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读者体验与创造中的《未选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读者反应批评打开了通向讨论文学解释中个人体验的大门.其主要理念是:文学是通过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读者对文本意义进行创造性的创作和现实化.这是把文学范式的批评中心从文学的本义转向读者的体验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笔者以此为基点,选取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之路>为典型,深刻观察读者对诗歌的体验和创作经历,揭示了文学实体向生活回归中的价值意义和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不同“文学能力”的读者会从不同的阅读视点来理解作品 ,从而会使作品中的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意义同样可以用来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具有点题作用 ,对该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试从两个阅读视点分析狮子意象所负载的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以求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任何文本在其自身被消费、被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谭恩美作品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的特殊性必定会使中国读者在作品理解上产生偏差。尝试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谭恩美作品的两大意象——“母亲”与“食物”的翻译,期望能获得满意的读者效果。  相似文献   

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作为一个思想独立的艺术家,在他卓尔不群的文学观念中也蕴含着卓异的文学接受观: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文学活动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自由的精神活动;丰富的想象、关注细节和反复阅读是成为优秀读者的潜质;只有优秀的读者才能用脊髓骨去体验阅读的快乐,并通过文本与艺术家在审美狂喜中相遇。  相似文献   

6.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1):I0038-I0040
A.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强调读者主体性的发挥对阐释文本意义有着的巨大作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深层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判断,充分发挥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才能真正理解和阐释文本。金圣叹的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读者成为文学活动中的动力系统,作品通过读者影响世界。在消费文化视野下,这就为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以读者的维度,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以图给作家创作以积极的启示。一是读者是"文本世界"意义的最终生成者;二是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读者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三是在消费时代,读者的文学接受效果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以文字为媒介的传统文学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学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态势,而这种图像化不仅表征为外部的图像文本,还表征为内部的文本图像。图像时代文学的接受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从精英阅读到大众阅读,从审美距离到距离消蚀,从凝神感悟到消遣体验,从主动阅读到被动看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门语言的阅读理解都是文本读者从文章中提取意义、进行有效层面分析的过程,它包括将书写符号译码为声音,使读者具有相应的心理词典、从语域维度和语义记忆中体验书写词的意义以及将这些词的意义进行认知、整合、顺应与图式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读者运用自己现有的语言符号,根据任务和作者进行语际语境交流的互动过程,把握语言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从而实现"任务型的阅读",优化阅读理解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分析了读者阅读心理其目的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心理思维,使图书馆业务工作富有心理科学逻辑,从而充分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研究了读者群的阅读心理,从教师读者群体及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三个阶段,即新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大学二、三年级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毕业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研究读者心理是做好读者工作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在目的语中展现原作风格和思想的文化活动。译者应该综合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能动性和阅读经验等因素,竭力协调好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关系。概述了中西文化差异,系统分析了文化语境对译文得体性的动态影响,拟从文化空缺和文化差异两个层面进一步探求汉英互译中恰当处理文化意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阅读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提高读者的英语阅读技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训练手段,因而了解并研究阅读心理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技能和效率无疑是有益的。如果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不是单纯地以增加词汇量为目的,而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有效的阅读为宗旨,那么,我们就能帮助学生突破传统阅读的羁绊。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心理能力的必要性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及一般的报刊文章时的创造性及想象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习者可以从同样的语言文字中“读出”不同的意义,因此,阅读无限。  相似文献   

15.
丽娘如镜——对明清时期《牡丹亭》女性阅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牡丹亭》是女性热爱的文学读物。女性阅读《牡丹亭》常常带有感性的、情绪化的体验,她们以假为真,把剧中的杜丽娘当成了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并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与之进行比较、对照,在感情上带有浓重的"卷入性"。女读者甚至化身为杜丽娘去体验她的感受与痛苦,因此常常会引起强烈的心灵震颤。这主要因为《牡丹亭》符合了女性读者的期待视野。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每一个闺阁少女内心隐藏的情感,女性读者通过阅读杜丽娘看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并进而发现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产生了朦胧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阐明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心理叙事、内心独白和心灵对话、多重聚焦、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交织等叙事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了一个基于及物性分析理论和文本世界理论的认知叙事学理论框架对小说的以上叙事特色进行分析,发现及物性分析确定叙述对象,叙述者角色是理解内心独白和心灵对话的线索,文本世界指示转移和心理时间引发的文本世界套层和转移是读者与文本互动的关键,为意识流作品读者阅读过程的认知做出了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语篇理解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复杂的心理交际过程。文章基于关联理论,阐述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探讨了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的关系,揭示了语篇理解的过程是一种认知一推理、寻求最佳关联的动态交际过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认知语境对语篇理解所起的制约、解释功能。进而说明言语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关联度对准确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读者的能动性阅读、读者阅读经验变化以及文化意象的理解与替换方面着手 ,对中外翻译中如何传达文化意象问题进行探讨 ,从中寻找让译本读者尽可能多的获取文本意象中负载的文化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抓住广告读者的心理.从广告文体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心理,包括读者的需求心理,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差异进行处理,着眼于广告实际效果,对广告原文进行再创造,或改写或变通,不拘泥于译文与原文内容形式,而重译文与原文功能对等,使译文能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心理,引起他们的情感需求,从而达到广告翻译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诠释学意义上,文本的意义被理解为一个“理解事件”,是文本语言信息与读者个体经验的交流,除此之外,读者的“理解”还应受到既有批评成果的制约。文本的意义应该是阅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全部思想内容。当然,这“全部的思想内容”并不是读者自由思想的结果,而是读者个体经验与积淀在文本及其相关批评中的历史经验的交流与融合。由试验可知:1)如果不给予任何附加信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模糊的和最宽泛的;如果只给予作品的本事信息,则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明确和最狭窄的;而当给予大量的批评信息时,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变得异常丰富和富于思辨性。2)批评家的观点可以帮助读者知识结构的提升,开拓作品阅读时的想象空间,但无助于改变读者既有的好恶感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