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体主义和现象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体主义和现象主义是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以求知求真为其主题。这种知识主义必然发展为实体主义。实体主义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思维模式 ,以世界的二重化为前提 ,以追求世界万物的根底———本质为宗旨。康德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现象主义路线 ,以现象思维取代实体思维 ,是对实体主义的超越。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中 ,现象主义主要是围绕反对主客二分和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开展的  相似文献   

2.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构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这种法文化上的重要划分表明了各自法系在民事诉讼构造上呈现的不同特点。申言之,大陆法系实行口头辩论一体化原则,即每一次口头辩论期日作为裁判的基础而言都具有等价值性,每次口头辩论期日之间并无手段和目的之分。相反,英美法系则适用法定序列主义,即将程序区分为两大阶段,即审前程序与庭审,前后程序为手段与目的关系。虽然大陆法系也在试图实现集中审理,即从观念上对程序进行分段,但大陆法系审理方式的改进并未动摇民事诉讼构造的本质。其原因在于诉讼制度乃历史的产物,虽然可以相互借鉴,但永远无法通约。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必须坚守大陆法系的传统而非沿循英美法的路径才不至于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3.
“联邦主义”原则是1787年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确立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从而使美利坚合众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成为统一而稳固的联邦。几百年来,美国的政体没有因联邦权力的增强走上中央独裁的道路,相反美国政体的民主是有目共睹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联邦主义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中央权力的加强,而是联邦权力与州权力的交织与互动的过程。正是这两种权力的相互牵制,才使美国的权力机制的运作统一而又不至僵化。  相似文献   

4.
对地区问题的研究,西方国家的学者着手较早,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欣慰。然而,我们的研究并未像西方学者那么理论化、体系化。所以笔者谨在此把外国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与评析,以期立足既存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任务主要在于使人及人的自我意识高于神及宗教,从而使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使人具有真正的主体性并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安定。马克思博士论文主张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之视为真正的自我意识之谜。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不用视角去分析劳伦斯和爱默生的自然观,论证分属不同地域和时代的两者自然观的类似。主要从泛神论自然观、生命力和超验主义自然观、原始主义和辩证主义自然观这几个方面进行探析。最后指出两者自然观对于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分担,大致可以将民事诉讼的类型分为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但是,现代民事诉讼并没有采用绝对的辩论主义或是职权探知主义,而是两种模式的交错混合体。对于实现民事诉讼真实发现的目标而言,也只能通过法官与当事人的共同努力始得实现。面对我国当下司法资源有限性与民事纠纷多发性之间的供求紧张关系,也只有在民事诉讼中发挥法官与两造的共同作用,才能推进公平适当迅速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深受"汉密尔顿主义"、"威尔逊主义"、"杰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这四种"主义"的影响。四种"主义"分别代表着工商业者、传教士、律师和军人的价值观,它们的核心价值诉求基本不变,但其外在政策主张或因美国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200多年来它们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语境主义是现有解答怀疑主义难题中最合理的理论。然而,对于语境主义解答方案,许多知识论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异议。这些异议概括地说有来自无用论的异议、来自缺陷论的异议和来自替代论的异议。分析发现反语境主义者对语境主义的批判要么是误解的,要么是无关痛痒的,要么是可辩解的。因此,虽然语境主义有需要修正之处,但是说“语境主义仍是现有解答怀疑主义难题中最合理的理论”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安若定的"大侠魂主义"产生于救国救民的社会实践之中。它以"宇宙魂"为本体,以"真情主义"、"热肠主义"、"无畏主义"为主要内容,以"怒观主义"、"美观主义"为认识论,其具体运用涉及到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大侠魂主义"体现了爱国主义、世界主义和生命主义的思想特质。它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人对待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思考,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之途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探索。  相似文献   

11.
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度研究的重新兴起是人们反思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结果。随着一大批以制度分析为方法的实证研究的展开 ,一批相关学者获得诺贝尔奖 ,制度分析方法迅速向各个学科渗透 ,成为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新制度主义在政治学中也有应用 ,并形成几个影响较大的新制度主义流派 ,如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南都学坛》2000,20(4):18-21
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 ,其用意是反对包括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要不要旗帜之争。胡适没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不合乎事实的。当然 ,认为胡适只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也不合乎实际。胡适反对研究和宣传主义 ,是因为他坚信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否认理论的积极作用 ,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胡适在《三论》《四论》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不得不承认主义有作用 ,转而反对教条主义。但是 ,胡适认为主义的作用 ,只是一种参考的作用。因而继续抬高方法的作用 ,而贬低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犹太复国主义是国内犹太学界关心的主要话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富.本文拟从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犹太复国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后犹太复国主义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学者有关犹太复国主义的论述做一简要述评.最后,文章对国内关于犹太复国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直陈.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英语词典编纂的原则和方法与早期相比已大不相同,甚至连内容也经历了大幅度的演变.面对新时代,英语词典具有方便实用、知识性、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国内文学理论界兴起一股反本质主义的文论研究走向。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引发了学界对传统研究模式的深入反思和讨论,其中呈现出几种颇具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如陶东风的"建构主义"、南帆的"关系主义"、王一川的"本土主义"、杨春时的"超越主义"、童庆炳的"对话主义"等。上述五家都是在反本质主义思潮影响下对文学理论研究做出的具体调整,他们一致要求打破传统本质化、普遍化的言说方式,对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突破,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建构起新的文学阐释模式。这种对文艺学进行反思与重构的路径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共同汇集成一种时代潮流,成为新世纪理论界一种普遍化的学术倾向。对他们进行梳理无疑对于后来的文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制度,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与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一样,均有其固有的文化基础;故此,与职权主义彻底决裂的改革思路和纯粹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一样,都难免将司法陷于文化悖论之境.因此,在未来的司法改革中,应该跳出持其一端的理论窠臼,正视并回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兼采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之所长,同时挖掘并吸纳中国传统审判方式之合理内核,力促衡平主义审判模式之长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国家-社会"范式来分析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两者关系的"多元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模式"和"法团主义模式"等三种类型,从而为我们观察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维度,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利益集团与政府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法学的青年学者中,有一种错误倾向,本文概括为法制历史片面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于我国建国以来的法制历史,主要是建国初期的法制历史,只谈问题和错误的一面,不谈成绩和经验的一面,它妨碍和影响了对于新中国法制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妨碍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文章分析了法制历史片面主义的具体表现、危害、产生的根源以及提出了避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行动效用主义是传统的效用主义形式,而规则效用主义则是新效用主义的主要代表.在两种理论之间集中了很多关注和争论.作为复兴了效用主义的新理论形态,规则效用主义一方面给效用计算问题带来了新的困境,但另一方面却对处理效用主义与道义论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即引发了效用主义对道义论的调和关系.然而,这种新的理论动向并未获得行动效用主义一方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后者明确反对像"道义论"那样以规则作为道德评判的直接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主义的"科学论"以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为出发点,走向了方法论上的两种人类主义——逻辑经验论的方法论不对称性原则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对称"性原则,二者两极相通,陷入反映论意义上的表象主义困境。科学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对称性原则消除了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称,由此走向了实践建构意义上的生成论,它使科学论不仅摆脱了表象主义的困境,而且还展现出一种新的科学观——生成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