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从作家主体的角度分析了王熙凤悲剧的必然性、深刻性和典型性。必然性的根源在社会历史.王熙凤的悲剧命运变化与王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变化相一致.王熙凤的毁灭.展示了一个社会制度的悲剧;深刻性集中体现在王熙凤的悲剧是其自身的“异化”和社会“异化”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典型性分析了王熙凤性格的问世,在悲剧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典型手法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总之,作家正是在对王熙凤的性格侧面逐一撕毁之下,展示了人生价值的毁灭,敲响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的丧钟,这正是塑造王熙凤的悲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自振 《南都学坛》2002,22(5):34-39
王熙凤在《红楼梦》复杂的情节发展线索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在《红楼梦》的三重悲剧:宝、黛、钗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众女儿的悲剧,贾府衰亡的悲剧中,王熙凤都是一个起着关联作用的核心人物。研究王熙凤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不仅能使我们看到《红楼梦》结构的复杂性和曹雪芹的艺术创新,而且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3.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通过兴儿的嘴,对王熙凤的性格作了淋漓尽致的概括:“‘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她最早的一场表演是“毒设相思局”。贾瑞这个衣冠禽兽,竟想入非非,向王熙凤  相似文献   

4.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王熙凤话语微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总要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事件和操纵着人物命运的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因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主要借助于语言来表现。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而在《红楼梦》中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王熙凤当属第一人。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光彩夺目形象时,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个性化语言艺术,这一点已为许多研究者所论及。然而真正结合西方语言学理论框架来作王熙凤的语言的研究则非常少见。故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语用学,Vershueren的顺应理论来探讨王熙凤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语言以及"怎样"用这种语言顺利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熙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恶女人”形象。她残酷阴险,欺上瞒下,借刀杀人,作恶多端。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有的丑恶与卑鄙。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时曾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兴儿之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重要方面:圆滑、狡诈、凶狠。有评论家曾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的一出,黑暗掩盖着血腥的谋杀,悲剧中,麦克白的野心骤然而  相似文献   

6.
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从交际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入手,通过分析王熙凤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策略,可以揭示作为言语交际者的王熙凤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对语境因素做出顺应性选择的动态过程,为"王熙凤"的话语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个有情的世界。在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演绎着他们的情感。王熙凤是个精明能干、呼风唤雨的狠角色。但是,从情感世界的角度来看,她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子中,描写王熙凤的那支曲《聪明累》的头一句话。作者用这支曲,概括了王熙凤的性格和命运;表明荣国府即使有象王熙凤这样“男人万不及一”的管家奶奶,也不能改变那“运数殆  相似文献   

9.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特出、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她贪权好利,争胜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借用前人的话来况,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式的人物(《图注金玉缘》《读花主人论赞·王熙凤赞》)。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简直可以让人听到她的声息,看到她的神态,感到她的心跳,而呼之欲出了。在古今中外的文艺画廊上,只有少数几个屈指可数的艺术典型堪与媲美。王熙凤的语言,也和她这个典型形象一样,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奇迹。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王熙凤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利蓓加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力作《名利场》中的一个最赋魅力的人物形象。《红楼梦》诞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名利场》则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王熙凤与利蓓加不仅在地域上远隔重洋,而且在时间上也相差一百来年,尽管如此,这两位女性身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个各具不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两个集美丑于一身又都臭名昭著的女人何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王熙凤的规劝说服的语言艺术,理性指王熙凤在说服他人时所使用的例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逻辑方法,感性指王熙凤在说服他人时会诉诸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情感等感性手段.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撰写的《红楼梦》里,王熙凤不仅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明强干,能说会道,人际交往能力很强的贵族少妇.而且还是一个具有相当管理智慧和管理才能的女强人。应该说,在协理宁国府期间,王熙凤的“管理权威”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她的管理才能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评王熙凤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反面典型。在她身上集中了处于没落时期的封建阶级反动腐朽的罪恶品质。作品的进步思想倾向正表现在它对这个人物的无情揭露和有力鞭挞上。从第五回对凤姐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和《恨无常》《聪明累》两支曲子中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作家要着力描写的人物之一,一方面描写她得势时的凶恶相,另一方面要描写她败落过程中的可悲可耻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认为《红搂梦》作者的创作才能,在王熙凤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子中,描写王熙凤的那支曲《聪明累》的头一句话,作者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王熙凤残忍狠毒的欺诈性格;说破了她巧弄机关的政治骗术;揭示了她自取灭亡的可耻下场。 王熙凤是一定的阶级的代表,她的一生“机关算尽”,集中反映了一切走向腐朽没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时 ,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个性化语言艺术。概括“王熙凤式”的语言 ,可分为三大类型 ,即“甜语”、“辣语”、“毒语”。探讨“王熙凤式”语言的背景根源 ,可以使我们对其形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王熙凤与民间故事中"巧媳妇"之间在形象塑造上存在共同的三个模式:"男不如女"、"难题速解""巧拙对比",王熙凤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民间味",体现了曹雪匠深厚的民间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8.
王熙凤,“金陵十二衩”之一.同时也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活跃生动、最生活化的主要人物之一.尽管许多学者对王熙风这个人物从多个侧面进行研究,然而对这么重要的人物在英译本中再现的评价却非常稀少,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文章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英译本中的再现.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尝试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红楼梦》中话语权力阐释,采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方法,分析了王熙凤与贾瑞之间、王熙凤与尤二姐之间的话语与权力的逻辑关系,结果揭示了话语游戏中权力者为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的本质。验证了话语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对话语的灵活运用权力者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