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现代性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个域外引进的文类,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独特的时代语境及现代性诉求,使科幻小说的创作一开始便带上了启蒙与救亡色彩,现代性的复杂性、未完成性及审美现代性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处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较为特殊,在文学表现现实的具体运作上,采取一种超越与介入的双重态度,由此形成其独特的文学真实观,其创作中的现实感呈现出复杂的形态。但长期以来对沈从文创作的现实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沈从文创作的现实感要么被误读、被扭曲,要么被漠视、被遮蔽,较少关注现实感在沈从文创作中的独特表现形态及其意义,从中可以发现沈从文研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也表明对沈从文创作的现实感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哲学研究现实感问题上功利主义和重返书斋两个困惑的剖析,提出了联系这两者的“桥”(同一性)是哲学研究上的教条主义和对哲学研究现实感内涵的曲解,进而揭示了哲学研究现实感得以现实所必经的五个环节,从而有力地说明了离开对哲学研究现实感的科学把握,哲学研究的苍白、陈旧、无力、庸俗化以及落后于时代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科幻小说《饥饿游戏》是苏珊·柯林斯的代表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柯林斯科幻小说的研究重视不够。柯林斯科幻小说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冷遇期、觉醒期和黄金期三个阶段。研究主要聚焦于综述、主题、审美三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柯林斯科幻小说研究仍然存在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方法比较单一、传播形式不够多样等不足,期待更多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5.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是科技与文学的一种融合.这种文学形式,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承载着人类探求未来世界、认知未来社会的精神寄望与诉求.作为世界的共有资源,中美两国的科幻小说在其创作及研究的进路中有着较大的距离差别.美国的科幻小说虽较晚于启蒙国英国,但作为科学技术大国、强国,其创作和研究的超越提速是较大的,出现了诸如罗伯特·海因莱因及《星船伞兵》、艾萨克·阿西莫夫及"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等等这样的科幻小说巨头及巨作,研究的深入跟进亦趋于世界前列;相对而言,中国科幻文坛虽曾有过20世纪50年代的辉煌,诞生了郑文光等名家,但中国现代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是滞后的.20世纪90年代以降,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等科幻大作的出现,使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其影响在改变着这一滞后的局面.世界科幻王国终于有了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周德峰 《山西老年》2012,(10):64-64
在公园里、广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老年人,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排演戏剧……他们脸上笑逐颜开,个个精神抖擞。人们不禁感叹:他们的晚年生活多么幸福、多么浪漫!很多人主张老年人要多一点浪漫情怀,这是晚年生活质量高的外在表现,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但也有人认为,浪漫情怀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应该远离浪漫。诚然,过度的浪漫,老年人应尽量远离。但正常的浪漫情怀,还是应该大大提倡。如今大多数老年人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现实生活中浪漫情怀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7.
大半部科幻文学的历史,其实是被压迫者企图发声的历史。日本科幻文学在唤起日本民族振兴理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科幻小说一直担负着振兴民族精神、激发国力赶超的重任。对现存国际关系和秩序的不满,改变当前自身的羸弱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落伍者最关心的意识形态主题之一。日本、苏联和中国早期科幻小说中许多重要的作品,都是以抒发民族落后的愤懑、唤起民族振兴的情感、谋划国力赶超的未来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人生价值观教育,出现教育目标定位偏移、评价标准多元化、教育模式缺乏创造性、教育效果一般化等现象。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需遵循注重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使人生价值观教育更具人性化、现实感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上个世纪50、60年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科幻小说作家,肖建亨的科幻小说以大胆离奇的想象力而见长。《布克的奇遇》是肖建亨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他通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对器官移植及未来生命科学展开想象。他的创作,为当时想象力匮乏的科幻文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瑰丽的窗口,极大地丰富了科幻文学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科幻小说是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国好故事。它的域外经典建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实践。后人类、精神生态、赛博格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满足了域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域外的深度阐释与评论打造与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专业出版社、权威科幻期刊、网络媒体等跨媒介出版流通推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深层次传播,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经典性。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展示了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重塑与价值再生产,对推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科幻小说具有科学基因与文学基因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从根基上决定了科幻小说与科技创新有着不解的情结,从科技探索的动力层面和科技成果的孕育层面论述了科幻小说的创新价值,以期引起人们对文学科学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讲述起源的叙事,科幻小说是以技术为骨干的叙事,两者看似本质相违,实则殊途同归。美籍华裔科幻小说作家刘宇昆擅长将中国民间故事融入创作,他的宇宙科幻小说《人之涛》,1糅合了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力图勾勒人类命运与起源的浩瀚画卷;通过对《人之涛》的故事文本的分析,神话思维与科幻品格之间同源共流、密不可分的关系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的影响 ,效果仍不太理想。在教育方法上 ,实施正面灌输方式与多层面、多种教育方式并举是一件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实践中 ,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教育 ,方法简单 ,容易被学生认为是说教 ,引起逆反心理。本文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4.
撇开文学价值,青年马克思的诗作是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哲学世界观。马克思这一时期尽管受浪漫派思想和写作风格的深刻影响,但是在诗歌中,他对于浪漫派耽于艺术,希望借此来解决理想与现实对立的做法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排斥。这促使他接近充满现实感的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然而,这个思想团体也没能满足马克思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般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但冷战后,这种从现实政治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已经不再是一个显学;与此相对的另一部分是从哲学、文化、美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这股潮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语言学等等都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甚至包括今天的全球化研究。西方(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这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表现在美学研究上,就是集中于审美话语的现代性意义、审美话语的历史衍变、历史与现实意义方面。这与中国的美学研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学术建制、社会制度、学术背景与传统造成的,但这不应成为中西双方对话与交流的最终障碍。现实感和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源泉,也是真正展开全球视野下学术对话与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青年理想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逐渐发生转型,从原来的单一政治理想为主导转型为多种理想复合平行发展,从原来的注重远大理想转型为更加务实的个人理想,从原来的被动接受理想设定转型为更加主动地自我设定理想目标,从原来以实现理想为目的转型为将理念作为信仰等。面对这一转型问题必须对当代青年理想的转型过程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7.
晚清科幻小说是独特的文学类型。一方面科幻小说描绘现代性质的新世界,解构神仙侠客式想象的心理迷狂;另一方面它们又承担启蒙的时代主题,产生政治愿望与科学想象重叠的特点。晚清科幻小说的想象世界存在保守观念,带有亦新亦旧的复合特色,其中的旧观念与现代科学精神相背,导致作家在科学想象中放不开手脚,使得科幻小说的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科幻小说领域,刘慈欣是文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在科幻小说的表现主题和创作风格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坍缩》是刘慈欣最早的作品之一,小说通过宇宙坍缩、时光倒流等奇幻现象的叙述,对无比恢弘的宇宙唱出了一曲壮丽的颂歌。与此同时,也塑造了科学家献身科学、达观睿智的动人形象,对人类的智慧发出了由衷的礼赞。  相似文献   

19.
晚清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起点,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受西方文化和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出现的新的文学形式。与同时期语境中的许多新事物一样,其在承载时代责任、因袭传统创作手法的同时,也呈现出西方和现代的某些元素和端倪。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幻小说在中国几起几落。刚过去的80年代,就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的过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曾出现过一次高潮,1983年之后则急剧下降,至80年代末,全国出版的科幻小说已屈指可数了。笔者依据重庆出版社《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1980—1986)》,对翻译出版的外国科幻小说作了统计,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