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人们对课程设置中所付出代价的认识误区 ,本文提出“课程代价”的概念。“课程代价”是从课程本体出发把握代价与课程发展的关系 ,为课程设置提供一种理性的新视野 ,促进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界定了课程代价 ,对课程代价的特征做了初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代价的视角为课程设置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叶青 《中文信息》2022,(1):210-212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提升,把戏剧课程引进小学教学,通过教学的创新,可以让学生在戏剧情节中感受社会情况,让学生在戏剧情境中运用台词,进行交际活动,运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来不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重点对小学戏剧课程进校园的课程创新进...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以"5+1"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协同育人教育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方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薛超 《兰州学刊》2009,(Z1):233-235
20世纪,世界各国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学前课程也置身其中。改革中产生了众多的课程流派或体系,如陈鹤琴的单元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杜威的经验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瑞吉欧课程体系等,张雪门创立的行为课程是较有影响力的课程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他一生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他形成了完整的幼稚园课程理论——行为课程及其方案。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课程价值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课程价值引言19世纪中叶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以他的著名论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引发了一场有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乃至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的旷日持久的争论。课程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课程与其学习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的反映,其本质是对备择学习领域及其知识相对价值的比较研究。如果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那么备择学习领域及其知识相对价值的比较研究,就是决定学校课程取舍的关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对教育而言,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更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程…  相似文献   

7.
课程评价与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有发 《兰州学刊》2003,(6):201-202
课程评价起源于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是课程决策、课程研制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依据。科学客观的课程评价对于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杜静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41-143
领悟课程是古德莱德提出的五个课程层面之一,它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体悟。教师领悟课程是一种赋权,一种对话,一种探究,一种创造。因而,就本质而言,它是教师与课程关系的重构。对教师领悟课程的剖析,既能凸现课程改革对教师主体意识的召唤,又为我们思考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特色明显,蕴含着优势明显的思政资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具有鲜明特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有着立德树人价值指向协同、内驱力外逼力助推协同、辩证统一思维推进协同的内在逻辑。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应基于高校的特点,找准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平台的实践要点,抓好以团队建设开启协同之旅,以精品推广对标协同之靶,以结果复盘增强协同之效,以系统举措确保协同之实的推进、示范、反馈和保障环节,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项基础建设,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究领域对于课程是什么、课程目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课程价值研究相对较少。从伦理角度研究课程,是有关课程的一般价值研究的尝试,着重探讨课程伦理研究的对象及定义、课程伦理总原则和课程伦理规范等。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晓莹 《理论界》2005,(6):113-113
本文针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晓光  梁鸿云 《阴山学刊》2008,21(5):121-123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及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刻的质疑与颠覆,它们对课程的重建击中的恰恰是当前课程的薄弱环节。我们在研究后现代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时,要在一致中看到冲突,在冲突中寻找一致,结合并联系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来构建后现代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支持是审视地方高校课程活动质量的另一个维度。分析、评价地方高校课程支持系统的效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影响课程设计的诸多思想因素,重构课程活动主体,秉承实践理性,突出课程的发展价值,保持课程本身适当的开放性和学术品性,提升课程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渠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充分发掘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健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挖教学内容、多方联动的育人路径,从而培养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敢闯会创、有责任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历来是中外重大教育改革所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当前,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已经出台一些重大课程改革举措,其中最为引人注目者莫过于将活动课程列入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体系。如何使这两类主要课程的编制,更好地有利于课程的实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更好地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就成了迫切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学科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学科化”的课程编制策略,以期能为这两类课程的实施提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受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主体缺乏合作、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支撑不够等因素影响,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实现同向同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管理体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二者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的核心。当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①终身体育思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②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发展;③课程内容向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要发展;④体育课程设计更加符合体育科学规律。对我国体育课改革的启示:①转变观念,以人为本,确立终身体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②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把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上;③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重构课程内容体系;④加大体育课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文献检索课内容偏窄,缺乏创意和科技含量,必须加以改革,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宽,内涵更广,用信息素质教育代替文献利用教育是一个趋势。作者提出强化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能力教育是其根本取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一词既描述了当下时代的经济一体化特征,又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它既有积极的方面,如新的信息和技术的共享,也有消极的方面,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西方中心化。通过梳理现阶段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可知全球化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西方中心主义思想。要克服这一负面影响,则应该充分发掘全球化积极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