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年龄〉1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有2/3患高血压,55岁正常者中有90%会发展为高血压。在干部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反复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地区脑卒中与心脏病和恶性肿瘤一样成为诸多死亡原因中的首位原因。因此,高血压病的防治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是极其重要的。 1979~1980年全国高血压普查,15岁以上以18.67/12kPa(140/90)为血压升高标准,总患病率为7.33%。60岁以上老人以21.33/12.66kpa(160/95mmHg)为标准,患病率为38.22%。1991年全国高压抽样普查患病率,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1.4kPa(160mmHg)为86.60%。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近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约占人口死亡因构成的50%。与西方多数国家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冠心病不同,在我国其主要转归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与高血压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因此,高血压病防治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3.
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12~12.6KPa)以上,或伴有轻微脏器损害者,可谓轻型高血压。因为轻型高血压引致心血管的危险性较少,这时不必立即用药。为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多数学者主张首先采取非药物疗法,观察3~6个月,如果无效,再开始正规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性(RR值).方法回顾性研究50岁以上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点观察主动脉瓣的钙化情况;分析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与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结果≥65岁组与50~60岁组,按年龄分组后男女性别及有无高血压,有无冠心病各组间比较,主动脉瓣钙化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是主动脉瓣钙化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性(RR值)分别为6.159、2.238、2.511、2.58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伲福达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3年的时间里长期服用伲福达和卡托普利。所有患者每周非同日测血压1~2次,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结果伲福达与卡托普利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为100%,治疗期间无一例死亡及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伲福达与卡托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能平稳控制患者24小时血压,降低了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107例4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中年组(40~59岁)56例和老年组(60岁以上)51例,观察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昼夜变化异常发生率和舒张压60mmHg发生率。结果老年组24小时、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中年组,舒张压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血压昼夜变化异常发生率和舒张压60mmHg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P0.0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平均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昼夜节律异常及舒张压60mmHg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临床需根据不同年龄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mg/次,日1次;同时服用卡托普利12.5mg/次,日3次,治疗4周。结果①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0.63%。(参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3)前后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三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是老年性高血压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用子午流注"因时选穴"配合温灸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Ⅰ级、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因时选穴"配合温灸疗法,比较干预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Ⅰ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血压由152±5.19mmHg/94±3.68mmHg降到142±9.26mmHg/86±9.33mmHg,试验组的血压由151±4.83mmHg/95±4.13mmHg降到131±8.71mmHg/80±6.29mmHg,Ⅰ级高血压患者试验组的血压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_1=3.3512,P_1=0.05,t_2=2.0651,P_2=0.0483)。干预后,Ⅱ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血压由167±9.34mmHg/96±9.89mmHg降到143±8.89mmHg/89±7.29mmHg,试验组血压由166±11.25mmHg/94±10.96mmHg降到135±9.66mmHg/84±5.66mmHg,干预后,Ⅱ级高血压患者试验组的血压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_1=2.3601,P_1=0.0255,t_2=2.0982,P_2=0.0450)。结论子午流注"因时选穴"配合温灸疗法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7,(10)
一、血压正常血压:高压应低于130mmHg,低压应低于85mmHg。血压持续(一周)保持或高于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查不出原因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或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14,(4)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82岁,患高血压几十年,一直服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目前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舒张压在60mmHg左右,脉压差在80mmHg左右,且还有扩大之趋势。我的血压特点是白天控制较好,一到晚上便逐渐升高,凌晨两点以后收缩压为170mmHg以上。请问:我这样的情况是否要加服降压药,脉压差大有何危害,应怎样治疗和调理?宜春市朱××朱××同志:你患高血压多年,长期坚持服药(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目前收缩期血压在150mmHg以下,但  相似文献   

11.
围术期高血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原血压正常的患者围术期血压骤然升高不低于140/90mmHg(mmHg×0.133322=kPa),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再升高超过30mm Hg,可诊断为围术期高血压[1].  相似文献   

12.
(一)必须选择适地。人选园地土壤、水源必须无污染,远离城市等污染源2公里以上。年平均温度16℃—22℃,绝对最低温度≥—7℃。1月平均温度≥4℃,≥10℃的年积温5000℃以上,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土壤疏松肥沃,有机  相似文献   

13.
罗发瑞 《老友》2015,(1):56+65
一、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是指高血压患者使用3种或3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其中之一应为利尿剂)仍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依然高于140/90mm Hg。此种情况在有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可出现。此类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顽固,药物难治难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有的患者事先并未经过全面正规的临床核查,未排除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如内分泌病、肾脏疾病等导致的血压升高),只是一听到血压高就服药,忽略了原发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8)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老伴的血压舒张压一般在90mmHg左右,而收缩压较高,一般在160~170mmHg,有时甚至高达200mmHg。她现在一直在服拉西地平片,每日1片。请问:单纯收缩压增高是否为高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大有何危害性,应怎样服药治疗?遂川县胡××胡××同志:你老伴平日血压高,一般在160~170/80~96mmHg,有时收缩压高达180~200mmHg。根据这一情况,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一般高血压是指多次测量血压值都大于140/90mmHg,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你所咨询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林华 《中华魂》2014,(16):61-63
帕金森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全球大约有600万名患者,中国约有200—300万人.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以上人群中则为0.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血脂代谢异常对其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10例老年男性,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50例、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组)60例,共两组。分别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血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BPV产生的影响。将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按总胆固醇TC5.72mmol/L及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及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64mmol/L及LDL≥3.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及HDL≥1.04mmol/L分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C、TG、LDL、HDL对这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①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PV增大(P0.05);②高TC组较非高TC组BPV增大(24hSBPSD、dSBPSD等,P0.01或P0.05);高TG组较非高TG组BPV升高(24hSBPSD、24hSBPCV等,P0.01或P0.05);低HDL较非低HDL组BPV升高(dSBPSD,P0.05)。高LDL组较非高LDL组BPV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较单纯高血压组BPV增大,提示脂代谢异常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高TC、高TG、低HDL可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药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二氢吡啶类药物-氨氯地平与常用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相比,除了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外,兼有半衰期长、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而轻、服用方便等特点、治疗作用的机制和药动学特点进展迅速,尤其在降压疗效,老年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4岁。发现高血压2月,头昏、心慌、胸前感觉异常10天入院。病人于2月前在单位体检中测量血压160/90mmHg,以后多次测血压均高于正常,但无任何不适。于10天前自行服用心痛定后出现头昏、面红,3天后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咪达普利5mg每天一次,双氢克尿噻12.5mg每天一次,美托洛尔12.5mg每天两次口服,服药后2小时即出现胸前及双上肢麻木并发凉感,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的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状态。高血压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易出血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易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在为66例老年性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疗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白内障是主 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很高,我国 5.04%~12.50% 的盲人是由于老 年性白内障所引起。 根据调查资料证实,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太阳辐射和纬度密切相关,此外,与糖尿病、高血压,营养状况亦有一定关系。 白内障有哪些症状呢?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