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以及由此衍生的沉默权原则体现了诉讼文明与诉讼公正 ,现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文章分析了沉默权原则 ;阐述了我国应尽快设立禁止强迫公民自证其罪的原则 ,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有限沉默权 ;并提出了确立我国沉默权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证无罪权应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区别于辩护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确认自证无罪权是尊重被诉人(包括嫌疑人、被告人)作为人的尊严及其自由意志的要求,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是刑事诉讼控辩平等对抗诉讼构造及诉讼主体理论的内在要求。我国应通过建立嫌疑人、被告人的自行调查取权制度、改革完善辩护人调查取证制度和保障被诉人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取证的申请权来确保自证无罪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由诉讼主体到诉讼客体,再到诉讼主体地位回归的演变过程,其诉讼主体地位在立法上由禁止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无罪推定及有疑唯利被告原则来保障。在我国,法律上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但由于我国有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诉讼原则和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其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诉讼客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保障基本人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原则。本文主要从这一基本原则的概念入手、研究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价值、立法及在实践中同其他法律规则的一些冲突,对该原则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规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强迫公民自证其罪,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是设定沉默权规则及落实沉默权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应尽快设立禁止强迫公民自证其罪原则,赋予被告人以沉默权.落实沉默权,应建立相配套的程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法学界、司法界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概念和本质以及确立的理由和必要性的论述,认为在刑事诉讼中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文中还构想了我国沉默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同时认为在建立沉默权制度时,必须全面把握其运行机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其作必要的限制,以将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嫌疑人作为被追诉人,应当享有辩护权。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在行使的空间、时间、环境等方面与被告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应设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联合国一系列国际性文件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作出了相应规定,世界主要法治国家亦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辩护权,其充分程度及保障水平已超出了国际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及法治国家先进做法,我国法律应赋予犯罪嫌疑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被讯问时律师的在场权利、与律师自由联络、会见的权利、取得法律协助的权利等,并应对律师的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沉默权和"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理念的概念之后,对沉默权与"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理念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了在中国确立沉默权从理论和实践上的种种不利因素,而将"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理念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加以确立,比较确立沉默权更能被接受,更有利于保护受害者人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被追诉人可以对追诉人的讯问保持沉默而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刑事诉讼中采取了沉默权制度。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立法确立沉默权制度,以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2004年的宪法修改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写入宪法,在司法改革中对人权保障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在我国,确立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向公共和私立部门系统开展人权教育的过程中,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不断取得明显进步。人权课程不仅被纳入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体系之中,还被纳入公务员、学校教师和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之中。国家人权教育计划被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人权教育法案得到热烈讨论。此外,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关注教学法和人权教育评价体系的开发,提升了人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性;委员会还推动"人权教育中心"项目的发展,为人权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这些,对中国启动国家人权机构和人权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性尊严:作为民生之本的宪法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尊严、不羞辱是人性尊严的具体体现,人性尊严是宪法权利的基本内核。民生之本首先在于人应该有尊严地生活、工作。没有尊严便谈不上民生。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必然要求我们的宪法应当给予人性尊严以应有的基础性地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无罪推定原则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被普遍赋予的含义是将判决之前的被指控人设定为无罪之人,此为保护性的暂时的实体设定,不存在反驳问题。贝卡利亚首倡的并非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作为证明责任规范的无罪推定不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含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部分地源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之义既非无罪推定,亦非禁止有罪推定,只是禁止在判决之前对被指控人的犯罪作肯定判断。在法治原则下无罪推定不是必须的法律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论题通过回顾2004年欧州人权法院的改革内容,分析研究了部长委员会、咨询议会、法院法官、人权专员和非政府组织在此次改革背后的政治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民间文学”,网络文学在过去的岁月中经历了风起云涌般的光辉闪耀,然而面对传统文化的层层紧逼和难以“理解”,它的未来必然还要一段步履艰难。而目前,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已趋进入一个高不成、低难就的阶段,要在未来时日获得飞跃式的提升,其难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证明方法转向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国际趋势,在我国实现这种转向还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被告人自白具有两面性,自白的证据能力不能否定。在确认任意性自白具有证据能力的前提下,确立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进一步完善非法自白排除规则和自白补强规则,通过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的配合与互动,促使刑事司法证明方式逐步由偏重被告人自白转向自白之外的物证和其他证据。  相似文献   

17.
密歇根州民权动议是反对"肯定性行动"的一个成功案例,它强化了加州"209提案"的示范作用,必将对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妥协的产物,"肯定性行动"旨在纠正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其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使用权流转在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土地流转是资源的有效流动 ,它实现了土地的优化配置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实践证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是土地使用权强度提高的过程 ,这一过程应进一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相关权是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应对环境资源危机而为的一种权利创设,它并非是一项具体的、特定化的权利,而是泛指一切与环境资源相关联的权利集合。环境资源相关权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地克服环境权理论存在的诸多困境与不足。环境资源相关权在其价值功能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现代环境问题的重要诱因之一;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与克服环境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80年中,文化变革作为中国社会总体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演进过程.近代中国文化变革是在中西文化彼此冲撞而又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进行的,是在外力的直接作用下被迫启动的.由于近代中国文化变革始终与救亡图存的政治主题紧密相连,因而其自身始终充满了浓重的功利情结和爱国主义精神,也由此决定了这一变革既空前激烈和急剧,同时又带有不彻底性,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