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直接导致了其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基本生活、人身安全、心理、道德等方面呈现或潜伏着一些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造成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代沟明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角色意识模糊,以及留守家庭教育文化氛围缺失等。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社区教育作为提高全员素质、促进全员全面发展成长的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积极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阐述社区教育背景下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具体的学习英语爱心助教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进行思考,指出在活动中转变留守儿童观念的重要性及对于爱心助教活动进行拓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受到媒体和学者的关注。父母外出打工将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母亲外出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低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这是由于父母不在家,特别是母亲不在家的儿童更倾向于同"后进同辈"交往,形成了不利于学习的同辈亚文化,最终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因此,应该从家庭、学校、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同辈交往,促成积极向上的同辈关系,激励留守儿童学业进步。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本文主要对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亲子教育缺失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关注并予以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家庭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中。传统"问题"导向的研究者往往将留守儿童视为"问题儿童",片面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忽视其积极发展的内涵与规律。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构建发展资源框架下的留守儿童积极发展促进机制研究,通过实现留守儿童外部资源创建与内部资源培育,努力促进其积极发展,可以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由周宗奎、段成荣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留守儿童即其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需要祖辈及亲属照料的儿童群体。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监督和辅导。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留守儿童的情感和健康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常表现出柔弱无助、自卑封闭、盲目反抗等,而这些问题又以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逐渐增长。虽然说父母的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压力并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也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社会背景下存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设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旨在缓解和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交由其祖父母看管照顾,便出现了人们一直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受到严重破坏,使得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不可避免的落在了学校教育的肩头。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不懈地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由于其本身生活现状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西偏远农村地区特别是百色乐业县周边留守儿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认为广西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主要是生活、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加强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和引导等方法是解决广西偏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王宁 《现代交际》2012,(3):13-14
陕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没有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削弱,再加上教育师资配置等方面的原因,在其成长过程中在心理、学习、安全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条件限制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于当前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生活习俗观念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引起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重心转移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感,优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来试图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里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会产生情绪消极、逆反、人际交往关系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社会性教育的缺失。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努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庭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学习一般或较差,道德品质也较差,在"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让每一位留守学生体会到父母般的爱,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要有恒心和信心,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努力,才能使他们能真正沐浴到"花季"的阳光,感受到"雨季"的滋润,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现今社会随着农民工大批入城,留守儿童人群也越来越大,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作为留守儿童,由于其年龄相对较小又处于教育时期,所以如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入手,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以及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并且提出几点帮助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自我控制能力是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个性、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本条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是影响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于留守儿童突出表现的问题,我们从监护、教育以及法律意识这三方面来进行分析。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孩子在生活、教育方面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往来,提供精神陪伴,以及孩子们所需要的关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及帮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来自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就可能会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或者这样以及那样不容忽视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龙回镇,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该地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其父母大部分在外打工,小孩多由年迈的老人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就从这一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发,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受到条件限制,无法把子女带到身边,而将子女寄养在亲戚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边,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在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教育欠佳、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方法不当和教育内容失衡等问题,从家庭内部环境、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寻找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