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类心灵隐秘的探究者——爱伦·坡创作及诗论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坛怪才爱伦·坡毕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的小说及诗歌以死亡、恐怖为主题,极力试探人类心理的承受极限。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在借鉴异域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的 ,在众多的外国作家中 ,他与美国 19世纪前期的作家爱伦·坡在文学世界相遇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死亡”这一主题 ,并在具体的艺术手法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但其中又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仁(道德)与乐(艺术)在其极致处必然会通为本体的“乐”境,是徐复观对儒学艺术精神的基本体认。而他对儒学艺术精神转化与没落的判断,又表明他在事实层面承认了仁、乐关系的疏离。仁、乐关系在本体层面与经验层面的断裂与冲突,源自儒学理想与历史现实的长期冲突,也源自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与其所欲规导的多元现代艺术之间的冲突。儒学艺术精神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成的过程,正在此冲突中不断建构。  相似文献   

4.
《美国田园牧歌》被称为菲利普.罗思在本世纪走近尾声时,为我们这个世纪所写的一首挽歌。其主人公斯威德是一位戴着明亮光环的痛苦的灵魂:一方面,他是美国道德准则的典范,一个沿着十七美国社先脚步求索的浪漫的寻梦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最让人同情的人,在他身上,不仅载动着哈姆雷特一样的性格悲学回响症盖茨比式的美国神话失败。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学的先驱人物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在他的《皮袜子故事集》中第一次以神奇瑰丽的西部荒原为背景,塑造了机智高贵的西部英雄形象,讲述了蛮荒之地的传奇。库柏把对西部的想像和冒险故事的情节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西部小说这一特定的小说模式,从而为美国小说乃至美国文学走向独立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反法西斯主义是罗斯福的外交思想之一,也是他改革国际社会、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他的不妥协和平理念、无条件投降原则和消除军国主义计划对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他的过早去世,罗斯福的一些反法西斯思想和计划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7.
科马克·麦卡锡通过重新构想美国西部,解构小说人物的种族/文化完整性,运用双重边界,建立起美利坚性和跨民族性之间的关联。他利用并改变美国西部小说的主要因素,在参与的同时超越了这一文学类型,为现代美国与其他民族间关系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这不仅说明美国西部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效用性与丰富性,而且说明他能在继承和发扬中对美国文化的变迁作出回应。这种解读模式突破了跨民族美国研究只关注少数族裔作家或流散作家的局限,将其上升为一种适用于所有跨民族文学的阐释框架。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一个有影响有争议的人物,但在《胡适文集》里,他确实是一个古今中外思想兼容并蓄,在新文学、中国古代哲学史、整理国故、“启蒙”思想等方面都取得成绩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成功地塑造了儿童形象。他刻画儿童人物形象的精湛技巧在于他擅于把通过儿童人物形象刻画所表达的思想同儿童的纯洁心理,生动优美且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及他们的幽默滑稽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德莱赛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倾向主要是作家内心冲突与客观社会现实结合的产物。他的小说打破了19世纪末期传统的小说观,开创了一种大胆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的小说形式,为美国小说创作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新疆诗章》是新疆诗人沈苇诗歌作品的结集。诗人用灵动飘逸的笔触及脚下那片神奇的西部大地,把对新疆热土的无比深情与彻悟浸透笔端,把他步履多年的边地世界囊括在"诗"与"章"之间。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知力和通透的彻悟力,完成了诗人对边地世界的理性认知。从最初的"荒原"感到最终的"家园"感,诗人完成了自我诗命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他在其代表作《皮袜子故事集》中塑造了纳蒂.邦波这一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形象。这一形象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后来多次在美国文学的人物形象中得到重现。边疆的拓荒者、文明的逃离者和孤独的硬汉等三类形象身上我们都能找到纳蒂·邦波的原型影响。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福克纳是西方文坛的“现代经典”,他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叙事独具风格,在视点(主旨)、话语策略、叙事模式等方面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14.
南宋名臣崔与之高龄入蜀为地方长官,安定四川政局,积极措置边防,为稳固南宋西部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知人善任,荐引了许多有用之才.其"清规重德","廉能将相之器",颇得蜀人敬重,名著两宋四川地方长官"三贤"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多年从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著作甚丰,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以创作传记《毛泽东》为发端,他相继发表了一系有影响的毛泽东研究力作,提升了西方的毛泽东研究的整体水平。他积极参与中国大陆学术交流,加强了与中国学者的联系,扩大了影响。在毛泽东研究过程中,他侧重从性格特征、特殊性、非传统的视角来研究,其角度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文章就施拉姆的毛泽东研究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6.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美国许多作家一直想重新创造美国社会中的“边疆”概念。事实上 ,西部边疆的定居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往西的大规模迁居运动已经结束。虽然地理的边疆已经结束 ,但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至少对美国人而言 ,西部是这个行星上具有意义的最后边疆 ,不仅仍然可能继续进行探讨和重新阐释文学中的那个边疆 ,而且仍然可能拓展涉及社会和人类问题的文学。  相似文献   

17.
以1890年官方宣布"边疆消失"为象征性的转折点,美国社会步入了"后边疆"时代。作为一名现时主义史学家,特纳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对"西部民主"这一重要"边疆遗产"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进行了及时反思,力主兼具有原始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双重倾向的"西部民主"传统,应该并且能够在"后边疆"时代发扬光大。这种带有很强的保守倾向的"进步主义"主张,实质上是在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经验,来应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难题。以边疆拓殖时代的"西部民主"来再造"后边疆"时代的美国繁荣,无异于政治空想。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诗人方希孟曾两次入疆,并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在方希孟的边塞诗中,可以窥见诗人在疆时的复杂心境,以此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从小接受西方式教育,深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对于教育问题,他从自己当学生、教师及科学家的经历中感悟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解。钱学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倡导技术科学思想。他晚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大成智慧教育。作者运用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求异比较等研究方法,剖析西方科学文化与钱学森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后者的核心理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到青年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他自己认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晚年在接受访者访问时,他谈到了传统文化,认为是宋儒理学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谈到人生的意义时,强调人要有理想信仰,没有理想信仰就没有根。在谈到做人做事时,他说要尽力想到他人,要凭良心。在谈到他追随蒋介石"剿共"时,他说国民党不能战胜共产党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的向背。在谈到他在囚禁期间研究明史问题时,他说是想通过研究明清历史,探索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