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武 《人才瞭望》2005,(7):104-104
张某、李某系某发电机厂劳动合同制工人。2002年8月该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水电公司,夫妻双双同时与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张某(男方)在公司技术科任绘图员:李某(女方)在金属加工车间当车工,夫妻两人在公司遵守纪律,工作努力,表现良好。2004年2月初,李某的丈夫张某以技术得不到发挥,工资待遇低为由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先是不同意,后以同时解除其妻子李某劳动合同为条件故意拖欠不办。在超过3个月的提前申请期后,张某遂于2004年5月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相似文献   

2.
李稚 《人才瞭望》2010,(3):44-45
案情简介 张某系某事业单位职工,他在1995年1月至5月期间出现连续旷工,单位在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于1995年5月30日停发了张某的工资及福利,并让其调离。之后,张某既未调离,单位也未对其做出任何处理。2008年4月,张某向省、市信访部门进行申诉.要求恢复工作。2008年4月17日,张某所在单位经主管部门批准.以张某自1995年6月起至2008年4月连续旷工为由.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4,(4):57-57
人才瞭望编辑:您好!我在一个公司工作两年,但他们是一年一年和我签的合同,2003年11月9日,我被这个公司解雇,但公司赔给我的是一个月工资,当时合同没有到期,还差二十天左右,这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读者:胡泥胡泥读者: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5条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应当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二十四小时为准。”你单位在合同到期前二十天与你解除劳动关系,其行为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是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除了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你或给予一个月替代工…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6,(3):106-107
案例:某会司与外国公司部分合资,新组建了一家在中国注册的独立合资经营法人单位。合资中方单位在未征得本单位张某等6名职工同意的前提下,将其安排到合资单位工作,并要求这几位职工与合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张某等6名职工认为。他们是舍资中方单位的职工,而不是合资单位的职工,因此不能与合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而向合资中方单位提出要求回原单位上班的请求,并要求合资中方单位补发他们被派到合资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合资中方单位不同意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某省陆某从1984年起一直在某棉织公司工作,2000年11月,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续签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陆某口头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年12月30日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劳动合同,其后.双方均实际履行了该合同:2003年10月绵织公司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书面通知陆某该合同到期后再续签。陆某不服,以2000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6.
申诉人陈某,某棉纺公司职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到期时间为2003年12月31日。2003年11月20日,被诉人某棉纺公司以劳动合同即将到期为由,通知申诉人陈某到期终止劳动合同。申诉人的劳动合同与其他职工一样,统一由棉纺公司保管。棉纺公司保管劳动合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职工遗失损坏,和便于到期劳动合同续签。被诉人在保管职工的劳动合同时没有办理保管手续。  相似文献   

7.
赵胜利 《人才瞭望》2008,(12):58-58
案例:春节后,张某随同老乡一起到某市建筑工程公司打工,并与建筑公司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第6条约定,如果张某在工作中遭遇事故,责任自负。5月23日,张某在建筑施工时不慎从6楼摔下,造成腰部严重受损。建筑公司为张某垫付了3000元医药费,并明确表示不再负担张某的医药费:张某先后住院治疗120天,花费18900元,造成生活极度困难。治疗结束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张某为伤残6级。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6,(5):101-102
案例:某公司与外国公司部分合资,新组建了一家在中国注册的独立合资经营法人单位。合资中方单位在未征得本单位张某等6名职工同意的前提下,将其安排到合资单位工作,并要求这几位职工与合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张某等6名职工认为,他们是合资中方单位的职工,而不是合资单位的职工。因此不能与合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而向合资中方单位提出要求回原单位上班的请求,并要求合资中方单位补发他们被派到合资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  相似文献   

9.
【案例】2015年8月1日,塞尔维亚人约翰与上海某网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俱乐部”)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约翰在北京市某区某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称“北京公司”)担任网球教练,由该公司对其进行日常工作的领导管理,并按月支付其工资。上海俱乐部先后为约翰办理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有效期至2017年9月29日)、工作签证以及居留许可证。约翰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一直在北京市某区从事网球教练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5,(7):102-102
请问:我于2001年12月进入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即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2002年10月26日担任公司工会委员,任期一年,即2002年10月26日至2003年10月26日。2003年1月17日公司通知我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岗位了,所以不能再和我续签合同。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月23日正式离职期间我按常规照常工作,和公司存在着劳动事实关系。但是我的工会委员任职期未满,按工会法第十八条规定:“非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者工会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职期满。”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5,(6):103-104
请问:我于200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和总公司签订了一个用工协议,协议规定我必须在公司工作5年方能离开,否则必须每年支付1000元的培养费(共5000元),其实我在公司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2003年底,公司调我到下属公司工作,我又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有限期一年,劳动合同中没有提到原协议的问题,但也有一条规定我仍然要在分公司工作5年(这一条超出了合同的期限)。2004年12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现在分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关闭,总公司要求我到其他部门工作,我认为该公司不适合我的发展,就不准备继续签劳动合同,请问,这种情况下我需要支付培养费吗?公司可以此扣留我的档案吗?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4,(6):52-53
人才瞭望编辑部:我于2000年10月进入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9月30日,合同期满以后,我继续在这个单位工作9个月,但是期间没有续签劳动合同。公司于2003年8月,欲对我进行辞退,按照国家劳动法,请问,我应该获得多少赔偿金?是否按照公司工作年限2年10个月,支付3个月月薪的赔偿金呢?读者:吴磊吴磊读者:员工被公司辞退到底应该获得多少经济补偿是一直是广大人事部门和劳动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时到底应该考虑多少情况,来最终得出员工的补偿呢?员工被公司辞退,在劳动法上是属于单位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虽然你是属于合同期满未续签…  相似文献   

13.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8):105-105
请问:我在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已经两年多了,所续签的第二份劳动合同的期满日是2008年8月31日。我身体健康,工作成绩突出,公司给予的待遇也很好,因此在合同到期时想与公司续签合同。请问,届时再签新合同的话,我是否可以要求和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2月23日,王某进某市设计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上班,其体工作由该公司业务经理张某安排,但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月3日,张某通知王其到某市为公司送投标资料。次日,王某到某市与张某等人会合后,就与公司工作人员在一起。3月6日,一行4人乘车返回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王某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某公司为其支付了全都医疗费用和3个月的工资1800元。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王某原在某市邮电局下属公司工作,由于邮电分家,所属公司业务归并到该市某通信公司,王某继续在原岗位工作。2007年1月,该通信公司两次与王某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该合同未加盖用人单位印章,也未给王某保存。2007年12月31日,该通信公司通知王某合同已到期,不再续签。王某多次要求该公司续签劳动合同,该公司以王某于2007年是与该市人才开发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且该通信公司与该市人才开发公司签订有劳务派遣协议为由,拒绝与王某续签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6.
任丽莉 《人才瞭望》2005,(4):105-105
案情简介:蒋某,男,30岁,1998年4月1日被招聘到某市的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工作,当时修理公司告诉蒋某,试用期间每月工资500元,试用期为5个月,试用期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签订5年的劳动合同,每月工资1000元,蒋某虽然觉得工资较低,工作比较累,但想到5个月试用期过后,公司方会给自己签订5年的合同而且工资也有较大增加,也就同意在该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某自2007年3月开始在某公司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刘某在上班时受伤,经鉴定构成残疾,刘某要求公司为其申报工伤,公司告诉刘某:“你和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没有劳动关系,不能申报工伤。”请问: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吗?在此种情况下能否申报工伤?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5,(4):102-103
王某原为某公司技术人员,公司1998年曾派王某出国培训半年,事先签订了培训协议,约定培训后王某应为公司工作3年,如违约则赔偿公司培训费3万元。1999年王某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王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培训费,王某拒绝赔偿,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王某的行为应被支持吗?  相似文献   

19.
晓篱 《人才瞭望》2004,(4):53-53
北京某合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由北京某化妆品厂与一家美国公司合资。当时,中方公司有100多名员工在成立之初就被派到合资公司工作。1997年1月,某合资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包括姜女士在内的8名中方派出人员与合资公司签订了为期6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7年1月1日至2003年1月1日。2002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20.
拍案: 2006年,寒窗苦读四年的张某毕业,并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获得一大型IT公司的青睐。就在张某踌躇满志地踏进公司时,他发现,公司与他签订的劳动合同有以下条款:张某在与公司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1年内,不得到同行业公司或相类似岗位工作,如张某违约,应赔偿公司5万元人民币的违约金,此外,还需视其违约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张某不解,自己所学专业性强、就业范围窄,辞职后如果不到相同或类似的行业工作,就很可能失业。公司的规定不是限制自己自由择业,将自己"锁"在公司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