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人,而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这一过程无疑是与其个性心理密切相连的。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深入分析教育对象的气质、性格、能力特点,把握教育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探寻和利用其个性心理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私家车普及率的提高,作为汽车文化之一的车贴语言层出不穷,成为有车族彰显个性的新形式,所以对个性车贴语的解读,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兴的流行语。本文从语用学范畴研究个性车贴语,对其语言特点、语言规则运用利奇的礼貌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分别进行分析,促进个性车贴语在语用学范畴内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智力的发达和自我的觉醒 1、乳幼儿期的自我对开始把未分化的自我作为客观的对象来认识的过程的研究,在这以前做得不多。可是,为了研究个性的形成,把自己作为对象,考察自己的认识及行为的发展是怎样变化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了生物学的分离,从母亲的胎内诞生的新生儿在乳儿、幼儿、童年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价又称多指数综合评价,是指为了同时评价多个指标和多个单位而使用更为系统和标准化的评价方法,这不仅是方法,而且是综合多个指标的有效方法组的总称方法系统。其主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基于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有利于促进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学生个性档案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爽轶 《职业》2011,(3):164-165
实施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举措。学校作为主体教育机构,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形成健全的个性教育,提升人的整体素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指在向高职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作为"95后"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他们个性独立、抗压能力弱、可塑性强,并在高校正式群体中形成多种多样的非正式群体。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教育者应该认识到"95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类型,做好管理工作,如利用核心人物、网络互动、从众心理、群体关系等,来完成管理与教育目标,提升"95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一个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实际存在的,然而教师在各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中学生个性发展这一块展开研究,主要论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从教师的言行、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去设计问题,进行调查,最后结论证明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室友影响的,其中对学生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兴趣,自信心、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婆媳是天敌,有道理吗?有,婆媳确实矛盾多,冲突多。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为什么呢? 就婆媳双方来说,一是个性不同。婆媳原来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个性心理,现在突然生活在一起,会有很多的不一致。二是代际差异。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对一些班级进行评价,比如某班学生太活跃,某班学生太沉闷;某班学生很团结,某班学生很松散;某班学生有礼貌,某班学生不守文明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评价,其实道出了一个班的班级性格。什么是班级性格?班级性格就是一个班集体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特殊个性。它是在班级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班级特征。因此,班级性格具有优劣之分。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努力塑造班级优秀的个性,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班风淳正、学风浓厚、文明守记、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0.
课程统合的目的是有机地将各门学科知识、社会、学习者等要素有机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关联式、研究性、体验式等综合化学习,以克服专门化、分科课程的局限,使学生形成广博、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发展情意个性品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实践方法论.它强调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从课程组织形态到课程实施方式的综合化变革和从实施过程到实施结果的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应该从每一个可能的方面去进行,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或优势潜能。其中,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形成过程的研究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就“基于综合素质评价中对学生身心健康档案形成过程的研究策略”这一话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许多教育领导机构和一些中小学校将音乐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又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音乐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先锋派是自80年代中期崛起以来,便形成将叙事本身作为审美对象的共性,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中最具实验色彩和艺术个性的代表人物,在探索小说的叙事技巧的形式上做出了极大的创新。灵活运用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关系,制造有意味的重复,创造有节奏的叙述频率,把余华的作品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李爱珍 《职业》2012,(17):58-59
技工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有利于校园的和谐。本文从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和中技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技工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等方面阐述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宏 《职业》2009,(29)
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是复杂的整体,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综合,构成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素质打上印记,使它们具有个性特色.个性对人各种素质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  相似文献   

16.
高中时期是人生诸方面的发展时期,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能否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个性.对一个人知识的开拓,思想品质的形成.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和谐美满的性生活是一对夫妻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个性作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性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个性太强的人难以营造温馨和美的婚姻关系,更会对性爱产生较大的杀伤力。任性——固执己见性悠悠从农村走向大学的原枫,尽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又颇有才气,但他能受到高干之女黎莉的垂青是他压根儿不敢奢望的事,更何况黎莉对他温柔多情、体贴娴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个性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业心理问题一般在大学毕业阶段较为突出,但究其根源,不仅仅与毕业班有关。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心理问题干预策略,就不能仅从毕业班学生入手,要密切关注大学的各个阶段。本文从贫困生视角去关注他们的就业现状,就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探索针对贫困生群体从入学到走向社会间的全程化就业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个性对他的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性失误的各种表现与他们的个性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我们只要能较好地揭示出性失误青少年的个性与其性失误的动机、行为间的关系,我们就能较好地认识青少年的性失误,从而做好预防青少年性失误以及矫治青少年性罪错的工作。一、性失误青少年的个性类型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担负着民族的未来,而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繁荣,社会和家庭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那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利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