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设计与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以及校园景观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以常州工学院新校区的人文景点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结合起来营造个性鲜明、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儒林地名景观由儒林乡、儒林路、儒林街区、儒林书院等多个以"儒林"为专名的区域构成。儒林地名景观来源于地域文化,凝聚了九江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精神。儒林地名景观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居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了传承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保护好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创造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地名,不仅功在当下,而且造福千秋。  相似文献   

3.
在园林硬质景观设计中,色彩是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基于园林硬质景观的范畴,阐述了与色彩表达相关的物质性及非物质性因素,分析了园林硬质景观中色彩与光、形体之间的相关性。色彩承载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和其他传统意义上的痕迹,是传统园林文化中重要的表现元素。文章阐述了色彩心理学对硬质景观设计的影响,并结合典型景观实例详细分析了如何运用硬质景观的色彩划分空间、强调空间,以表达特定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徽州古村落中的景观意象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阐述景观意象的概念,徽州古村落的整体景观意象、局部景观意象等,其中局部景观意象包括村落八景景观意象、水口园林景观意象、池塘景观意象、村落"点景"景观意象以及其它景观片段的意象特征,并对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为安徽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提供参照,对相似的地域景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中外的经典道路,不仅具有基本的交通功能,而且有思想文化意义。城市道路是一个国家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形态对这个国家的形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强调的文化自觉,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城市道路景观建设要在民族自身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的指导下来进行,使道路不仅景观优美且蕴含文化价值,使道路景观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的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以,体现城市形象的经典道路,其景观形态要表达的是"异",而非"同"。论文从纵横两个角度论述了不同国家经典道路景观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提出了推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文化自觉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和五条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聚落景观由于所处的自然生态、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选址理念、空间布局方法和景观空间形态。本文运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结构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层"逐层探源溯流,对苗寨聚落景观设计"表层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集体记忆认同)进行深度挖掘与阐释,指出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的文化特质即是创造了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人神共居的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筑了有利于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聚落景观文化空间,处处体现着和谐的乡土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应用是目前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取向。要将地域文化融入滨水景观设计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历史遗迹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以及本土化原则,将地域文化融入滨水景观小品设计,可望创造出富含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环境,避免滨水景观设计的雷同。  相似文献   

8.
校园景观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挖掘了校园景观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教育资源,探索了以校园景观文化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校园景观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期提升高校校园景观文化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9.
唐诗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唐诗的美渗透在其叙述内容、景色描写、表达形式、情感表现和写作技巧中。笔者通过对植物景观中具有的唐诗美学内涵进行探讨,深入分析植物景观所具备的造型美、色彩美、形式美,突出植物景观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强调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景观"是一种在历史进程影响下具有时间维度的表达符号。时间不仅时刻影响着景观项目及地域材质的变化过程,还塑造了景观的形态和文化内涵。本文从景观设计中时间维度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表现时间维度的表象(材料变化)、感知(空间体验)和文化(历史过程)三个层面来探讨景观设计中时间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人本思想基础,分析了人、环境与自然的关系,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归纳了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特征,总结了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力度空前。但随着现代化新校区的建立,经过文化历史积淀的老校区与现代感强烈的新校区在育人环境上出现了文化断层。作为文脉载体的校区育人空间发生了改变,大学的文脉也因此而断裂,具体表现为高校新旧校区育人环境出现感官落差,在空间规模增大的同时,其文化底蕴与办学精神在育人环境中的存在感逐步减弱。从园林景观角度提出“景观缝合”理念,以景观为媒介沟通新旧校区间文化与精神之桥梁,探讨高校独特文脉的园林景观式修复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扩张导致高校校园景观趋同性严重,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文化的缺失。从社会和校园两个角度入手阐述高校校园景观的文化教育功能,分析高校景观文化建设现状。以环境心理学、园林景观等学科为支撑,尝试对高校景观文化营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开放空间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东北大学中心花园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工作日、休息日中天气晴好的日子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东北大学中心花园的使用者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学中心花园存在文化氛围不浓、植物景观单调、道路引导性差、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维护不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植物景观、增强道路引导性、健全服务设施、加强校园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校园的文化环境可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硬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校园的硬件构建,比如文化设施以及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它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校园建筑的悉心布局,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空间场所,使它们成为高校校园隐性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景观环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设计在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地方历史文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结合新校区的地形地貌,使设计的主题与历史和地域紧密联系,以象征一种新生命的孕育。同时,该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将大学园林的构想充分运用于整体规划设计中,营造了一种建筑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与平衡,从而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校园环境景观的营造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利用植物种类、种数等指标,对绿化树种应用频率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校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高于廊坊市园林绿化总体水平;常用绿化树种少于廊坊市常用绿化树种;植物群落中树种组成雷同者较多,缺少丰富的组合和变化。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公共偏好法对各高等学校师生员工进行校园景观布局评价的调查,分析了校园的硬环境如何与师生员工的心理需要相吻合,作者提出大学校园的绿化应适当扩大植物群落面积,提高植物种类丰富度;以人为本,创建特色校园景观;发挥校园绿化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环岳麓山而建的湖南省高校建筑,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所决定,已成为长沙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肯定了这些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和校园景观所具有的美。同时也认为,在服从长沙山水州城整体规划,实行生态和环境保护,体现历史文脉、人文气息、艺术韵味等方面,环岳麓山大学校园建筑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被称为全球最美的大学之一,考察清华大学100年来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与传承,可以为今日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借鉴。通过对清华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植物景观、纪念景观、小区景观、建筑景观、交通景观特点的调查分析,认为大学校园具有美化环境及文学、历史、教育作用,彰显大学校园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同时提出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注意景观和谐、功能分区、自然融合及可持续性,为建设绿色大学校园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校园园林绿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提出了校园园林绿化的作用以及校园绿化设计的原则、实施方法。阐述了大学校园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以人为本及整体效果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