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及高校加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我国对高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尚有许多不足,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阻碍因素。高校作为多元利益主体相关的公共性、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是典型的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知识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通过探索构建"共治"治理模式,推动高校从"管理"向"治理"过渡;理顺治理结构,促进高校从"人治"向"法治"转型;健全治理机制,实现高校从"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回归,寻求我国高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为高校治理适应新时代要求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董彪 《城市观察》2016,(2):97-105
创新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社区类型解体后,取而代之以"街居制"为主导的城市社区类型,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权力类型从单一转向多元。如何在多元化的权力碰撞过程中实现善治目标值得考虑。有必要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行政权力的作用、社区自治的理想与现实、社会组织的定位、居民委员会的性质进行分析,就城市社区治理的法治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文  段召 《城市观察》2021,(1):43-55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是基层党和政府与社区各类组织之间权力职能关系的一种多方位调整,居民自治、党建引领与企业参与分别代表着目前实践中的三种不同改革思路,其内在逻辑折射出改革者对于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区别性研判,以及对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内容的差异化理解,并将深刻影响城市治理的发展向度.在住房商品化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形态经历复杂转型,社区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居民的民主法治观念逐渐觉醒,基层群众自治需求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以深圳在居民自治、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等方面探索出的"盐田模式""南山模式""桃源居模式"为例,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对于研判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的趋向和特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展新时代社区青少年劳动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以及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打造社区青少年劳动教育与社区治理相互融合新格局、建立共建共治共享"五位一体"劳动教育新模式、健全社区青少年劳动教育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新时代社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5.
黄安心 《城市观察》2013,(2):166-177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社会、环境不和谐等社区问题,但科技给社区治理变革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本文从科技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了科技对社区治理变革发展带来的影响,探讨了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技术手段对社区治理变革发展的作用与途径,在分析社区治理过程中科技介入的障碍因素基础上提出对策,目的是通过科技活动推动实现社区多系统耦合,多元共生共赢的治理模式,以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我国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社会、居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转变治理理念、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核心引领作用、扶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高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文化教化水平,才能在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上不断创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城乡社区统筹治理的研究并不多,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于2016年才兴起,2018年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便具有了时代意义。而在梳理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的过程中,社会参与凸显出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研究又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社会治理"政治话语和社区多元化权力的结构格局,从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的运作关系研究入手,构建了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模式,首次提出了"多元复合化治理"的新概念。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网格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并基于行政权力与社区差异化利益诉求对立所造成的基层社会制度性"断裂"这一事实,提出了突破网格化管理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创新行动逻辑,进而尝试建构全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可操作性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努力克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负效应",促进社区治理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9.
张红霞 《城市观察》2015,(3):132-137
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进,物业公司进驻社区,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局面形成。在实际运行中,多元主体角色不明、社区治理效率低下、居民利益被空置,物业公司经济强势、缺乏监管、社区治理缺乏明确的法治法规。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新秩序应健全社区治理的法制、法规、依法治理,明确多元主体的权责与角色,培育社区意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促进青年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是关系到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议题。青年的社区参与并非仅是微观的个体选择,亦与宏观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从外部环境与内在选择两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X社区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常态和反弹三个治理阶段下青年居民组织的发展进行追踪分析,研究发现,建立并维护社区治理主体间的资源互赖关系是实现青年长效社区参与的关键,而青年居民在社区参与中增进的团结与信任能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进而推动社区发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结合烟台市近年来社区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发现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社区共享意识有待于提升,社区共建体制有待完善,居民参与共治的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互动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良性运行,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认同系统四方面着手打造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发展,即从以强制性维稳为特征的社会管理向以多方共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治理转化.在社会治理涉及的多元主体和众多要素中,社会工作因其专业价值优势、科学方法优势和实践行动优势,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制"的解体为城市社区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理过程中,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社区治理,"多中心"治理都将是最终的理想状态。为此,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探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翟磊  赵萍 《城市观察》2021,(1):109-118
作为"三社联动"主体之一的社会组织近年来虽然快速发展并逐步参与社区治理,但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及程度尚显不足,原因在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社会组织的规模结构与专业领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为了使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网络和社会组织三个层面持续改进,建立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网络、分层分类的社会组织构成网络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网络,实现社会组织良性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并扩大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春节之际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组织管控、医疗救护、社区防疫的全民防护过程中,社区在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维系、社区集体心理疏导以及社区文化和精神凝聚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因此,基于社会生活组织网络体系的城市居住社会及其空间单元,对于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韧性价值与属性特征。从规划的全局观反思,基于多元主体和治理理念,规划除了预留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安全预留用地,同时,基于城市社会属性特征,更要注重建构以人为本、与城市社会组织结构匹配的"生态链—防控链—组织链—流通链"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基层安全防控的"安全空间单元",进而基于安全防护体系下原有配套设施系统如何更好适应疫情防护需求,形成既有设施与疫情防控需求的弹性设施嵌套体系,又能在全民医疗和健康体系的框架之下充分考虑城市居住社区基层防护的社会价值和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基于疫情防控的视角,从城市社会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于疫情防控的社区安全系统的建构及其防控规划体系与常态化规划建设的设施嵌套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对社区协同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要重视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治理模式将由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建立在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之上。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①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将在我国治理模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公众对于社会组织有了新的角色期待。但是现阶段,社会组织在运行中未能完全发挥其角色功能。本文将分析治理模式转变中对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其在发挥角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的矛盾较多,在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矛盾的影响下,阻碍了社区的建设进程,不利于公民社会的构建。本文介绍了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以及公民社会的内涵,探究分析了革新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构建公民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作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其凭借独特优势在政府对社会治理过程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以及在社会治理方面与政府的行为模式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一套有利于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结构。本文首先对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现状进行简要论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应该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模式。其次,分析了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模式构建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杜静元 《城市观察》2014,(4):157-165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和问题面前,我们如何通过对我国社会治理状况的深入分析,深化对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隧道效应"出发,将其引入到社会治理的研究中来,分析"隧道效应"发生背后的文化逻辑,并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正的隧道效应是否可以持续及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