界限,以寻求“可以从全方位来表现”灵魂主题;叙事上则表现为一种结构与解构并举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盛世危言》中,郑观应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表达了对包括狱囚、贩奴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强烈关注,并提出了从教育培训到设置救济机构乃至舆论监督等救助策略。这些策略服务于他“富强救国”的根本目的,对我们现在救助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十之变”是钱谦益文学思想和创作生涯的重大转折,自此其文学批评具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他以内心所积淀的朝代变易感认识近、当代文学史,通过对文坛“劫持者”的诘难以改变当时“学古而赝”、“师心而妄”的不良学风和文风,虽然其态度也相当偏激,但在明清转关之际,却有一洗近代窠臼、开启清诗风气之功。  相似文献   

15.
杜甫在诗中深刻关注"夜"这一时空形式."夜"触发了他多层次的生命体验--襟抱难伸的落寞失意,贫老漂泊的乱离偃蹇,思亲怀友的牵肠挂肚,忧国忧民的稷契胸怀.  相似文献   

16.
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为建构其叙事时间理论而对康德的时间观作了批判性解读。利科通过深入考察《纯粹理性批判》,首先阐明了康德之“不可见的时间”是一种关于经验对象的先决(先天)条件,标明“时间”在康德那里开始了“本体”化的积极尝试;其次指出了康德的时间观所面临的理论疑难;最后还讨论到了康德的时间观与前康德哲学时间观的渊源关系。利科的上述“解读”充分彰显出康德时间观建构在西方哲学之时间性问题探讨上的特殊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有关现代性的讨论中,标志性的概念"理性"已经被人们解构,但是另一概念"成熟"及其相关的词汇"自主性"则被学人忽略。自主性在康德的视野中是摆脱监护和控制状态实现启蒙的重要预设。福柯不满意康德的普遍理性概念,从而引进历史本体论来批判理性及其公开运用的可能性.在对理性进行拆解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主性的背谬。自主性在中国现代性和后现代皆有体现的语境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方形布阵"是林风眠绘画构图的独到之处,反映了他适应时代,打破传统,以求创新的精神;表现了调和东西文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他的艺术创作心态和需求。"方形布阵"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特写式、中心式、分散式、平远式和均衡式等。林风眠的"方形布阵"给当今美术创作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突破传统小说构成模式和规范的因素,表现出一种偏离公众小说认同感的倾向.文章用"边缘化"一词概括鲁迅这种在小说文体上的创新特质,结合作品分别就其"边缘化"的表现形态和构成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并指出清醒的文体意识和永无止境的文体追求是鲁迅在小说艺术形式上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仁政”,简言之即以仁义为本 ,以德政治天下。但这一学说在孟子的政治理想中 ,先天的理论破绽是其在实践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而诸侯的先“王”后“圣”与他先“圣”后“王”的背道而驰的价值追求则形成了其“仁政”理想的第二重困境 ;欲为王者师的传统心态和不得不行臣道的现实环境是其实践理想的第三重困境。正是由于这三重困境的存在 ,才使得孟子的仁政在当时无法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