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钱双庆 《新天地》2011,(6):30-31
我——母亲最小的儿子,就要准备结婚了。母亲年近古稀,她老人家对生活从来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有一样,盼望着小儿子早点结婚。历经艰难,张罗着准备结婚的我,总算对母亲有个交代了,因为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你赶快结  相似文献   

2.
一碗宽粉     
母亲在我们这个家操持了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让我这个做儿子的非常惭愧。虽然这样,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记儿女的好。她在嘴边念叨最多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我给她买了一  相似文献   

3.
丁宁 《新天地》2016,(12):40-41
丁老师: 您好! 我刚从银行退休,作为单身母亲,我将儿子拉扯长大,送到国外读书.目前我生活优渥,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老伴儿.  相似文献   

4.
缆车骤停     
王国军 《可乐》2008,(9):36-37
母亲带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笑着说,"不过你先等等。"母亲有恐高症,但早就准备好了。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  相似文献   

5.
郭华悦 《山西老年》2012,(10):26-27
前阵子,母亲从老家来看望我们,在我家住了下来。看到小外孙的淘气样,母亲便说起小时候的事。母亲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想读书都没钱,所以至今一个字也不认得。最后,母亲竟然对刚上小学的小外孙说,要不然,你当我的小老师,教外婆读书好不好?一旁的我听了,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接着对母亲说,他连自己都管不好,还能教你?哪知,儿子不服气地说:"谁说不能呀,我要教外婆读书!"本以为只是玩笑话,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就开始当起了"小老师"。晚上吃完饭,母亲收拾好桌子,就开始让外孙教她认字读书。儿子也才刚上一年级,就从最基本的拼音教起。遇到不明白的,或者儿子没讲清楚的知识点,母亲就不断提问。看着儿子皱眉苦思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后来,每次在“教学”中遇到不明白的,儿子总会在隔天去问老师。经常被外婆的问题难住,儿子也觉得没面子,上课时自然认真了许多,力求真正掌握知识点,以便回家后能将外婆这个喜欢提问的“学生”镇住。慢慢地,我发现儿子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而且,据学校老师反映,儿子在学校也守规矩了很多。  相似文献   

6.
给母亲搛菜     
我属于那种人生不甚如意的人。刚参加工作那阵子,工资低,连谈恋爱都没有经济基础,也没能让母亲享福。好歹吃的是国家财政饭,因此在种地的母亲眼里,自己的儿子是中意的,比同龄人强。每次回到乡下老家,我总是装出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母亲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母爱?是物质的满足,无边的溺爱,还是一味地为子女服务?我不清楚。可当我读到《合欢树》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时,我明白,那是母爱,是超越一切的母爱!从一个能为“自己”做“蓝底白花裙”的母亲,到一个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需要多大转变,多大的变故?从一个争强好胜的母亲,到一个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需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多重的压力?然而史铁生的母亲却做到了。她抛开了美貌,抛开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儿子的生活中。面对儿子的不幸,她抹着眼泪努力微笑,鼓励儿子勇敢地生活;面对医生的诊断,她坚持不放弃治疗的希望;面对儿子的无理取闹,她…  相似文献   

8.
高荣 《山西老年》2011,(6):26-26
记忆中母亲总喜欢搬家,从城里搬到乡村,又从乡村搬到了人迹罕至的沙漠边缘。每当我问及母亲,为何这么喜欢搬家时,母亲总是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母亲很袒护我,一天三顿都吃小灶,家里舍不得吃的肉、蛋、细粮和好吃的东西都留着给我一个人吃。就这样我还经常挑食,不合口味的饭菜宁可饿着也坚决不吃。父亲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眼巴巴地等着吃我的剩饭。十岁那年,父亲觉得母亲这样把我宠坏了,特地回四川农村老家把姑姑八岁的儿子过继过来当儿子。母亲坚决不答应,怂恿我不要这个弟弟到我家来。父亲为此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祝福     
田小勇 《老友》2011,(10):42-42
周末.我和儿子在家里清理书柜,多年积累的信件和贺卡堆了满满一桌。我漫不经心地一边翻着,一边将一些没有收藏价值的信件和贺卡扔进垃圾桶里。当我随手翻开那一张张画面很普通的贺卡,写在内页上的祝福语显现了出来,突然一张贺卡上拙劣的字迹映入眼帘。我一看就能认出是母亲的笔迹。母亲没有多少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头脑转盘     
这是发生在南方某大学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因为春节没有回家,深为惦念他的母亲从数千里外的农村老家来学校看望儿子。端午节快到了,这位50多岁、衣着破旧的农村母亲还特意拎了一篮子粽子。然而,母亲的到来,却让这位大学生感到十分不快,甚至还异常震怒。他觉得土头土脑的母亲会使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于是坚决不让母亲进校园。经过十多分钟的僵持,在儿子的一再催促下,这位母亲含泪而去。临别,母亲还反复小心地问儿子: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吃?但儿子嘴中嘟囔一句: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偶遇     
晓蓉 《社区》2005,(11):57-57
我随着人流走在江北车站的列车通道里,一辆开往两路口方向的列车便在月台上站稳。我正准备迈下高高的台阶去赶车,却被一直走在我前面的母子俩挡住了去路。那个中年人猫下腰,背起老母亲,一阶一阶往下走着。我只好绕过他们,越阶而下,赶到列车前时,车门却关上了。我扫兴地转过身,列车在我身后疾驰而过。那位老人还在中年人的背上,老人温存地微笑着,笑容里似乎还含着羞涩,她轻轻地拍着儿子的肩头,意思是让儿子把自己放下来。儿子喘息着退到石柱前,两条手臂伸向身后,把握着母亲的身体,让母亲从自己的背上滑下来。老人贴着石柱从儿子背上滑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灯     
第一次进城,母亲去送他.通往城里的过路车每天只有一班,他和母亲在路边等了很久.母亲一直替他扛着那个大大的背包,她把背包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再从左肩换到右肩.他对母亲说,把背包放下来歇一歇吧.母亲摇摇头说,我背着就行了.刚下过雨,路还没有干透,他知道母亲怕弄脏了他的背包.背包虽然廉价,却是新买来的.母亲想让他干干净净地进城,母亲不想让她的儿子被城里人嘲笑.  相似文献   

13.
“快让我看看我刚出生的小宝贝!”母亲欣喜地喊着。小宝宝很快被送到了母亲怀里,她掀开裹着婴儿的布,温柔的目光落到儿子的小脸上,就在这一瞬间,她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这个男孩天生没有耳朵。时间证明男孩的听力并没有问题,不过他的相貌却因此大打折扣。一天,小男孩放学后哭着跑回家,一头扎进母亲怀里。母亲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清楚儿子这一生都将充满坎坷与辛酸。小男孩一股脑儿把自己在学校里的不幸遭遇倒了出来“:一个男生,大个子男生……说我是畸形儿。”男孩渐渐地长大,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显得颇有几分才气,而在平日的生活中,他却遭…  相似文献   

14.
选择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起一个人来,你选择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然而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我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就一名战士:她的儿子。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母亲鼻青脸肿。儿子曾一直是母亲的骄傲。"保我版图方寸土,是谁青史千秋业",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能青史留名的热血军人。1968年冬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入伍。  相似文献   

16.
一位母亲是一座军营,这座军营就一名战士:她的儿子. 让人心痛的是,战士常常把母亲当作训练的“靶子”,打得母亲鼻青脸肿. 儿子曾一直是母亲的骄傲.“保我版图方寸土,是谁青史千秋业”,打懂事起,儿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守疆护土、保家卫国、能青史留名的热血军人.1968年冬天,他终于如愿以偿入伍.  相似文献   

17.
王甄言 《社区》2017,(7):4-4
因为没有分到父母财产,当母亲老了后,儿子以此为由拒绝赡养母亲。近日,重庆市二中院终审判决一起7旬老母亲状告儿子赡养纠纷案:为人子女,  相似文献   

18.
妈妈,节日快乐!儿子的一声祝福让阿莹不禁愣了。嗯,怎么今天是我的节日?阿莹忽然记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看着4岁的儿子懂事的样子,阿莹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阿莹还是儿子这么大的时候,母亲一边要忙着上班,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8)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有些坐立不按起来,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贴扁了,张望着。我问那一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那母亲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了,儿子转过身子对我说,他爸爸是火车司机,忙得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今天是他爸爸45岁生日,他和妈妈想给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母亲为我哥哥带孩子做家务10多年了,本应换取儿子的一片孝心。可是当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时,我哥哥竟不愿尽做儿子的义务,经常不给母亲吃饱穿暖,更不愿给老人治病。每当母亲与他评理时,都遭到他的谩骂。尤其是母亲患重病期间,也不送去医治,却捎信要我这个身居几百里外的女儿来照顾。等我远道赶来时,老母亲已奄奄一息。经送医院抢救,母亲虽已脱离危险,但因长期挨饿受冻身体已变得十分虚弱,丧失了行动和语言表达能力,现在母亲已被我接到家里悉心照顾。对哥哥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我十分气愤。请问,我能代母亲到法院控告哥哥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