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20世纪最有贡献的生态作家.加里·斯奈德作品中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已被评论界所公认,但对加里·斯奈德生态思想形成的研究还少有人问津.研究加里·斯奈德生态思想的形成对今天正面临生存困境的人类,特别是对今天的创作者和斯奈德的读者来说有很深的启发意义.他丰富而独特的个人经历和对东方文化的吸收是其生态思想形成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处在一个环境危机加剧、环境意识和生态思想日增的独特时代.  相似文献   

2.
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因热爱中国文化并翻译了唐代诗僧寒山而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一方面体现了他关注地方感和生态区域的生态思想,同时塑造和修正了他生态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如荒野观念,并成为他融合佛禅与生态观念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国内加里·斯奈德研究的研究领域有文学与文化研究、诗学与美学思想研究、生态思想研究,研究方法有翻译研究、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总的发展趋势是研究领域由文学研究深入到文化研究;研究方法日趋多元,研究的自觉意识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研究斯奈德思想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映证者的价值--兴趣日渐浓厚,如生态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主要理解与把握了<坛经>与<金刚经>中的佛教思想,重点参悟了般若空观.在此阶段的诗作中,斯奈德充分地运用了他对佛禅理念的理解,为他的诗歌作品增添了独特的禅宗美学特性及新的宗教文化维度.  相似文献   

5.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是以荒野自然为背景,指归一个自然的王国。诗人不只停留在要爱护自然,而切切实实地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号召我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沉思,倾听自然的呼唤。斯奈德认为诗歌是"生态的生存技艺"、是"真正的工作"、是"永恒的能量"、是"诗意的栖居"。他的诗学是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  相似文献   

6.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是以荒野自然为背景,指归一个自然的王国。诗人不只停留在要爱护自然,而切切实实地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号召我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沉思,倾听自然的呼唤。斯奈德认为诗歌是"生态的生存技艺"、是"真正的工作"、是"永恒的能量"、是"诗意的栖居"。他的诗学是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  相似文献   

7.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生态保护运动的桂冠诗人和精神领袖。他的诗歌关注人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蕴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书写荒野,并号召人类回归荒野,保护荒野;他强调"地方感"和归属感,以此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与平衡;他尊重和敬畏生命,以实现所有生命潜能。论文从荒野意识、地方感、生命观等方面分析和阐释了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并强调其审美视野的当下重要性,以期在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8.
"荒野"精神是美国现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思想的核心,它类似于"道"。斯奈德的语言观与诗学观与其"荒野"精神一致,主张用自然的语言来表现自然。他认为中国古诗语言与其理想中的自然语言接近,而且中国古诗中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非常完美。因此,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可视为一种创造更为完善的诗性语言的努力,其翻译也成为其创作的先锋与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研究大致限于"生态主义者"和"诗人"这两种维度。但对于其翻译方面的成就以及诗歌翻译美学方面虽有涉及,却鲜有系统论及者。本论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在哲学诠释学的框架内,从翻译译者化的维度探讨斯奈德寒山诗的过度诠释。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一生笃信禅宗、身体力行。他从佛教禅宗中汲取和借鉴了生态理念,并以禅意入诗,来传达对自然万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感悟。斯奈德诗歌中所呈现的"无我"诗境和"空无"意象折射出禅宗生态智慧:斯奈德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以物观物",不带任何主观情感地呈现事物的本真状态,体现了禅宗对"我执"的破除,是对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的反对和对自然万物作为个体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斯奈德中后期诗歌中频频出现"空无"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理念"人法无我",即万物皆无实性的认识,通过大乘空观揭示万物之间流变不居的存在形态,从而倡导空无之中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的爱与关怀。  相似文献   

11.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一位颇具代表意义的作家。他对大自然的诗意表述,更多的是在传达自己的一种生态哲思。他笔下的生态叙事,既有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唯美主义描写,也有颠覆了人与自然的传统主客体视角的主体间性描述,还有饱含情感和诗意的精神还乡。细品他的小说,对理性审视其生态叙事中的生态审美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中创造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海上故事,19世纪就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当今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问题。从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他作家的创作思想对其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意识的来源,旨在使人类早日摆脱生态困扰,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人类成长的寓言史诗——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古舟子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评论家赋予《古舟子咏》“最伟大的生态寓言”之誉,从而确立了柯尔律治伟大诗人的卓越地位,但缺少对柯氏的生态思想进行深入挖掘与梳理,也未对这部力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将《古舟子咏》置于英国浪漫主义的历史语境中,结合柯氏的自然观,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进一步挖掘《古舟子咏》的生态思想资源,就会发现它不仅是关于人类成长的生态寓言史诗,也是负载柯氏丰富生态思想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表明,他是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域外文学家之一,中国人为他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莎学研究和莎剧演出中独树一帜,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对中国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起中国学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表明,他是20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域外文学家之一,中国人为他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莎学研究和莎剧演出中独树一帜,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对中国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起中国学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陈子昂是隋唐五代巴蜀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议论文面对现实,直陈政见,表现了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忧国忧民精神;构思严谨,旁征博引,论证周密,说理透辟,条分缕析,宏丽畅达.其记叙文,抒情文也颇具特色.文章形式多样,有骈体,有散体,或骈散相间;继承中有发展,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开唐代古文运动先声.  相似文献   

18.
斯奈德通过对中国禅宗佛教、道家思想的吸收和转化,对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对寒山诗的翻译和借鉴,以及对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继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整体论环境保护意识,并以此作为自己诗歌、散文创作的一贯主题,为繁荣美国的环境文学和推动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