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抱不世之雄才伟略,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然,“信而见疑而,忠被谤”,含千古之奇冤,积满腔之忧愤。眼见国事日非,“谗者益章”,无可告语,只好借助手中的一只笔,抽抒撼天抑地之哀怨,“怼世侉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汉文学史纲要》),“自铸伟辞”,“郁为奇文”,挺光彻霄汉之奥采。“气往轹古,辞来切今”,“金相玉质,百世无匹”(《文心雕龙》),“其衣被词人,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语)屈原  相似文献   

2.
一、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大约在两千三百年到两千二百五十多年前之间的八十多年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曾经在他的故国楚的南疆,五百里洞庭之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低徊夷犹、(《九章·抽思》乱辞)哀故都之日远、(《九章·哀郢》)魂一夕而九逝,(《抽思》)心维结而不解,思蹇产而不释(《九章·悲回风》)然而媒绝路阻,沈菀(音郁,积也。)莫达,(《九章·思美人》)最后,只有临沅湘之玄渊,遂自忍而沈流,(《九章·惜往日》)投身汩罗,葬于江鱼腹中(《渔父》)。  相似文献   

3.
乐府古辞《陌上桑》就其母题来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桑林母题,其本事来源恐亦非止一事,然而就其文本所流露的线索推断,其写作时间似为东汉末年;该诗在不同版本中出现了文字上的差异,而部分词语也存在解释上的差异,亦可为其写作时间提供语言文字上的佐证。文本字词的改动里隐约有着时代的因素,因此对《陌上桑》文本中的字词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对乐府古辞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诗经》“六笙诗”因“有其义而无其辞”,引发了古今无数的讨论。它的篇次莫定,前后不合,难以融入《诗》的辞章编排系统。特别是由它引起《诗》文本编排的变更,所谓由毛公“推改什首”,造成了《诗》的“非孔子之旧”,多与史实不合。这在出土文献海昏侯《诗》、汉《熹平石经》与毛《诗》互证中得到充分证明,并在《诗》文本的学术源流与汉代《诗》学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持。“孔子之旧”就只有“三百五篇,遭秦而全”的《诗》文本,四家皆无异义。郑玄相关解说的存亡、缘由自相矛盾,反映的只是其笺《诗》所见与注《礼》所用乃不同的另一个《毛诗》文本。其中的“六笙诗”序,不过是其时的《毛诗》学者将《乡饮酒》《燕礼》中用乐的《小雅》的《南陔》等6篇编排到《诗》文本中的新变现象,而不能说是代表“孔子之旧”的古《诗》文本。不包括“六笙诗”,才是“孔子之旧”三百五篇古《诗》文本的实际篇目。  相似文献   

5.
《乌台诗案》一名《乌台诗话》(见《眉山诗案广证》卷 2 ) ,却有悖于“论诗及事”或“论诗及辞”的“诗话”传统。但换一种眼光来看 ,诗案中有时涉及作诗本事 ,有时供出诗作或某些诗句的用意 ,则“论诗及事”、“及辞”还是时或有之 ,只不过作者多半迫于外力言不由衷罢了。因此 ,《乌台诗案》实在是一种“变形”的诗话。关于诗案供状迫于外力言不由衷 ,前文已有所触及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以见其荒唐可笑。《和李清臣韵》云 :“羞为毛遂囊中颖 ,未许朱云地下游。”前句姑置不论 ,后句用了一个典故 :“朱云 ,汉成帝时乞斩张禹 ,汉成帝欲诛之 …  相似文献   

6.
《诗经》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选。汉语成语来自《诗经》可以说源远流长。今天的汉字以甲骨文为最古老,但甲骨文是以占卜之辞为主的文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成语源自于它。汉语成语源自《易经》(《周易》)和《书经》(《尚书》)也算古老,但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易经》“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7.
“度日”一辞,在解放前后出版的所有辞书中,只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不收;二是收了,不过只列出了它“过日子”的那个义项,却不列它另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义项——终日、尽日。兹为后一义项引若干条例证如下: (1) 唐·崔浩《王家少妇》诗:“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这是说女主人公耽于游戏,误了梳妆,一整天也没能打扮成功。 (2) 唐·郎士元《赴无锡别灵一丈人》诗:“度日白云深。”“度日”,别本一作“终日”,可见二辞是一个意思。 (3) 唐·戴叔伦《对酒示申屠学士》诗:“山里春风度日闲。”“度日闲”即是说成天到晚悠闲散漫,这里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以他独创一格的田园诗享誉后世 ,但他的《拟挽歌辞三首》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最近展读再三 ,觉得有几个问题 ,前人虽已涉及 ,实际上并未真正解决 ,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究。(一 )关于《拟挽歌辞三首》的写作时间。这个问题 ,自宋人王质 (《栗里谱》)、吴仁杰 (《陶靖节先生年谱》)等人认定该诗与《自祭文》写于同时 ,即元嘉四年 (42 7)九月以来 ,至今几成定论。① 然而 ,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人们相信《拟挽歌辞三首》作于元嘉四年诗人临死之前 ,是因为该诗有“严霜九月中 ,送我出远郊”二句 ,与《自祭文》说的“律中无射”正相偶合。…  相似文献   

9.
杨维桢是元末“铁崖乐府诗派”的领袖人物,其“铁崖古乐府”名震东南,影响巨大而深远.杨维桢的古乐府认识观,主要是蕴含多方面的革新与艺术实践之中.以“与《风》《雅》并行”的诗旨,“无复旧格”的创新追求,新、旧体并用的诗体取向,为其古乐府认识观最为本质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清初诗论家陈祚明编选《采菽堂古诗选》时参照了昭明《文选》。陈祚明对《文选》的态度是辩证的。一方面,他认为《文选》鉴裁得当,保存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另一方面,他认为也有一些弊端:以文体为类,一人作品割裂为四五处,不利于读者获得完整的诗史观,反而易于使人剽窃华丽词藻,无法获得"学古之益";选诗过严,漏选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着重于修辞,"未及推其(作者)用心所存";《文选》注专注于典故,不关心选家之心。针对这些问题,陈祚明在分类标准、选录原则与情辞关系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颂古是宋代“以诗明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禅宗创造的偈颂新体裁,体现了宋代禅宗“以文字为禅”的特色.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圆悟克勤编撰的《碧岩录》一书是宋代禅宗“颂古”的集大成之作.其弟子大慧宗杲虽然焚烧了《碧岩录》版,但是自己也创作了110首颂古作品.慧宗杲并非对颂古这种形式不满,而是不满于学者的“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大慧宗杲的“颂古”之作,是宋代禅宗由“文字禅”转向“看话禅”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扭转北宋中期以来禅宗向文字禅发展的方向,恢复禅门“言语道断”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年,道教流行。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前,道教信徒有一篇题名《步出夏门行》,亦名《陇西行》的乐府诗。但这篇一辞二名的乐府古辞早已无人提及,流传下来的是两篇被认为彼此没有关系、题名为《陇西行》和《步出夏门行》的乐府古辞。  相似文献   

13.
乐府古辞《雁门太守行》,首载于沈约《宋书·乐志》。其中有句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目前几个通行的标点本标成“少行宦,学通五经论。”释词是:“行宦,犹游宦。”这样的标点和注释是错误的。“宦学”是一个词,不可分割。《礼记·曲礼上》:“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史游《急就篇》:“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班固《汉书·游侠传》:“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  相似文献   

14.
《诗·小雅·十月之交》,《毛诗》、《郑笺》便有分歧。本文辨析“艳妻”、“皇父”二词,寻史实外证,绎诗辞内证,辨疑皇父为共伯和。复审辞气,疑此诗为两诗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5.
沈约《宋书·乐志》收录了一些汉魏六朝时期的“声辞合写”的乐府古辞。所谓“声辞合写”就是将歌词与虚词(有声无义)以及音乐、舞蹈术语一起记录。原本是歌词用大字书写,“声辞”用小字书写;后来大小字不分,因此,无法解读,遂成千古之谜。另外,乐工在抄录时用了若干音同、音近的别字。现在这些乐府古辞大体上已经被解读出来,这就为汉语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语音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关于咏物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原因,学术界说法不一。胡应麟认为咏物诗“起自六朝”(《诗薮》)。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有之”(《(?)斋诗话》)。当今也有人认为,咏物诗“萌芽于《诗经》,成熟于屈赋”。说《风》、《雅》、《颂》中的咏物篇章,“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陆坚《中国古代咏物诗三论》,《语文导报))1986年3期)金志仁先生则认为“《桔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物诗”。说它“首开咏物之风”并说“撰写咏物诗的风气,不仅在文人中流行,而且也影响到民歌的创作”。(《名作欣赏》1980年1期)说到中国古代咏物诗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文论向有“缘情”之说,如“诗之为学,性情而已”(《汉书·翼奉传》)、“文,心学也”(刘熙载《游艺约言》),意思是诗文创作应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又认为“情”最好“以悲哀为主”,并当有所节制;如“发愤之所为作”(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以及“哀而不伤”(孔子《论语·八佾》)、“怨而不怒”(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等,历代有论。推之于诗文评,即是  相似文献   

18.
古黑水与古三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黑水与古三危考扶永发《尚书·禹贡》中的黑水与三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数千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悬而未决,这里作一讨论。黑水一名在《禹贡》中曾三次出现:“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我以为“华阳黑水惟梁州”...  相似文献   

19.
从戴震治《诗》的三种著述及其治《诗》的单篇文章两个方面,从不盲目信古、不设立门户、不囿于己见三个角度来对其治《诗》思想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就其治《诗》而论,洵非过誉之辞。  相似文献   

20.
《诗·王风·黍离》(小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力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因诗中未有“大夫行役”之言,未见“宗庙宫室”之语,故今人对《小序》之说颇有疑辞。笔者与萧泰芳师论及此事,他认为《小序》还是可信的,并引《史记·宋微子世家》为证:“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