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因此,与募集资金有关的信息,尤其是投向变更信息受到投资者格外关注。以沪深两市2014年有募资投向变更行为的8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超额收益指标定量分析募资投向变更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变更公告的发布会使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产生负的超额收益率,引起股价下降。通过分析,认为募资投向变更会使投资者产生信心下降,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为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的存在又为公司的有效治理蒙上了一层面纱。约束大股东行为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现阶段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而公司声誉通过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性经营,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一个有效机制。选取中国2011—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别对大股东侵占和公司声誉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公司的良好声誉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市值日益增加,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治理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选取2007~2011年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存在内生性问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影响力的大小受第一大股东制约,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加强股权制约有利于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数学回归模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股票价格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得出股票价格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反映公司资产质量的指标每股净资产、反映市场因素的指标股票历史价格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最后就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样本量也在不断增加,研究其信息含量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逐一查阅上市公司年报,对2004年度我国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制度执行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我国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制度执行效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源于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的缺陷。提出规范上市公司变更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上市公司变更信息披露监管,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作为代表性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分析三个指标对股票价格的预测能力及其各自的稳定性。实证结果表明,每股净资产稳定性最高,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最大,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股价的影响逐年增强。并针对实证结果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融资产配置是非金融类企业面临的重要经营决策之一,非金融类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与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者以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8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当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本年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之间都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同产业、不同性质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将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不同影响。第一产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即只有适度配置金融资产,才能使其经营绩效最大化。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增加将显著提高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但不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第二产业和非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与其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呈倒"U"型关系,上年金融资产配置不足(过度)将使其对本年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补充效应(挤出效应),适度配置上年金融资产将最大化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利用市场手段引导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适度配置金融资产,鼓励他们加大实物资产投资力度,缓解中国目前面临的"脱实向虚"困境;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应该基于自身产业和产权属性以及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不同影响对其金融资产配置进行科学决策,认识金融资产配置不足(过度)对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补充效应(挤出效应),配置出能使企业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最大化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和构建投资组合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不同性质公司的资产配置行为,考察拟投资对象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否满足企业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要求,以作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文章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企业资产配置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不同产业政策、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规范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投资者作出正确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2007年沪深两市A股28家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法直观地发现稀释每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同时在盈余反应系数法下建立线性与非线性盈余回报模型,研究得出稀释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都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的信息含量,且稀释每股收益更具决策有用性,这为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同一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是中国股票市场特殊的股权结构特征,而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其产生了较大变化。选取2005年进入股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实证角度就股改前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的股权结构变量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变化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有利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但这种改革效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全流通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间的相互制约,对于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指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或大股东。内部人交易自己的股票,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真正价值和市场价格不一致的信号,尤其内部人购买本公司股票,其最直接的动因就是股票价格被低估了,因此普通投资者跟随内部人买入通常能获得超额收益。文中运用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确实存在跟随内部人买入会带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超额收益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盈率、预期和供求关系的股价行为动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股票价格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个基于市盈率、预期及供求关系的股票价格行为动态分析模型。本模型考察市盈率、预期对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探讨股票价格行为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期之间的关系,分析现行市盈率及动态市盈率与投资者普遍认可的合理市盈率之间的偏差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得出股票价格是在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每股收益不断预期和矫正,以及对现行市盈率、动态市盈率与他们认可的合理市盈率之间偏差的不断判断和调整的基础上和由此导致的供求力量的作用下,围绕市场普遍认可的合理市盈率而上下波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选取沪深证券交易所135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涨率与其财务指标及变动率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上涨率与每股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长期负债比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短期内主要是每股收益,较长期主要是长期负债比率,且时间跨度越长其影响程度越大;上市公司其他财务变动率类指标对股票价格上涨率的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3.
市盈率是指该上市公司股票市价与每股净盈利之比.其本质含义是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前提下,以公司目前的收益水平,投资者换回其所投资的年数。在每股净盈利既定的假设下(一般以前一个会计周期每股税后利润为计算基础),其股价是投资人为取得上市公司单位收益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我国股票二级市场市盈率偏高影响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证券主管机构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Higgins和Van horne财务可持续增长理念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和EPS可持续增长模型构建,并根据模型和农业上市公司特征提出了八项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对公司每股收益增长影响最为稳健和显著,国家给予公司的所得税优惠对每股收益增长的影响也十分稳健和显著。另外,资产负债率是影响公司每股收益的重要因素,总资产周转率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与假设相同且显著,公司前10名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参数估计结果符合预期。其他解释变量,如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每股收益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如何,投资者保护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监管机构监管的重难点,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基于一种新兴市场化机制——共同机构投资者出现的契机,运用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违规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发挥行业协同、监督治理和资源聚集效应抑制了投资组合公司违规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减少投资组合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而对领导人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有限;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组合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更明显;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组合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企业经营风险高、行业竞争程度低和媒体关注度高时更大;并且,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削弱投资组合公司违规与经营业绩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共同机构投资者的协同治理作用,公司应努力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吸引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以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会计信息在股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前在沪市上市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实证分析了会计信息对沪市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除每股收益外,其他财务指标对沪市股票价格的形成缺乏解释力,这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低效和投资者行为不规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媒体信息量对股票收益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媒体效应"。应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公司股票的媒体信息量异常高作为信息事件,以异常交易量和超额收益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通过对比新闻媒体报道前后的投资者关注度的差异,考察"媒体效应"的成因。研究发现,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的确吸引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有效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证实了中国股票市场中"媒体效应"的产生是由"投资者过度关注弱势"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增加、严格的审计制度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均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严格的审计制度在对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则对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均具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年2月末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SPSS软件提取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绩效因子,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内部董事比率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具有博士学位的董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最优董事会规模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