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清代满族女词人顾春有《醉翁操》一词,题为“题云林《湖月沁琴图》”,今选注该词者皆注“云林”为元代画家倪云林。本文根据顾春其它词作和倪云林的画风,进行比照推论,认为顾词中提到的“云林”不是元代画家倪云林,而是顾春当年的女友,即清代一位善于诗词、懂得音乐又擅长绘画的贵族女子。  相似文献   

3.
元人绘画简逸深远的风格,无人能及倪云林。因而其画被后人奉为逸品。倪瓒由道入禅的思想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发展的新的定位,那就是:道家所提倡的"绝对自由"在这一时期被禅宗所提倡的"精神解脱"所取代,从而迎合满足了文人们的心理诉求,因此文人士夫们的美学思想与禅宗思想的结合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倪瓒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倪瓒画风成因的时候,大都从倪瓒生活的环境或者个人性格、思想等方面进行。倪瓒画风的成因,如果离开了文人画这个传统,仅从单一的面上来阐释,显得过于片面而简单。这是因为,倪瓒的画风是建立在元以前文人画传统及元代文人画基础之上的;是文人画发展到元代,由元代这个特殊的社会和倪瓒独特的思想及个性共同铸就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绘画艺术及其绘画美学都很繁荣,宋代的绘画美学思想实际上是新旧绘画美学思想交替、融合的时代。画派之间的斗争极其频繁,其中文人士大夫画家作为一个新兴的绘画群体,由最初向院体画家发起论争到宋代末在画坛上占主导地位,他们的绘画美学思想改变了宋代院体画家们的审美思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等。文人画从而成为时代的主流,而且对后世的文人画与文人画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绘画艺术及其绘画美学都很繁荣,宋代的绘画美学思想实际上是新旧绘画美学思想交替、融合的时代.画派之间的斗争极其频繁,其中文人士大夫画家作为一个新兴的绘画群体,由最初向院体画家发起论争到宋代末在画坛上占主导地位,他们的绘画美学思想改变了宋代院体画家们的审美思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等.文人画从而成为时代的主流,而且对后世的文人画与文人画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9,(11):40-41
香港佳士得秋拍推李氏漆器;香港苏富比秋拍2300件艺术珍品;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成最贵国画;乾隆宝座打破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纪录  相似文献   

8.
黄慎,字恭寿,恭绶,号瘿瓢等。福建宁化人(1687——1772),出身贫苦家庭,一生没有作官,自称东海布衣。是“杨州八怪这一,初学上官周、倪云林,在工笔人物画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狂草学怀素,后自成一家。中年以后狂草入画,画风变为用笔酣畅,粗笔挥写,纵横弛骋,潇洒飞扬,极尽变化,别  相似文献   

9.
绘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文人画是绘画中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文人画是文人创作的画,这些文人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精神追求,不同于院体画与风俗画的画家,他们不注重所画物体的外形,只重视主观情感的表达,这就使文人画具有了特殊的美学内涵。我国古代文人画家利用各种美学原理,表现他们对"美"的独到见解,在画作中构建了文人画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南宋山水画风转变不仅仅是由于南宋偏安一隅单一因素造成的,还有着诸多综合原因:其一,山水画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北宋文人画美学思潮和院体画重视细节的真实与诗意的影响使然。其二,"靖康之变"的政治突变造成社会心理变化是画风转变的社会政治因素。其三,"靖康之变"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是画风转变的环境因素。其四,南宋理学"以小观大"观是画风转变的哲学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提倡古意,有的美术评论家认为他是复古派.纵观赵孟頫的一生,他的艺术理论和主张是借复古以倡创新,在理论上和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北宋的文人画,发挥了承上启下、扭转一代画风的作用,使得中国画的"文人画"性质明晰起来,为后世的文人画蔚为大观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赵孟頫以唐五代画风为法鉴,纠正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各种现代主义此起彼伏的当代中国画坛,提倡高举复古旗帜的赵孟頫绘画关学思想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文化艺术发展趋同的潜在危机,突显了文化艺术保持民族特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文章试图从分析赵孟頫绘画美学思想入手,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在元代画家中地位最高,名声也最为显赫,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他的"古意"是对以尊重人性为主体的老庄精神、魏晋精神的复归.针对宋末元初日益颓废的画风,赵孟(頫)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积极发扬晋唐时期清远、古雅的艺术风格,开启了元代绘画的简淡之风.他大胆地"引书入画",增强笔墨独立的表现意味,将造型与写意相结合,深化了书法性绘画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赵孟是中国美术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位大书画家 ,他在思想行动上呈现多重的矛盾性特征。本文着重分析其绘画美学思想中深层次的矛盾性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风格 ,是中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产物。文人画发端于六朝 ,其绘画理论与实践 ,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 ,也是庄子美学思想、六朝美学理论发展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孟Fu是中国美术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位大书画家,他在思想行动上呈现多重的矛盾性特征。本文着重分析了其绘画美学思想中深层次的矛盾性 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新文人画是20世纪末中国画坛出现的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们不抛弃传统的文化精神,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对旧文人画的继承,但又突破了旧文人画的局限,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生动体现。新文人画对当代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艺术主张对当今画坛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墨语境给艺术思维带来极大灵活性,强有法度,但不困于法度,以其本身的思维去获取更大的创造力,仍然是现代水墨的创新观念。只有重新认识文人画的美学思想与水墨审美价值的局限性,才能更进一步丰富与强化水墨的表现形式,展示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