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秀(公元前6—57年),即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年至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新莽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他与兄刘(纟寅)于公元22年聚众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更始帝命刘秀行大司马事,徇行河北.此举成为光武帝自河北定天下的契机.公元24年,受封肃王.期间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击败铜马、招降赤眉等起义军.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称帝于(高阝)南,定都洛阳.本文仅就刘秀称帝之后,即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期间,为讨伐公孙述、隗嚣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而御驾高平(固原)亲征前后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
公元二十三年(王莽地皇四年),王莽新朝的军队和更始政权的汉军在昆阳(今河南省叶县)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汉军以不满两万的兵力全歼拥有四十余万兵力、装备精良的王莽军队主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战役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有哪些特点,产生了什么后果和影响?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加以论述,并探索王莽新朝和刘秀东汉兴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秀自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于春陵发愤起兵,“昆阳之战,威震天下”。不到三年,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不久,定都洛阳,重建汉室;十余年间,夷灭群雄,“荡涤天下,诛鉏暴乱,兴继祖宗”。《后汉书·明帝纪》中称“仰惟先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刘秀中兴汉业,功绩卓著,历代受到赞誉,史称“光武中兴”。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明代王夫之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刘秀所以能够取得中兴伟业,并非偶然,值得探讨。他“拨乱反正,以宁天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务悦民心”,改革弊政。王莽以新代汉,托古改制,倒行逆施,违背民意,以致怨声载道,哀鸿遍野,不仅弄得“农商失业,食货惧废”,山河破碎,自己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刘秀“长于民间”深知“稼穑艰难,百姓病害”,利用民心思汉,“廷揽英雄,务悦民意,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为了取悦民心,首光是平狱赦罪。刘秀针对王莽大兴冤狱,“狱多冤结”,政令酷繁,人人自危,早在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持节经略河北时,就“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使“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建元同时,大赦天下。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又大赦天下,并下诏明确指出:“顷狱多冤人,  相似文献   

4.
币制改革是王莽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导致改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关于王莽改革币制的次数问题,历来的著述所载颇有抵梧。或说“王莽凡改币制五次”,或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或笼统地说“王莽还屡次改变币制”。王莽究竟几次改革币制?据《汉书》载: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至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西汉政府发行的货币均为五铢钱。  相似文献   

5.
<正>刘秀(前?——后57年)南阳郡舂陵(今湖北枣阳县东)人。西汉皇族,是南阳有名的大豪强。王莽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22年,其兄刘縯发动族人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起兵,自称柱天都部(都统),部属各有将军等名号。用兵法部勒军队,攻城略地,散发檄文,宣布王莽罪状。后派人招得湖北新市、平林、下江兵,率部击杀王莽南阳守将,进兵围宛,声势大振。23年,刘縯兄弟已有汉兵十余万人,诸将议立刘姓人做皇帝。南阳豪强和下江主将王常要立刘縯,新市平林诸将怕刘縯严明,拥立懦弱无能的刘玄做汉帝,号称更始帝。新市平林诸将掌握大权,排斥刘縯刘秀集团,起义兵遂生裂痕。更始帝派王凤、王常、刘秀率兵攻下昆阳(河南叶县北)、定陵(郾城县西北)、郾(郾城县)三县。刘縯等率主力军攻下宛,作为更始帝的都城。  相似文献   

6.
唐睿宗自唐隆元年(公元710年)6月即位,至先天元年(公元712年)8月逊位为太上皇,并于先天2年7月彻底交出政权,退出政坛。在这短暂时间内,统治阶级曾进行过政治改革。尽管它只是昙花一现,但当时就收到一定的效果。同时,它也为玄宗朝的开元之治提供了鉴戒,作了准备。开元前期的政治,正是这种改革活动的继续和发展。剖析它们之间的因承关系,对我们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开元之治的形成不无裨益。武周末年,政治虽见好转,但武则天“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弊政仍不少。复辟后的中宗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其后曾在江浙一带做过多年的地方官。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是宰相,神宗改官制  相似文献   

8.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影响的人物。唐皇朝统治中国将近300年。其中武则天执政时间超过六分之一。她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起,代高宗详决百司表奏几乎30年;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至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以皇太后临朝称制6年;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建立武周皇朝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位结束,历时14年;总计差不多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9.
一、扬雄及其《法言》、《太玄》 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生于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卒于公元18年(王莽天凤五年),是两汉著名古文经学家、辞赋家、语言学家。 据《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他家境清贫,“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但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泰然处之。在成帝时,他已年过四十,才由车骑将军王音推荐,任给事黄门郎;历成、哀、平三世未晋升官职。王莽称帝后,扬雄曾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因事被迫自杀,未死;后病终。  相似文献   

10.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指斥西汉时期“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这条史料历来受史家注目。何谓“分田劫假”?师古曰:“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  相似文献   

11.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是明代后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改革家,被进步思想家李贽称为“宰相之杰”。他为了挽救明朝的危机,于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以裕王(即穆宗)讲官的身分进入内阁后,次年,便上《陈六事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政见。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神宗即位,他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前后当政十年。在此期间,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究其奥妙,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2.
北宋理学的几个中心人物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当时和后世称为二程。哥哥名颢,字伯淳,生于宋仁宗时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死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活了五十四岁,后人称明道先生。弟弟名颐,字正叔,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死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活了七十五岁,学生称他伊川先生。程颢、  相似文献   

13.
李英儒 《山西老年》2012,(10):23-23
1937年8月初,八路军总部一二○师官兵在朱德、邓小平率领下,由陕西韩城芝川镇先后东渡黄河,在万荣县宝鼎镇和庙前渡口上岸,顾不得吃饭和休息,连夜北上抗日,欲与山西东北部林彪等部会合。当日傍晚,部队抵达太赵村杏花池畔。对于杏花池的来历,邓政委心知肚明,他笑着对大家说:"这个池泊原叫西池,传说西汉刘秀与叛军王莽开战,刘秀失利。刘秀骑马星夜逃至这里,人困马乏,然马遇水不饮,刘秀触景生情地劝马吟:‘乃杏花池水,不饮,为何?’马闻之即痛饮方休。后刘秀于公元23年打败王莽登基,不忘西池的恩情,钦封此池为‘杏花池’,从此‘杏花池’流传千古。相传这池之水很有灵性,咱们从陕西东渡至此,已有近十个时辰没吃没喝,既然这圣水如此之神,不妨我们就在这里休息片刻,取水造饭,但必须严明军纪,不得入村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劳边使者过界中费》简册为依据,结合文献与其他汉简的有关记载,对王莽末年河西地区的盐价进行了初步考察,认为王莽末年,河西地区的盐价以每石200钱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公元四○年(即东汉光武帝文刘秀建武十六年),在东汉交趾郡麊泠县(按:现今越南境内安浪县、永富县一带)境内,发生了一次麊泠部落女贵族征侧起兵事件。据说,征侧攻城略地,自立为王,声势浩大。公元四二年(即建武十八年),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唐代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负有国际声誉的诗人。他是我国文学的骄傲和光荣。 李白以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七○一年)出生于中亚西亚伊塞克湖西北的碎叶城(在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当时属唐朝所置的安西都护府),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  相似文献   

17.
东漢末期,盛行朱書陶瓶,楊州张丹斧在鳳翔曾得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两陶瓶,印入广倉学窘藝朮类征中,是为朱書陶著錄之始,其年代就出土的而言,最先为顺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見書道卷三),最后为献帝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西安所見),流風衍及晋代,(見中村不折禹域墨宝書法源流考卷上),最后至北魏神编元年,(公元五一八年),(西安所見,陶瓶白粉書),其流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浙江风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十六页载:“浙江另一历史名城是绍兴。它在春秋末期曾是越国的都城。秦时置山阴县;三国时为孙吴属地;西晋、南北朝期间均称永兴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属越州;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萧山。到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以‘绍祚中  相似文献   

19.
西汉末年,有个名叫王霸的,字元伯,颍川郡颍阳(今河南许昌县附近)人。刘秀起兵反抗王莽,部队经过颍阳时,王霸带领了一帮朋友去拜见刘秀,请求入伍,刘秀欢迎他们参加了。从此,王霸忠心耿耿,为刘秀出力,打了多次胜  相似文献   

20.
河内郡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山河怀抱地带,南控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是河北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咽喉要道。王莽篡汉后,刘氏皇族后裔南阳的刘縯、刘秀兄弟于家乡舂陵起兵,讨伐王莽的大"新"政权。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冬之际刘秀率大军占领河内郡,以河内郡为基地,展开了北伐、西进、南征的复"汉"军事战争,跨越黄河,定都洛阳,最终统一了天下。在复汉战争中,河内郡起到了后勤保障基地、大本营和战略的桥头堡作用,是复汉的基石所在,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