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畲家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居在浙江、广东、福建等省边远山区的畲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畲族人民勤劳俭朴,民风敦厚,有许多历代相沿、久积而成的习俗,尤其是畲族人民的婚嫁风俗,更是别具一格,饶有风趣。  相似文献   

2.
婚俗的阐释性分析--一个回族村的法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对一个民族婚俗的法律人类学观察有助于更真实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民族的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回族村的婚俗描述,以及少许其他回族村习俗的对比,进行一个受到宗教教义、地方习俗、国家法律等交叉渗透的民族婚俗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族在其游牧生活中的婚俗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踏水礼、彩礼、婚嫁仪式歌、刁羊和姑娘追等是其传统婚礼的基本习俗。随着哈萨克族从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婚俗在时间、彩礼、婚宴和交通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和现代婚俗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认识到:哈萨克族由单一的民族婚俗文化不断地向多元的民族婚俗文化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婚姻习俗。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所有西方女子都憧憬婚姻面纱和婚礼的钟声”。然而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婚姻习俗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民族、同一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婚姻习俗也会发生变化。凉山州汉族婚俗也不例外。 凉山州属我国边远落后地区。因此,凉山州汉族婚俗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婚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婚姻,作为社会风俗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表现,属于礼制的范畴.汉代人所讲的“礼”,除了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外,还包括社会生活里的各种约定习俗.婚俗即是其中之一.婚俗由其背后的思想观念支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婚俗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视角探讨当时的精神文明程度.通过婚俗,还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中,音乐文化占有重要部分。因此,音乐文化一定会存在一个民族的某种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政治背景和宗教信仰下的不同音乐文化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畲族是一个历史悠远的民族,虽然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字,却有着自身独成一系的语言文化,并且也已经形成显著的民族特征。尤其是其民族内以歌为言,以歌交流的文化特征。畲族人民将唱山歌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畲族山歌融入了畲族丰富的浙西南民间文艺形式特色,在中国音乐文化资源中,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7.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婚姻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长期居住于闽东片区的畲族所使用的语言当是畲族的原生态语言。指出,随着闽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相对闭塞的畲族人民与周边汉族的生产习俗日趋融合,随之而来的却是畲语的日渐衰弱。认为在海西发展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探讨闽东畲族母语传承的途径与手段,对于推进闽东畲族文化传播,振兴畲族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风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民族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承的。风俗的民族性,是与该民族的民族审美意识、文化素养、民族心理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种种关系密切相连的。一些风俗习惯之所以世代传承是因为它展示了该民族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信仰、经验、愿望、心理等等。它通过种种形式,艺术地展现了历史的、社会的烙印。汉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 福建畲族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分布大势已趋稳定,并呈现出区域特征,而作为畲族社会基本组织细胞的畲族社区,也因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有学者依经济形态和文化特征将福建畲族分作四大板块,大致勾勒出福建畲族的地域特性。 位于闽西永安市的青水畲族,由于历史上迁徙路线的特殊性和所定居区域汉族地域性文化影响的差异,显现出自身的特性,其中最为显著的则是宗族观念在青水畲族民众思想观念中的积淀。这种宗族观念既受汉民族宗族思想的影响颇深,又是畲民族情结的隐性表露。 作为一支脱离主体群落的散居畲民,青水的钟姓畲族几百年来始终以一个完整的群体生活下来,严密的宗族社会生活起着主导作用。尽管语言、服饰、习俗等民族特征已不显著,但是民族的认同感一直未变。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礼俗的发展历程及其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礼与礼俗并不共通。“俗”的本来涵义是指原始习俗,是社会风俗处于原始发展阶段的产物,后世将社会风俗简单地称之为俗,是一种不太科学的叫法。礼表现为一定时期统治阶级的典章制度与生活、行为等道德规范,是统治阶级整体习俗典章化,制度化、阶级化的产物。无疑,它含有“俗”的因子。礼俗属于社会风俗的范畴,是社会风俗进一步发展演变的结果。俗,礼到礼俗的变化体现了社会风俗的发展与演变。笔者以为,这一演变主要发生在先泰时期,“礼俗”的出现与形成也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2.
秦观在雷州创作的文学作品厚朴苍劲,尽脱铅华,主要描写了奇特的巫医风俗、殡葬习俗、造酒风俗、腊祭习俗、婚俗等雷州民族文化事象。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管窥雷州风土民情对秦观后期心理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心理转变对秦观在雷州的创作情感及创作方向改变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风俗小说的优秀代表。鲁迅小说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生活习俗、忌俗、婚俗、葬俗等风俗,通过它们展示了传统风裕中所具有的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等观念,对受这些旧习俗束缚的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畲族传统体育发展态势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及深层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创造了各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畲族是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其人口仅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7%。但是,畲族传统体育活动绚丽多彩,是各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传统体育作为畲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畲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并深受畲族人民酷爱的体育活动。在这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畲族传统体育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不仅汉族人民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饮茶文化和饮茶风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各少数民族也将茶作为生活必需品,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不少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婚俗,西南各民族的婚俗也互不相同。但是纵观西南民族的婚姻习俗,却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即较多的民族都保持有抢婚的习俗。一西南民族的抢婚习俗在史料上早有记载,如在四川凉山地区和云南部分彝族地区:“爨(?)聘妇议银币,娶议牛马,轻重多寡,凭媒妁口,贫者不易得妇。爨之父母将嫁女三日前,  相似文献   

17.
晚清至民国时期,巴蜀之地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动和风俗变迁,当地方志呈现了这些变化。该地区婚俗也发生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转向,具体表现为蜀地婚礼重视对“古礼”的传承,崇尚俭朴婚;巴地婚礼则对古礼删繁就简,多以时俗为是,财礼婚盛行。造成两地婚俗差异的不仅有自然经济、历史文化这样的客观因素,也有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以及社会风气等主观因素的共同推动。巴蜀婚俗在地域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与混合性的特征,折射出的是传统思想与近现代西方思想的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风俗小说”在新时期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风俗,通常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敬节、习惯的总和。它具有自身的稳定性和历史的永久性。即使一个民族本身在时间长河中变迁、湮没了,她所遗留下来的风俗,仍将作为一种文化永存人类史册。风俗包含着风尚的历史性,习俗的地域性,礼节的艺术性与人情的醇美性诸因素,它表现了特定地区人民群众特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婚姻缔结看作人生中的大事。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导致各民族之间,甚至一个民族内部各支系之间,形成婚姻习俗上的不同。可说是五光十色,各有特点。生活在都安、大化、巴马等县境内石山地区的布努瑶,其婚姻习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民俗“这一所壮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花”。一、奇特、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婚俗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节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节日是—个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随着该民族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构成该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界的土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拥有自己的节日风俗.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说神奇的节日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土家族节日文化,对于发掘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