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西北部怒江、独龙江流域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邻近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共通的"议式语言".这种仪式语言通过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分享杀牲后的肉食过程体现出来.在这一地域社会中,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都依赖于这种仪式语言展开.虽然目前这种分享的仪式日渐式微,但分享的意识依然体现着族群内部的"社会结合"方式.通过独龙族仪式语言的个案分析,旨在与利奇关于克钦社会的"仪式语言"研究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黄河南部有一部分特殊的蒙古族群体,在与周围藏族长达700多年的互动往来中,因逐渐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质,而常常被外界误识为"藏民"。80年代以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这一族群尝试通过复振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重塑民族特色和形象。本文以其中较为典型的文化复振活动--那达慕为例,通过对河南蒙古族恢复那达慕的过程的叙述,旨在探讨该族群如何借助这一仪式活动,来建构和强化身份认同意识,并进一步揭示了该仪式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族群认同是一种多维立体的理论,强调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中去探索族群文化内涵.兴仁县大山镇尔期村坪子上组作为当地少有的苗族村组,尽管与周边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文化交融过程中接纳了部分外来文化元素,但在族群内部仍有"倔强"的一面.而烧灵仪式音乐则是该族群所要强调的文化元素之一.本文以族群认同视角为主线,旨在探索出烧灵仪式音乐、社会、文化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以瑶族和汉族的盘瓠神话以及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神话-仪式理论,对历史记忆中的"事实/虚构"进行分析.试图证明社会历史记忆作为族群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与族群认同和在特殊情境下的生存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事实"与"虚构"本身都构成了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要件.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婚姻礼仪是人生重要的通过仪式,也是缔结婚姻关系,整合族群关系的重要纽带,传统的婚姻仪式在社会变迁中也在变化之中。本文通过阿合奇县政府出资为在东莞柯尔克孜族务工人员举行集体婚礼的个案研究,试图揭示由于仪式的主体的转移而带来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族群认同是一种多维立体的理论,强调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中去探索族群文化内涵。兴仁县大山镇尔期村坪子上组作为当地少有的苗族村组,尽管与周边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文化交融过程中接纳了部分外来文化元素,但在族群内部仍有"倔强"的一面。而烧灵仪式音乐则是该族群所要强调的文化元素之一。本文以族群认同视角为主线,旨在探索出烧灵仪式音乐、社会、文化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符号,而与节日相关的仪式活动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承担着族群赋予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此,以广西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节祭祀活动为例,探讨该祭祀活动在仫佬族节日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土主文化的复兴,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是地方文化的重构和族群文化的整合过程,是国家权力、民族精英、地方族群的诉求等各种因素互动、竞争、博弈和共谋的复杂结果.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类学的重心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研究不同民族的"美学"现象,它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前提是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审美现象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来研究人类美学的共同特征或本质.审美人类学以对传统美学研究的反思为出发点,是生活世界的美学,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研究,它有助于把西方传统的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转变为一种确切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巴西的族群,是印第安人原住民、葡萄牙人、非洲黑人三者混融的结果,加之其后源源不断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的到来,使巴西成为一个多种族、多族群、多文化交融互生的移民国家。论文从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来分析巴西族群关系,力图与被冠以"族群天堂"、"族群熔炉"等的巴西族群关系形态形成对话,不管是历史的巴西还是现实的巴西,种族问题都成为社会根深蒂固的存在方式。种族的等级结构从殖民时代的奴隶制传统开始,加之后来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渊源的白化政策加以固化,并一直延续至今。以巴西的族群关系为参照,回到中国的民族关系,以此来回应"第二代民族政策"、族群关系认识的历史与现实维度、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各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12.
左振廷 《民族论坛》2012,(8):98-100,103
通过对贵州紫云县"白苗"社区丧葬仪式进行分析,揭示这一相对稳定的人生仪礼在当地社会结构同族群关系当中所体现的双重认同层次——家族认同与族群认同,以及二者在该族群特有的亲属关系特点与地理空间上多族群互动的生境下所体现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其学术成长之路。其学术研究从五个方面概括:一是都市人类学,包括乡村都市化、城市少数民族以及传统乡村研究主题在城市的延续;二是农民工研究,从发起农民工研究,到散工研究,从"二元社区"研究到"打工经济"研究等;三是乡村研究,以凤凰村为起点,研究了岭南、中部以及西部的乡村社会;四是族群研究,以澳门族群研究为起点,对中国族群认同与关系作研究;五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族群结构复杂,分布有汉族、瑶族和壮族等15个民族,而居住在贺州的汉族和瑶族都分别包含有至少两个支系.贺州各个族群在国家认同和汉文化的基础上,一直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传统与特色.经过不断地磨合,在1949年之后真正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族群关系乃至民族关系模式.贺州市族群结构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关系模式的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手法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无穷无尽的审美张力;陌生化使文学典型的欣赏活动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陌生化使读者进入审美意境时看见更多的像外之像,读出更多的言外之意,听到更多的弦外之音;陌生化使受众在解读象征意象时得到多方面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6.
"表现性"一词来源于西方"表现主义"美学,中国油画的"表现性"不仅受到古典中国美学对"意向""意境"境界追求的影响,而且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因此现代中国油画创作是基于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的,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本文主要围绕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的审美意象进行剖析,得出审美思想现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日益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进入研究者们的关注视线.本文围绕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中的审美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象表达、西方表现艺术中的审美意象空间两个方面,剖析出中西方审美思想共同对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族群和社群在某个特定空间范围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了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但是,不同社会共同体的活动空间范围需要位于该空间(或社区)中的人们的集体建构与有效维护.社会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抑或散失、瓦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成该共同体的民族、族群或社群的意识消长、竞争力大小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民族与社群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共同体,并有可能朝着"民族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方向发展.族群的认同虽然也会随着情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同,但它基本上是"文化"层面的,而且往往是运用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去谋求利益或效益,亦即它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的生存策略.但是,在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重合和民族社区、族群社区与社群社区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族群的"文化"认同亦有可能转化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8.
布傣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意义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金龙布傣人的丧葬习俗为对象,通过应用"过渡仪式"理论阐述布傣人的人生观,认为丧葬仪式反映了布傣人的祖先崇拜信仰,具有解决社会冲突、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巩固家族、宗族凝聚力;加强姻亲关系;强化族群认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为西瓯、骆越族群的后裔,壮侗语族群历史记忆渊源久远,壮侗语族各民族作为单一民族地位的确立,并非只是现代政治建构的产物,而是对被遮蔽的潜隐的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确认.针对西方"族群建构理论"对中国民族识别的"他者"解读,我们有必要强化基于"我者"叙事的族群记忆,同时,更需面向未来,整合瓯骆族裔的文化力量,建构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系统和人文世界,维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延续.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它还蕴涵着诸多审美因素.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应该是统一的,应将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