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人吴守忠所纂《三峡通志》中收元不伐、刘克庄诗各一首,佚名碑记一篇,为《全宋诗》、《全宋文》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可据以辑补。  相似文献   

2.
在现存宋代史籍中,《宋会要辑稿》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它的珍贵之处,除集中地、分门别类地记载了宋代典章制度而极便观览外,还保存了大量仅见于此的原始资料。收入《全宋文》的诏令、奏议等类文字,辑于是书的即达数万篇,而他书不载者亦有近万篇,可见《辑稿》对于宋史...  相似文献   

3.
《全宋文》及诸家补正之外,仍有数量可观的两宋佚文全篇或片段散落在传世文献之中。通过以方志为主体的文献调查,可据以辑补两宋佚文15则。诸文或为两宋名家如余靖、蒋之奇、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集外佚文,或为两宋帝王御制赞铭,或为《全宋文》未著录作者之文,皆有资于作者生平的考证。  相似文献   

4.
《全宋文》所辑补的郑思肖佚文尚有遗漏,对所辑郑思肖文的分拆、改题有欠妥处,校勘颇有漏失,标点偶有错误。新发现的所谓郑思肖佚文《赠郡王》不可靠。《全宋文》所辑朱夫人《自缢遗笔》当换补。  相似文献   

5.
李裕民先生的《〈全宋诗〉补》(上、下)为近年来宋诗辑补方面的重要论文,本文对该文所补诗作进行了查考,发现有将唐诗以及金元明诗辑入的情况,也有《全宋诗》已收而重辑的情况,另有几首诗所辑不误但可据其他文献补全,这些说明《全宋诗》的辑补工作难度甚大,需要审慎对待。本文可为《全宋诗补编》的编纂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廷鸾的《碧梧玩芳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稀,今传本为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出。学界对马廷鸾的佚文进行了大量的辑佚,但犹有不少遗漏。笔者翻检《庶学老斋丛谈》、《新安文献志》以及相关的宗谱、方志,辑得马廷鸾佚作九则,以补《全宋文》、《全宋诗》之纰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韵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揭示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不仅对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对外体现出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现象表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二书当同出一源。同时,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所有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所无的内容主要为小篆字头和古、籀、秦刻石文字体;且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少误而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有误的情况在全书中比较普遍。黄奭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乃是直接来自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并不能代表李舟《切韵》本身。  相似文献   

8.
陈斐 《南都学坛》2012,32(6):56-59
《淮海挐音》是宋末僧人释元肇的诗集,初刻于宝祐戊午(1258年)。此书在我国早已散佚,所幸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元禄乙亥(1695年),神京书林据宋本翻刻。大正二年(1913年),成篑堂据元禄本影印收入《成篑堂丛书》。此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全宋诗》释元肇诗主要依据此书编辑。此书前面附录的赵汝回、程公许、周弼等人序文、书信6篇,是考证赵汝回、周弼等人生平和研究江湖诗学的重要材料,可惜目前还未引起学界注意,《全宋文》、《宋集序跋汇编》仅据《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转录了程公许序1篇。对这6篇序文做全面辑考,有助于增进江湖诗学的研究和宋代总集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童蒙教育中出现了不少的神童诗,一部分神童诗及其故事又成为童蒙教育中的案例,也是当今研究古代童蒙教育的文献材料。然而神童诗中部分材料的真伪问题值得考虑。如寇准《华山诗》比较有名,但是考察寇准别集、《华山诗》流变及文献来源,此诗很值得怀疑。据传为宋代汪洙所作的《神童诗》有时成为神童诗的代名词,然而《神童诗》既不完全是汪洙童年所作也不完全是汪洙个人所作。《神童诗》是神童诗现象的代表,也是问题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当运用众多的神童诗作为研究材料时,应该慎重。同时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存疑的神童诗,只要适当运用,都有作为研究古代童蒙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一共由十篇诗组成,如果从诗篇内容中的君臣口吻来划分,可以发现有五篇诗为周公所作,五篇诗为成王所作,其分布很有规律,显然是有意编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徐火勃的钞本《鳌峰集》、《红雨楼文集》中发现三篇与冯梦龙有关的文献。经考,大体可以钩勒出崇祯八、九年间冯梦龙与徐火勃交游的某些线索;从这三篇文献中,我们不仅知道冯梦龙还有一个叫《闽游草》的诗集,而且还辑得冯梦龙的若干佚诗。徐火勃的三篇文献对研究冯梦龙的生平及创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域外汉籍文献对我国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韩国唐诗选本《十抄诗》,其中包含大量中晚唐佚诗 ,对唐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珍贵材料迄今尚未披露 ,现将其辑为一篇 ,校勘异文 ,并进行了初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3.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14.
从相关文献中辑出为《全宋诗》及《全宋诗订补》所遗之宋诗,计有一百则,聊作补遗。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有《芮良夫毖》篇,内容为周厉王大夫芮良夫告诫同僚之语,文辞、篇幅约略与两篇《诗经·大雅》相当.《〈芮良夫毖〉与文献相类文句分析及补释》一文根据《芮良夫毖》用韵情况将试为该篇分章,并与《诗经》、《尚书》、《左传》等传世文献中相类文句对照,据此对该篇的训诂和文字考释在整理报告的基础上做出修订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全宋诗》网罗宏富,荦荦大观,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给宋代文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错、漏、重等疏漏之处不一而足。今将披览有关湖南古代方志及《永乐大典》残卷所得,辑出《全宋诗》未收佚诗14首,订正《全宋诗》错误4则,补《全宋诗》所收诗歌阙字一则。  相似文献   

17.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3家49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18.
田昼是北宋散文家,《全宋文》对其生平事迹记述较为简略,本文辑补其未备者,以便人们更完整地认识田昼其人。  相似文献   

19.
罗含《湘中记》是东晋地记的早期代表作,尤其以山水描写见长,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湘中记》是罗含在晋穆帝永和、升平年间任宜都太守时所作,大约于南宋末亡佚。该书现有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说郛》宛委山堂本等辑本,但上述各辑本仍有遗漏和不足。补辑辨正《湘中记》佚文,也是《湘中记》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全宋文》收录的一些铭文出现于不同的作者名下,本文对此略作考订,并辑录了几篇佚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