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国共产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以广阔的农村为成长和斗争的舞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农村传统文化对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或积极或消极的深远影响。党建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农村传统文化:既要特别警惕农村传统文化的糟粕对党建文化的不良影响,又要深入挖掘、吸收农村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植根于中国长期稳定的农业社会,伴随着中国农村农耕经济的发展而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我国农村影响较为深远。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潮汕传统观念、文化定势对潮汕人力资源的流向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要促进潮汕经济可持续发展,潮汕政府及潮汕企业在人才机制的管理上应拓展潮汕文化的包容性,拓宽文化视野,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建设邮政企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邮政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道支流,自然也不能抛弃中国数千年积累而成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精华与糟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性以及相互包涵和相互转化的特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否定之否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是新文化创造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揉合并存的复杂体。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要问题;新的世纪如何推进文化的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 与现实、"世情"与国情、共性与个性、精华与糟粕、主动与被动的关系问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 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重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阐述了继承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和科学原则,并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了具体且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走向。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影响,提出吸收两种文化精华,弃其糟粕,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改造 ,较深层次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更新。文章通过论述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重新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以及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从而说明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 ,应坚持科学精神 ,才能完成社会文化形态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创新才是民族文化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惟一途径。创新民族文化首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祛除其糟粕。创新民族文化还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民族文化更要让民族文化参与全球化进程,让世界了解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引进外来文化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建设承载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使命 ,是发展我国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着力点和关键。建设现代政治文化 ,必须承传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不断学习与吸纳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涤荡和批判隐藏在现行政治文化中封建糟粕 ,进一步肃清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劣根性。同时 ,以政治道德建设为重点推动政治的平民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载体,其中有时代性的历史糟粕,更有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复兴,是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只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网络文化在重塑古老文化中,可能消解我们民族的真精神;另一方面,网络能帮助我们保存、传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以儒学延绵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重新反思儒学,我们能更清醒地认识到儒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的巨大而深刘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的,也包括消极方面的,对其积极方面的精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其消极方面的糟粕,则应予以抛弃和否定。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对外来文化表现了一种包融和吸取的精神,同时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物也热衷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导致中原地区在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礼仪风俗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胡风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民族文化的历史挫折使得中国文化在当下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强有力的挑战,文化安全问题正在逐渐成为关涉国家、民族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文化的意义及当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分析,指出面对危机和挑战,需要改变错误观念,与伪文化决裂,以宽容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全球化,努力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于西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与发展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意识形态文化为主导;继承、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开放,开展文明对话交流;坚持文化综合创新,与时俱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文化生产力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文明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文章就文化生产力的含义、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现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