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韩民青 《东岳论丛》2006,27(2):32-39
如何认识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深入把握中国国情变化和现代化战略的前提。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两大特点和趋势:第一,由于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工业经济已经出现危机,全球不可能普遍实现工业化,更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建设发达工业化。第二,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以及工业危机必然导致新工业化,新工业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21世纪的现代化不再是工业化或发达工业化,也不是社会经济服务化,而是新工业化。面对工业危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难以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持续,中国必须避免陷入工业危机。工业危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而新工业革命又给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就必将会在21世纪的新工业革命中崛起。  相似文献   

2.
新工业革命与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 2 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 目前 ,工业文明正在走向危机、新工业文明已经兴起 ,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历史和世界大背景下全面考虑中国 2 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 ;确立中国 2 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 ,必须切实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 ;中国的现状是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 ,中国 2 1世纪的目标是既要完成工业化又必须实现新工业化 ,这就形成了中国 2 1世纪的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二、中国 2 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适度工业化战略 由于地球的资源匮乏与污染严重 ,工业生产方式已走向困境 ,又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人口超级大国 ,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同时 ,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又为中国的发展展现了一条新的更加宽广的道路 ,因此中国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 ;在未开拓出新工业化道路之前 ,中国应选择“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 ,建设富足而又适度的工业化 ,避免陷入工业危机之中 ,以保持较长期的稳定发展 ,同时积极转向新工业化的开拓与建设。三、中国 2 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 :新工业化战略 世界主流文明正在向新工业文明转移 ,中国自身已具备了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 ;中国建设新工业化的目标是 ,建设一个以智能化微制造科技  相似文献   

3.
目前,工业化生产在经历了能源革命、材料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在技术和产业形态上已经发展到它的顶峰.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形成的工业危机已经来临,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工业危机的来临只是工业文明的衰落而并不意味人类文明的衰落,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发展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全球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积极选择应对工业危机和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另一条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条依然是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它是一条经过调整、转变的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以应对严峻的工业危机,延缓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第二条则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通过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而彻底走出工业化困境.在今天,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应对工业危机,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当代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发展道路.21世纪的现代化必须是新工业化而不再是工业化,这就是说,即使实现了工业化和建设起发达的工业化也不再能实现21世纪的现代化.事实表明,21世纪的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空前的机遇,只有在应对工业危机中积极开拓新工业化,才能走出困境并走向历史的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业危机已经来临.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业危机,必须深入认识和把握工业文明的本质.工业文明的本质在其物质生产方式上,而工业化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工业化是大规模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二、工业化是大规模拓展人类生存范围的生产方式;三、工业化是大规模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四、工业化是大规模资本化的生产方式;五、工业化也是大规模国际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危机的来临只是工业文明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衰落,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  相似文献   

5.
目前,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两大危机,正在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同时,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发展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积极选择应对工业危机和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另一条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条依然是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它是一条经过调整、转变的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以应对严峻的工业危机,延缓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第二条则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通过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而彻底走出工业化困境。此外,在今天,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应对工业危机,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当代人类走向更高级文明的发展道路。事实表明,21世纪的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空前的机遇,只有在应对工业危机中积极开拓新工业化,才能走出困境走向历史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变革,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全面革命即新工业革命。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全球各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中国必须不断探索和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事实表明,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和紧紧抓住新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现状是未完成的工业化和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 ,中国在 2 1世纪的目标是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但是 ,由于工业化自身的局限性及其在当代日益加重的危机 ,已经使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无法再建设发达的工业化。中国必须建设适度的工业化 ,以避免陷入工业危机而停滞不前乃至衰落。实际上 ,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完全应该也必须积极开拓新工业化 ,通过建设新工业化而实现 2 1世纪的现代化。中国在未全面展开新工业化建设之前 ,必须坚持走适度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适度开发、适度生产、适度消费 ,自觉实施工业化经济增长控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移战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资源节约与资源多元化战略、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战略等适度工业化发展战略 ,并积极向新工业化转变和开拓。  相似文献   

8.
工业危机的实质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危机。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就面临着潜在的然而又是严峻的工业危机。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危机的紧迫性和巨大危害性,必须积极应对工业危机。中国已不可能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必须选择建设适度工业化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工业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工业革命中 ,新工业产业在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中形成 ,它是继采猎业、农业、工业之后崛起的新的物质生产业 ,是新工业时代的主导性物质产业。新工业产业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主要包括信息智能产业、纳米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产业、太空产业、先进制造产业等。我国必须走新工业化的产业发展道路 ,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新工业产业的发展 ,加快实现新工业化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相似文献   

10.
张谋贵  李正图 《江淮论坛》2013,(5):F0003-F0003
当代所有发达园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当代不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同样,当代中国发达地区都是高度工业化地区,而欠发达地区都是工业化落后的地区。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安徽在全国属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崛起,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安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地理环境制约了雅典国家农业的发展。从量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在城邦社会经济生活中不据支配地位 ,难以维持城邦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质的角度看 ,雅典国家的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 ,属商品经济范畴。因此 ,雅典国家的农业不足以说明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不足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发展将呈现出七大趋势:民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城市社区将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单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重要变量;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国际移民新群体的身影逐渐显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构将进一步走向深化.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民族纠纷.  相似文献   

13.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频发,死亡人数和惨烈程度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该地区较为复杂的气候和地质、地理环境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则是农民的耕地不足与普遍贫困、频繁的战争、政治腐败以及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西北地区百姓防灾、救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6.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7.
确立共青团工作的一般原则包含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共青团工作自身作为系统的内部条件。二是构成共青团工作环境的作为系统的外部条件,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宗教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的人,也不仅仅是现实的人,而是现实人和抽象人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和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都是从人出发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大量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从实践上看,其危害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20.
唐代小说落第士人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屡屡落第,有坚持不懈而终成正果者;第二类是落第后,饥寒交迫漂泊他乡,甚至魂归异乡者;第三类是经受落第的打击后,归隐或甚至出家者。其中第一类主要出现在盛唐到中唐的小说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后两类主要出现在中唐以后,特别是晚唐的小说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代走向衰败过程中士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