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纺织工程属于工科专业,工科专业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文章论述了纺织专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意义,提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对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工程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分析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论述了工科专业为培养出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方案建设等方面探索并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为适应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工科高素质人才提供培养方案,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提供建设方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分析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述了工科专业为培养出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工科专业的根本,工科专业教育必须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构建了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三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对开放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专业负责人:高波。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我校最早开设的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5人,其中教授67名,副教授7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4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拥有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和3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7.
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跨界融合趋势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即在基于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色基础之上构建多元化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构建阶梯式、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师生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论述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了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力学基础课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结合,按模块化构建力学基础课教学体系框架,对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夯实学生力学知识基础,提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数学”作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一直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工程数学”也是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基础知识。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在“工程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多元化教学和媒体化教学,尝试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办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应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是高校“工程数学”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原有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开展专业社会调查,掌握学科发展趋势基础上,剖析了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能力结构以及素质和精神。以构建新体系为主线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际情况,采用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法,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质量保障体系、个性化培养等几个方面开展改革,通过实践,最终实现"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综合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工程综合训练采取集中实践教学模式,指出以精选的具有典型现场制造工程特点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借助逼真的工程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信号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探讨,详细阐述了各环节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及作用,旨在寻求一条适合于信号类课程教学发展、适应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教学途径,从而提高信号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卓越计划"和现场电气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深入研究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和目标要求,创建了由"三个技术模块"、"三个实践能力培养层次"和"九个训练类别"组成的分层次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产销不对路"的教育现状,围绕工程教育的集成性和实践性,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程化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并对四类实践课程进行工程化改造,通过校企合作推出工程项目实训,为构建工程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会对工程机械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工程机械"专业方向的现代机械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以现代设计方法为核心,改革工程图学教学内容,强化现代设计方法的教学和实践,并在辅助课堂教学上应用现代设计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就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及研究方法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代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人才需求,指出了现代工程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特点,剖析了现代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结构和工程素质。在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了具有"三纵三深"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创立了工程模板教学模式,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与工程应用能力结构和工程素质相配套的教学训练方案和考核纲要,阐述了重要工程训练环节的内涵。经多轮实践证明:新体系可显著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