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清代的四川 ,既有一批信仰纯正、积极传教的教徒和传教士 ,也有少数藉教为名、为所欲为、引导传教活动走向畸形的别有用心者 ,艾嘉略、范若瑟便是其中的典型。通过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分析 ,探讨清季民教矛盾的部分成因。另外 ,清代的四川教区曾经包括贵州、云南等省 ,通过对贵州个别教徒传教活动及被惩罚情况的介绍 ,充实清代四川传教史的内容 ,引出嘉庆皇帝对天主教认识的转变 ,揭示出嘉庆年间清政府严厉禁教的症结所在。咸同年间 ,当天主教弛禁之后 ,民教间的矛盾反却尖锐激化 ,教案频频发生。教内外一些有识之士有鉴于此 ,草拟《民教相安章程》,约束双方行为 ,消除对峙 ,求得融合。然因法使馆和其他省区天主教会的反对 ,四川《民教相安章程》成为废纸 ,民教的矛盾重新尖锐。一啄一报 ,罗元义枉杀之举 ,便是四川官府的报复行为。另外 ,中华书院交涉的史料 ,弥为珍贵 ,故附骥于此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叶,四川部分地方曾出现容忍天主教会活动的特殊环境,本文通过四川官府对个别违禁天主教徒的处罚情况说明这一点。另外,本文借助于袁在德、童鳌、何国达的自状,反映禁教时期四川部分传教士及教徒的活动情况。文中引证的数段经文,足以反映“礼仪之争”后,经书的中文翻译及传授上的尴尬处境,对于认识天主教会的传播,尤为珍贵。民国之后,民教间的隔阂有所消失,天主教会开始认同中国社会,文中呼吁援华电文既表示这一发展趋势,也为本札记的撰写收一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入华的外国传教士有俄国东正教团、西方的天主教各派,同为基督教,但是他们在华传教的结果却相去甚远。清代前期天主教各派既在中国人中间发展了基督徒,又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俄国东正教团在发展教徒方面没有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说,其贡献只限于汉学研究。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在入华传教的目的、方式、活动范围与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从19世纪末期这里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呈现出教徒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的特征。因此,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云南石林海邑中寨村天主教传播与发展情况的田野调查,对天主教在石林的传播情况、方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揭示天主教在初期传播的原因,以及对彝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伴随天主教逐渐深入民间传播,其在民间医事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传教士不仅通过施药治病以换取社会好感,直接吸引民众入教,而且通过围绕疾病所建构出的一系列社会想像,在民间社会中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为争夺宗教传播空间而展开激烈竞争.在传教过程中,天主教的圣水、十字架、念珠等物品及各项圣事仪式的驱魔治病功效,曾经被传教士与教徒有意识地加以放大.清前期天主教医疗故事中所呈现的与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之间的仪式对话,是天主教医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四川既是天主教传教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清政府禁教活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常明、韩鼎晋、甘家斌等人的要求和行动解释这一点。长期的民教对抗,影响社会的稳定,无论对那一方都不利。清季,民教双方都表现出愿意融合的愿望,并采取相关的行动,文章通过对法国议会对天主教活动的认识,清政府对外藉传教士编入职官,以及四川大吏对教会的行动,等等,反映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7.
四川天主教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1640-1910年天主教入川可分四个时期:发轫时期、冲突时期、加速发展时期、黄金时期。天主教入川的时间集中在同治年间,但在不同教区又有时间上的差异。川东教区集中在康乾时期,川西北教区集中在同治年间,川南教区则在同治之后。不同教区间的传入时间、教堂数、教徒数亦呈现出空间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交通、宗教文化、人口密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对底层天主教徒,尤其是女教徒研究极为欠缺,杜氏书信的发现为我们考察19世纪天主教及教会教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原始文献。分析杜氏书信的文本,可以了解中国乡村女教徒对天主教概念和词语的运用,以及宗教话语在其性别表达与身份认同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宗教崇拜"和私人情感表达的借用与错位,可以揭示宗教话语在传授过程中被普通信众内化、挪用、再创造的过程。杜氏书信还体现了一种对教义文书的刻意模仿,信仰以宗教话语的形式成为女教徒书写与情感表达的工具,教义灌输也为她们形成和表达自己的宗教及性别身份提供了方式和途径。对杜氏书信的研究,有助于考察19世纪中晚期天主教如何进入中国本土社会,如何影响并改变普通中国教徒的信仰、情感及个体表达。  相似文献   

9.
1861年烟台开埠,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早期在烟台的活动就是讲经布道、传播福音、发展教徒,虽然有教育活动,但或者是个别传教士的副业,或者是纯粹宗教活动的补充,因此遭到人民的冷漠和排斥,传教士不得不改变传教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清代川黔等地天主教童贞女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守贞是天主教的重要宗教修行之一。然而 ,清代贞女在家修行及传教修行 ,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行方式 ,其中以四川、贵州等地最具典型。本文依据珍稀的资料 ,以“我者”的角度 ,论述贞女在家修行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分析修行方式的变化与缘由 ,以及对于传教活动产生的部分后果 ;进而从当时教外人的视角认识贞女的修行行为 ,揭示清末四川等地社会持续爆发教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天主教徒于斌指出中日战争的实质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非正义战争;他从天主教的正义观和爱国观出发,激励教徒应该积极参与抗战,以实际行动维护天主教正义;他还以一个教徒的身份数次出访欧美,协助国民政府开展邦交,争取外援,为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宗教和阶级立场的限制,他对蒋介石政权和罗马教廷表现得软弱无力,不敢抗争,从而使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这也说明宗教是很难超越阶级和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传播的社会处境发生重要变化.这一时期,清政府严厉禁教政策正式确立,而儒学知识界也从总体上批判、否定天主教,由此影响了天主教在华的本土化取向,促使在华天主教走向一条与民间小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道路.天主教本土化三个基本特征:传教的底层性、习教的自立性与仪式的民间性.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的这种本土化深刻地影响了天主教在近世中国社会的发展,天主教在深植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宗教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与其他民间宗教的界限,染上民间化色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常把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中国教徒,看成是外国传教士豢养的流氓、罪犯。认为他们凭仗教会的势力,为虎作伥,欺压人民。但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跟帝国主义干坏事的教徒只是少数,而大多数是一般救徒,其中不乏爱国之士。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对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教徒,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给他们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天主教在桂黔民族地区采用"本地化"的发展路线,多元化的传教方式,灵活的礼拜形式,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使天主教发展迅速.随着信徒数量激增、非科学思想的出现、特殊身份的信教徒存在、信徒的低龄化趋势、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等负面因素日增,为促进桂黔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加强对天主教的引导和监管,有效发挥桂黔民族地区天主教教会组织的社会作用,科学引导桂黔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开始后,法国的胡格诺教徒不断遭到维护天主教当局的镇压,他们逃离祖国,寻求避难,其中相当多的人来到了英国.在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中,胡格诺移民在英国寻得了生存之地,同时也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从另一角度说,近代英国的崛起,离不开胡格诺教徒等外来因素的积极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四川天主教会述论刘斌鸦片战争后,天主教传教士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以炮舰为后盾,肆无忌惮地闯入四川腹地。在清廷的“保教”政策下,在川天主教会势力不断扩张,逐渐成为四川外国教会势力的重要力量。天主教会在川活动史,是四川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史家却...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后,基督教活动人数在武汉市有一定的增加,尤其是农村教徒人数增加较快。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城区,纵观全省乃至全国的基督教发展情况亦是如此。近几年来,为什么基督教在武汉市农村发展较快,农村教徒人数的大量增加易出现哪些问题?在对农村宗教活动的管理中我们应注意什么?本文拟就武汉市基督教的发展情况谈些看法。一、要分析农村教徒发展较快的原因在1979年,武汉市基督教徒约有5000人,其中在市所辖的四个郊县巾仅有基督教徒200  相似文献   

18.
同治年间 ,因回民起义军“不杀在 (天主 )教人” ,引发了陕西汉族百姓纷纷皈依天主教以避战乱 ,天主教在陕西境内迅速扩展。从而揭示出清代末年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天教的输入与晚明士人的价值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主教,在晚明学人的著作中常称“天教”或“天学”,是基督教的一支.虽然基督教的输入最早可追溯到唐贞观年间(时称“景教”),但唐代景教徒的活动仅限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和传授一鳞半瓜的宗教常识.天教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成体系的学说传播于中国,并为相当一部分中国士人所认同,则始自晚明.  相似文献   

20.
天主教在闽东的传播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闽东不但是我国舍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之所在,同时还是我国少有的天主教人口聚居地之一,曾经在我省乃至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天主教早在明朝末年就传到这一片土地,随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发生了强烈的、有时甚至是惊心动魂的撞击。360多年来天主教的教义、礼仪、生活方式等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从不相适应到基本上相适应,并在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和平共处”,天主教由外来宗教变成中国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走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