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杰 《中国藏学》2016,(2):177-184
在美国的涉藏政治中,国会一直以来发挥着巨大的负面作用,或强制总统和行政当局就涉藏事务向中国施压,或通过相关立法给予达赖集团政治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使"西藏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负资产。要消除或管控"西藏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冲击,需要对国会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和动向有及时的把握。本文从国会政治的视角切入,通过府会结构、政党关系、委员会和核心议员结构等维度,对美国第114届国会就职以来的涉藏政策和动向进行梳理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的应对思路,希望能对深化国会涉藏政治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啸 《西藏研究》2008,108(2):15-26
文章运用政治互动的概念与模式,对明代中央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的状态重新进行剖析与解释,认为明朝与蒙古之间形成了武力对抗的互动模式,与藏区形成了政治招抚的互动模式,并对这些模式产生的背景、双方的动因、互动的内容进行了探究,尤其注意蒙古和西藏方面对中央政府治理蒙藏政策的反应与回应,以期探查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探索和总结明代治理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3.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上出现了德国、朝鲜、越南、也门等民族分裂国家.以主权统一原则为标志,民族分裂国家的统一进程可以分为"武力统一"、"吸收统一"、"政治优先一体化统一"、"经济优先一体化统一"四种模式.以"统一环境"与"统一成本"为分析视角,本文认为在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环境下,"武力统一"模式已不符合时代潮流且将造成巨大损失;"吸收统一"模式与"政治优先一体化统一"模式会面临很大的阻碍且成本较高;相比较而言,"经济优先一体化"模式所受到的内外阻力最小且成本最低,因而是当今时代的最优统一模式,对尚未统一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略论宋代西北吐蕃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时期,西北吐蕃与周边民族政权之间有频繁的交往与联系。凉州吐蕃抵御党项的武力征服,河湟吐蕃在唃厮啰时期和吐蕃政权分裂后的不同时期,与西夏的关系有所变化。河湟吐蕃与辽、金朝也有政治、经济联系。西北吐蕃与周边政权西夏、辽、金的关系是吐蕃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相互依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取代了传统的军事与安全问题,日益在国际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新趋势,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两大国际政治学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国际合作观,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相互批判的同时不断彼此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宇翔 《世界民族》2023,(3):112-126
1980年以来,洛杉矶的华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始参与地方选举政治,并进入了市议会。在此基础上,华人精英又分别在2001年和2009年进入了州众议院和国会众议院,并在州议会和国会连续传承至今,洛杉矶华人参政形成了从市政府到州议会再到国会的完整链条。在这个过程中,华人精英固然起到了箭头作用,但也离不开华人在1990—2021年间四次重划选区的努力。通过历次重划选区,华人逐渐划出了一个亚裔占多数的州众议院选区,并以其为基础,划出了一个亚裔是第一大族裔的国会众议院选区,为华人进入州众议院和国会,以及保持其席位在华人内部传承奠定了选票基础。华人通过积极参政,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华人的族裔性得到了美国社会的认可,也突破了亚裔不问政治的所谓“模范少数族裔”形象。  相似文献   

8.
联合条约     
联合条约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的条约,于1707年5月l日签订。自1603年起,双方由同一君主分别统治。双方多次提出联合计划,都没有成功。在1703年——1704年的国际紧张局势中,英格兰国会和苏格兰国会之间又展开激烈的舌战。但是,双方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三代时期昆仑玉输往中原的路径与古代羌族部落从发源地北迁与西进有关,且与羌族的地望昆仑山及其山名的指涉流变密切相关;三代时期,昆仑玉以进贡的方式进入中原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昆仑玉主要是以羌族各部落自西向东以馈赠、贸易等形式逐步传递,最终输入中原地区。此外,武力劫掠和政治上层以和平的外交手段获得昆仑玉,也是昆仑玉东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以来,黎巴嫩什叶派政治认同历经变化与反复,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什叶派从黎巴嫩政治边缘到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阿拉伯民族认同、泛伊斯兰宗教认同、黎巴嫩国家认同和自身认同彼此共存,互相影响。总体上而言,黎巴嫩国家认同居于优势,是一切政治认同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房静静  袁同凯 《民族学刊》2018,9(2):80-86, 126-128
起初,饮食人类学分为两大理论流派,即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唯心派和以哈里斯为代表的唯物派;之后,受象征人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兴起了以西敏司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而饮食也从最初维持人的身体、生命之延续功能发展到市场上的供应、交换和消费;从单纯感性的食物品位演变成政治事务的一环。以饮食为载体的人类学理论呈现出一种社会变迁的意味。由此,笔者试图从空间关系来分析饮食行为,探讨饮食意义的转变与饮食记忆之回荡,并总结与反思饮食由“空间的饮食”向“饮食的空间”之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汉赵国胡与屠各分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赵国高度军事化的政治组织,为十六国北朝军国体制之滥觞。汉赵国政治组织的军事化,又是脱胎于匈奴五部社会组织的部落化。汉赵国宗室诸王、司隶校尉、内史与单于、左右辅、都尉系统相配合,构成其军事化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对"胡汉分治"这一概念,则应作进一步的分析。汉赵国单于台所辖六夷之胡,其实是匈奴五部以外的杂胡。汉赵国两套军政合一管理系统并立,不仅是将六夷与汉人分治,也是将六夷与匈奴五部分治。汉赵国分治政策的推行,保证了入塞匈奴帝国核心部族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匈奴五部与六夷携手,一度形成震慑中原的强大武力。屠各刘渊之所以能够在五胡中率先建国,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如后藏贵族昆氏家族 (’khon)的发达与藏传佛教教派萨迦派 (Sa -skyaschool)的崛起同步一样 ,西藏东部噶斯家族 (Ga -zi)是伴随着达隆派 (sTag -lungschool)的发展而兴起的。长期以来 ,噶斯家族和达隆派一直是卫藏地方和西藏东部的一支强大势力。在这篇短文中 ,我将主要探讨藏东噶斯家族的历史。达隆派属于噶举派大家庭中的一员。支派林立是噶举派的一大特点。虽然它们在其教法上基本一致 ,但这些支派之间不仅彼此独立 ,而且互相间时有冲突。塔波噶举派 (Dvags -pobKa’ -brgyud -pa…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国时期,蒙古人罗布桑车珠尔曾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有过二十多年的交往,是近代蒙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驻锡五台山及晋京期间,罗布桑车珠尔作为随员参与经办事务。1912年民国初立,蒙藏事务局总裁贡桑诺尔布授命罗布桑车珠尔,选派西藏驻京僧人罗桑班爵等秘密入藏联络,历经曲折,避开英印封锁,成为第一批成功入藏的中央政府代表。1913年,罗布桑车珠尔会同西藏驻京僧人江赞桑布等办理国会西藏代表选举事宜,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14,5(2):20-27,115-116
儒学与藏传佛教曾长期在藏汉两地之间进行互动传播,彼此影响。这既有政治、经济、宗教、婚姻、交通、人口迁徙以及儒学和藏传佛教各自的特质等方面的根据,又有着多种实现方式。二者之间的互动传播与彼此影响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体现于思想文化的内容上,且形成一种以形式为载体,以内容为核心的互动传播和影响的结构模式。其实际效用是多方面的:拓展了藏区藏民族和汉地各民族的思想文化视野,丰富发展了汉地和藏区的思想文化内涵;促进了藏区和汉地社会秩序的稳定;增强了两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17.
在社区人群的互动中,影响彼此关系及社区政治运作方式的有群众性的态度、立场和个人行为的作用。个体或群体的实践会因为系统的价值、理念和方式的改变而做出微妙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的政治人类学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尽管其学科地位与学术建制存在不少争议,其作为人类学而非政治学的分支学科也已得到了更多认可。但是,这并不妨碍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将该学科视作自身的对话伙伴与理论之友。文章梳理了西方人类学的五大范式,并以国家研究与政治文化研究两个领域为例来剖析政治人类学与政治学的区别及联系,揭示学科内在逻辑、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立足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呼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彼此,实现融合创新。有必要将历史的想象力与民族志的精微相结合,在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与生活在地化并存的当代加强政治人类学学科话语,拓宽"中国之治"的问题域并提高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直贡噶举派和直贡万户在西藏中世纪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萨迦派虽然依靠八思巴与忽必烈的特殊关系,在元朝的支持下,建立了萨迦派领导的西藏地方政权,但是,萨迦派的宗教影响及政治控制,并没有能够遍及全藏。元初在卫藏建立十三万户,萨迦实际能控制者仅为夏鲁、曲弥、拉堆洛、拉堆绛四个万户,即今年楚河流域到昂  相似文献   

20.
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阿拉维派穆斯林是凯末尔主义的坚决支持者、左翼政党的同盟者、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抗拒者.在民主政治实践中,土耳其共和国给予阿拉维派穆斯林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支持,为其摆脱边缘化处境提供了有效的空间.随着传统纽带的进一步瓦解,土耳其阿拉维派穆斯林的宗教色彩将进一步淡化,世俗化将成为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