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物期权方法将项目投资中的管理柔性视作期权(选择权)进行分析,比传统的净现值法更适合用来分析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投资决策问题。论文分析了传统净现值法的缺陷及实物期权法对其的改进,以及项目投资中实物期权的类型,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并对实物期权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BOT项目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文献的系统回顾与分析,总结了传统评价方法的特征与不足,分析了实物期权方法的优势,重点评述了BOT项目的扩展期权、推迟期权和收益保障的看跌期权等单一实物期权评价方法,以及收益保障的看跌期权分别同扩展期权、放弃期权组成复合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总结两类期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知识管理项目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对知识管理项目投资进行评价。在比较了实物期权和贴现现金流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的实物期权特性,指出知识管理存在的期权形式,并分析了知识管理期权与美式看涨期权的对应关系,论证了实物期权评价知识管理投资的可行性。最后以算例的形式给出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知识管理项目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4.
期权思想在企业投资战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实物)期权思想起源及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实物期权思想的涵义、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实物期权进行了分类。最后从对未来情形的预想和通过平台投资创造实物期权两方面说明了实物期权思想在企业投资战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项目评价的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指出了传统的DCF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进行项目评价的思路,分析了实物期权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投资项目价值的对应关系,并探讨了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及其在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物期权方法及其在投资决策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实物期权方法的内容,对比了其不同于金融期权的特殊性,针对实物期权在我国现实项目投资决策中很少被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现实投资决策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实物期权(real option)理论分析方法为项目价值估价与投资决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在对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化应用工作框架,主要包括结构化处理、模型构建、比较分析和期权重新设计四个重要环节,并对电力行业投资项目投资决策应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项目投资估价与决策引入实物期权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软件开发项目的各个阶段均含有多种形式的实物期权。在讨论软件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的基础上,界定了在其各个阶段上可能存在的实物期权;研究了在考虑内含实物期权时,软件开发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内容和目标;构建了在考虑内含实物期权时,软件开发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一般过程和决策准则。  相似文献   

9.
由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ROA)自身的特点,使其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中优于传统的分析方法(NPV法),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决策分析与期权定价的相似性,考虑在收费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估计该高速公路未来交通需求的不确定性;关于建设费用的估计的不确定性;高速公路建设的延期期权;实物期权在建设管理中战略灵活性的应用,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不确定性的处理,实物期权分析更符合项目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实物期权法在引入国内后引起了评估方法的震荡及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否定,本文着重分析实物期权法在前提及分析模型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电磁介质受力中的一种错误,并给出了各向同性电磁介质表面所受的电磁力和合力的普遍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诗经》和《荷马史诗》这两部诗作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在比喻形式和用动植物作比的侧重点上,描写战争的喻体与被喻体的选择以及比喻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不同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6.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成因及初步探讨了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的名称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中祖母的名称王母,男子中的强力人物因其同王母的性关系成为王父并随着家庭的出现成为祖父.王母王父因其辈份、势力和能力上的原因成为氏族组织中的领袖,于是王获得社会领袖的意义.王字的写法可能源于古人祭日用的玉版或玉串.远古时巫因在祭祀与原始宗教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对世俗的行政管理成为世俗领袖王.随着社会的发展,王作为最高行政领袖的作用和地位突显,巫成为王权的附属与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了中国民法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民法的诉讼时效和国外民法的消灭时效本质上相同,并且通过对国外消灭时效适用对象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消灭时效的立法政策,立法政策决定了时效的效力规定;对象与效力之间具有逻辑性;立法技术上,以请求权为适用对象,能和消灭时效效力规定桓和谐是较佳选择。立足中国市场经济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对完善我国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当防卫的规定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关于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应解读为自我保全、优越利益以及法确证原理。否定防卫挑拨成立正当防卫应从挑拨者基准说、被侵害者基准说和防卫者基准说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三人为保护挑拨人利益实施防卫的,成立假想防卫;被挑拨者对第三人实施攻击,第三人自己以及挑拨者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实施防卫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唆使、帮助正当防卫行为的,不应评价为共犯予以处罚;利用他人正当防卫杀人,不成立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是成立杀人罪的教唆犯。数人共同实施防卫行为的,是否防卫过当,应进行相对性、个别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