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尝试通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课中实行“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娱乐节目必须贯彻“三贴近”的要求,而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加大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力度,自觉地以引导和培养受众的高尚品位为己任,才能真正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娱乐节目必须贯彻"三贴近"的要求,而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加大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力度,自觉地以引导和培养受众的高尚品位为己任,才能真正把"三贴近"的原则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同当前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问题,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特别的着力点。马克思学说具有强烈的实践本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和实践的社会历史理论,它不仅致力于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性规律,更注重在直面社会历史现实中彰显自己的创造力和价值。今天的人类社会历史现实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历史理论的时代相比,在内在结构、运行方式、发展内涵和问题困境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自觉地完善、丰富或者转换自己的研究视角、研究方式和理论范式,以更加积极有效地面对和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在社会现实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语境中,如果不以多样化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来补充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理论范式,那么,这一社会理论就很难同今天的社会现实建立起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罗通 《南方论刊》2010,(9):111-112
在思想政治课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看到政治课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贴近学生,但从整体上看,政治课教学仍存在效率低下、抽象、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相协调的问题。如何改变目前政治课的教学困局,让思想政治课真正"活"起来?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被作为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全国高校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在我国传播的主要渠道,政治经济学也一直是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在不同的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形势的变化或理论的发展,我国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思路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如果说高校政治理论课“政治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轨迹以及时代主题转变的特征的话,那么,“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则更反映出“政治经济学”课程自身在不断地成熟,不断地贴近于现实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不仅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而且对于现实社会经济的变化给予了更加贴切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伟大历史性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公共行政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它要求公共行政的研究更多地去致力于理论创新,而不是满足于对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技术性方案的探讨.当然,理论创新是一项艰难的创造性任务,它需要从现实出发.但是,现实是多面相和多层面的,从哪些现实出发就需要公共行政研究者的学术自觉来提供支持.从理论自身来看,在整个工业社会的理论范式中,"经济人"概念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去承担理论创新的任务,应当从对"经济人"概念的反思入手.  相似文献   

8.
儒学的发展是多种力量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动力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异。社会需要是儒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对思想、理论而言,社会需要只有当它被意识、被思想之后才能成为思想、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力,因此,思想、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有赖于人们的理论自觉。儒家的理论自觉是儒学发展的内驱力,这种理论自觉主要包括儒家学者的问题意识、现实意识、批判意识和理论创新意识等内容。儒学是在与非儒家、儒家内部的思想冲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儒学的未来发展既有赖于社会的需要,更取决于当代儒家学者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9.
赖大仁 《学术月刊》2015,(2):100-106
西方文论的"后理论"转向,既表现为"反理论",即对此前盛行的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反思,同时也是一种"新理论",指向对前人遗留问题及新的现实问题的重新探讨。在"后理论"转向的启示下,我国当代文论研究,一方面有必要加强理论反思,包括解构性反思和建构性反思,这不仅需要怀疑和批判精神,同时也需要建构性的理论精神;另一方面,还有必要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建当代文论的理论自觉。这种理论自觉所关涉的主要问题,一是当代文论建构的现实基点问题,二是当代文论建构的文学观念和价值理念问题,三是当代文论对文学实践和社会现实的"介入"功能问题,四是当代文论的开放与坚守辩证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强年鉴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事业蓬勃发展,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许多可供资政、存史、鉴戒的资料。但是,在第三次知识经济浪潮到来时,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如何使年鉴提供更贴近社会、贴近经济和文化生活实际的更深层次的信息,如何使年鉴更广泛地为现实服务,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年鉴工作者认真探究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年鉴要为现实服务,应该尽力在服务的“广度”、“深度”、“速度”上去发挥年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以“哲学教科书改革”为标志,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进人新ill:纪,学者们越来越自觉地聚焦于马克思哲学的文本、思想及其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亦即自觉在文本解读、思想阐释和现实关怀三者的张力之中,深入展开当代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亦唯此,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才能取得更长足的进展。一、面向“文本”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三贴近”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党和政府对媒体的要求,也是当今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所在。要阐述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何谓“三贴近”。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5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专门对坚持“三贴近”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李长春同志指出,贴近实际,就是“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  相似文献   

13.
不管人们是否自觉地提出了这样的任务,他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变革现实世界,创造更加理想的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因此,他们不仅要一般地再现和阐释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还要对社会的理想未来做出规划和设计,将其在观念中预先建构起来,并对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道路、途径和方式等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周期的认识过程.本文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对社会规划问题做些初步的分析,向学界同仁求教.  相似文献   

14.
王国富 《理论界》2014,(2):100-102
马克思哲学认为不平等的社会分工构成无产阶级异化状态的社会根源,导致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在社会领域表现为不平等的社会交往关系总和。为此,马克思从社会分工视域探讨现实地变革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交往关系,建构符合人的自由发展需要的合理分工形式,为人的社会本质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的社会条件,对当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迅猛增长,推动了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向更加深入、更加贴近现实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进行综述和评论,既可阐释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理论框架,又可发掘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进程———自觉不自觉地处理着与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学术传统,尤其是中国历来的社会思想、与外国社会学和社会思想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问题———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实现自己的创新。为了能展示这一特点,本文想通过以下四个在中国社会学界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论来加以证实,即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动论。  相似文献   

17.
论实用主义在中国流行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实用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并且充当了改造社会的理论工具和现实方法.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外来哲学被中国自觉而广泛地接受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有会通之处;其次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实用主义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校报在发展中存在着定位偏差、报道平面化和信息容量小等诸多问题.要解决如上问题,只有切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要求,深入生活实际,设置有关专栏,在报道策划、版面编排等多方面改进高校校报的办报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地市机关报理论宣传的现状 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新闻媒体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市机关报纷纷祭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大旗,全力以赴抓新闻,讲究新闻立报,在不同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一种忽视理论宣传的倾向。绝大多数报纸不约而同地大幅裁减理论编辑人  相似文献   

20.
陈振亮 《学术论坛》2013,36(4):60-62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遵循。在党的组织工作中,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要求,确保政令畅通落到实处;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中心工作,确保跟紧贴近保证到位;必须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尽职尽责作出贡献;必须更加积极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确保全党满意、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