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夸张是汉语言语幽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幽默生成能力。老舍幽默小说《二马》中的含有夸张的言语幽默,研究发现夸张作为汉英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段,直译是最主要的翻译方法,其次是意译和换译,省略的使用频率最低且很可能会造成幽默的消失。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言语阐释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幽默言语及其翻译,特别是英译的问题.回顾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幽默言语的发笑机制.指出幽默言语翻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在相关方面与源语趋同.译者在进行幽默言语的翻译时,应以关联原则为取向,努力在关于目的语的认知结构中储存、提取与源语相应的幽默效果生成方式,尽己所能地使源语发出者的幽默信息与目的语接受者对幽默的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情景喜剧是美国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类节目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幽默是喜剧的精髓,作为表现情景喜剧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言语幽默在情景喜剧的传播和流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近年来刚播出的情景喜剧《破产姐妹》为蓝本,选取言语幽默对白,从语音、词素、词汇、修辞和先例等推理线索对对白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言语幽默翻译中必须遵循三条翻译策略———保留原语推理线索、保留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落差、保留译语观众同原语观众相同或相似的处理努力。  相似文献   

4.
幽默言语的产生源于交际双方在会话中目的性地使用了模糊,包括比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段,并联系一定的语境,达到搞笑、轻松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幽默语的语用理论基础,语用模糊策略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汉斯.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框架,选用典型的英语语言幽默实例展开分析,来探求一些切实可行的幽默的翻译策略。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最重要的准则。因此,在翻译英语言语幽默时,只要翻译策略能够达到在目标语读者中引发笑声的最终目的,这种翻译策略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情景喜剧以幽默为目的,字幕翻译中的言语幽默是否能够逗笑译语观众直接影响到一部喜剧在别国的传播和接受.考察《查莉成长日记》字幕中言语幽默的再现,发现译文通过直译、意译加注等形式基本再现了源语通过对语言的玩味制造的幽默.对于文化专属类幽默,译者凭借对译语观众文化语境的判断,以灵活的方式再现了此类幽默.但该剧也存在字幕格式不规范、注释过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对英语幽默语言的功能及其包含的意义分析后认为,译者在翻译英语幽默语言时应以“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翻译标准,在汉语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呼唤功能和美感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和正确地把英语幽默的信息中所包含的多重意义传递到汉语中去,以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使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原文中的幽默。在翻译不同类型的英语幽默时可采用直译,替代法,归化以及加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我们日常话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幽默具有突显的语言技巧、修辞手段、文化背景等,幽默的翻译自然就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翻译补偿手段是英语幽默汉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翻译策略。从幽默的定义和分类,英语幽默的产生机制入手,以丰富的例证,从翻译补偿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英语幽默的汉译,以期为译者提供英语幽默的汉译补偿手段及方法,降低不可译性限度,更好的再现原作的幽默,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框架转换理论可以成功解读幽默言语理解和认知过程中的语义跃迁.使用定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英汉语幽默语料的分析,发现框架转换出现在词、句、段乃至篇章等各个层面的幽默言语中.结合乖讹论和关联理论,将幽默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建立初始框架、启动框架转换和合成颠覆性新框架、最终完成释话过程的语义跃迁和幽默解读.  相似文献   

10.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以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译文进行三维转换,能帮助产生最佳译文。依据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译的翻译生态环境,基于湘西州旅游文本英译实践材料,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入手,显化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旅游文本英译实践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三维转换理论对旅游文本英译实践的具体指导作用,提出在旅游文本英译实践中发挥译者主体性、夯实双语知识、关注译文受众等策略可有效提升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脱口秀幽默翻译中,语言幽默更多来自于双关的修辞手法,文化幽默更多来自于反语的修辞手法,而普通幽默则主要来自于反语和突降两类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语言幽默主要采用加注策略,文化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加注的翻译策略,普通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语言修饰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情景喜剧中幽默对白的翻译对目标语观众观赏整部喜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托,对广受欢迎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对白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试图找出译者在翻译剧中幽默语时所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以重现原文的幽默效果为第一原则,并且根据目标语观众的期望,遵循目标语观众的文化习惯,选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将幽默的效果重现于译语,从而使目标语观众充分理解原语中的幽默。  相似文献   

13.
以语用学中Spe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幽默话语。指出理解幽默话语是人们通过对已知信息推理的不断修改与重考而找到最佳关联——幽默的真谛。同时因读者在理解时付出更多努力而获得补偿——开怀一笑。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幽默——中国相声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幽默根源在于错误推理的表面合理性,即说话者选择的最佳关联与听话者心中的最佳关联产生鲜明的对照和冲突,旨在探求关联性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待对言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4.
集中于幽默言语本质研究的诸多理论在阐释幽默产生和消解的底层认知运作机制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两大认知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给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过程提供了较好的认知模型。关联理论认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来自于寻求幽默的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及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反差。概念整合理论从心理空间映射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言语的解读过程还牵涉到概念合成和层创结构。研究表明,两大理论具有互补性,二者的理论整合可以更好地揭示幽默效应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接受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探究了接受理论与菜单翻译实践的关联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客观、准确的研究数据,本研究设计了针对中文菜单英译文本的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有效数据的统计,结合接受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所选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英语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语义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斯金基于脚本的幽默语言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无法欣赏某些英语幽默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幽默欣赏中的文化脚本这一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无法完成文化脚本的转换是一个民族不能欣赏另一个民族某些幽默的原因.这个结论和以前的观点--幽默的理解必需与语境和百科知识相互联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修辞格在政治哲学作品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强表达效果,添加艺术感染力。但是修辞格的翻译需正确解码,运用创造性技巧以减少信息损耗。以《法兰西内战》中英版本为例,评析马克思的语义,结构与音韵修辞格运用及中央编译局的相应修辞格翻译技巧。中央编译局对《法兰西内战》文中的隐喻、拟人、反语、设问等英语修辞格的翻译处理较好。研究发现诸如头韵、典故和矛盾修饰等修辞格被译为汉语之后,原有的文体风格受到一定损耗。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列举近一、两年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归纳了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六大类修辞手法并对其翻译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当英汉两种修辞格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时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应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认知活动.言语交际中广泛存在的模糊语言是言者、话语、听者和语境四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综合考虑这四个要素对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的认知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交际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揭示人类模糊语言的一些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