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上和学术界一直有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却很少能找到一篇关于含缘分的文化负载词的专门研究。文章主要运用了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以及语义场理论来研究缘分及其变体在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通过分析总结,寻找出两种关于该词及其变体的新译法,它们分别为:词汇空缺填补法和省略法。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文化空缺词已成为汉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一道不容忽视的障碍。如何有效地处理文化空缺词将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及文本的可读性。该文结合杨氏夫妇《儒林外史》的英译本,总结其对文化空缺词妥协性处理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证明:恰当合理的使用妥协有利于成功地进行文化移植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论英汉颜色词文化信息的传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语言在反映文化方面突出体现在词汇层面。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它们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含义。文章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的文化渊源 ,这一问题的研究 ,对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词汇的文化联想义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不同语言词汇由于承栽的文化信息不同会产生一些差异,表现为:对等关系、平行关系、全空缺关系、半空缺关系和冲突关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字面意义和伴随意义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有许多相同之处,因而是可译的.但是各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一种语言里的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完全契合的词相对应,即会出现"词汇空缺"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译英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并针对该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音译法、音译加注释法、直译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6.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不同语言词汇由于承栽的文化信息不同会产生一些差异,表现为:对等关系、平行关系、全空缺关系、半空缺关系和冲突关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字面意义和伴随意义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词汇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非对应现象。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英汉语言形成不同的词汇系统,而不同的词汇系统必然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某一词义“空缺”现象。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较多困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举例对亲属称谓词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和语用的比较。说明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词存在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现象。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亲属称谓词的跨中西的文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词汇空缺角度透视中西文化之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词汇空缺的含义及形成原因,从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政治体制、语体形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原因,探讨了其对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指出了研究词汇空缺现象是认识异族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文化内涵差异与对应空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又从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动物词文化内涵差异这一特征,并对导致动物词文化内涵差异与对应空缺的原因,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状况、生产活动与经济、思维方式、文学作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这将有助于理解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把握动物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