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云南省傣族自称tai~2“傣”,各地的傣族还有他自己的称呼如:tai~2nam~4“水傣”、tai~2l?n~5“白傣”、tai~2?εu~1la:i~2“花腰傣”等,但统称为tai~2“傣”。 海南岛黎族的自称为?ai~1“黎”,虽然各地的黎族还有不同的方言变读,如:t?ai~1、dai~1、thai~4等,但?ai~1“黎”是黎族的一个共同的民族自称。  相似文献   

2.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昌江县和东方市境内的美孚方言黎族在与毗连的汉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既吸收了汉族文化,又保留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这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本文试从鬼神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三大方面介绍其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美孚方言黎族宗教信仰形成形成今天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其构成因素是多元的,在黎族各支系宗教信仰中也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黎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黎族在漫长的内族支系分衍及与外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服装与服饰图纹的个性特征。黎族妇女凭着她们对美的极高的悟性,创作出一个璀璨的、完整的服饰体系,美化着黎族人民的生活。黎族妇女服饰的分类侾黎(哈方言)妇女服饰侾黎人口分布广,服饰也最丰富。妇女大多上穿黑色或深蓝色开襟无领衫,连袖无扣,下着短筒或中筒裙。平时装图案花纹较为简单,盛装服饰则织绣艳丽大方。尤其是筒裙的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有反映日常生活劳动中人形纹的,也有表现动物和植物纹的。值得…  相似文献   

4.
竹葵村黎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对土地公、灶公、燕子的崇拜,畏惧猴子鬼、鹧鸪、乌鸦、鸡等。而黎族有无"万物有灵"的观念、能否把不同村落的黎族人对具体崇拜对象的观念和做法作为黎族集合体的信仰对象和做法以及黎族神鬼不分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商榷。  相似文献   

5.
祁阳方言中文白异读的现象非常丰富,其声母、韵母、声调均有的文白异读现象,此外还有声韵调兼而有之的文白异读。祁阳方言的文白异读反映了语音层次及其新发展,体现了雅土不同的风格色彩。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崖县的回族及其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夏,我们在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调查各地的黎语方言时,在崖县羊栏区回辉乡发现了当地的回民使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据当时初步了解,这种语言不是中东的阿拉伯语或波斯语,也不是已知的两广地区某些民族的语言,而是一种数百年前从海外带来的、保留至今的语言。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我们知道,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回族,一般都以当地  相似文献   

7.
余杰 《民族论坛》2013,(9X):42-46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在符号学视野下,黎族的典型文化符号—文身在其不同支系中有同而不同的表征意义。通过理解诸如文身之类的黎族符号系统及其表达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的理解黎族。文身符号表征下的身份认同,经过贴标签、他者比较,最后达到认同阶段,认同实现的是民族身份、交友身份、性别身份、宗教身份等各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在自治州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关心帮助下,去年又有4,751户盖了新瓦房,建筑面积共达31万8千平方米。至此,全州黎族苗族住进新瓦房的已达38,041户,使少数民族总户数的34.1%改善了居住条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聚居着70多万黎族同胞和2万1千多苗族同胞。解放前,他们世世代代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过着非人  相似文献   

10.
黎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至今被赋予时代内涵,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族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游者喜爱。本文分析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国际旅游岛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海南岛建省,国务院决定: (一)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二)设立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 (三)设立白沙、乐东、东方、昌江、陵水5个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腹地。全县总人口19万多人,其中黎族9万多,苗族1万多人。全县土地面积3038平方公里,其中适宜养牛的草坡占土地面积的25%,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牛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被海南省政府公布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树皮布一词开始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有关黎族树皮布技艺的文章也屡见报章或网络。对黎族树皮  相似文献   

13.
韦慎 《民族论坛》2008,(9):46-47
黎族传统服饰是黎族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它与黎族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黎族人民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本文从黎族男子传统服饰的历史渊源、特征及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黎族男子传统服饰。  相似文献   

14.
高文 《中国民族》2007,(11):23-24
我是黎族,生长在五指山脚下的昌化江畔,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故乡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是高高的椰子树、槟榔树及低矮的船形屋。还有,清晨的缕缕炊烟在村子上空袅袅升起,就像仙女的帘纱一样将座座山峰缭绕起来。沐浴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清风和多姿多彩的黎族传统文化,我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黎族地区主要是依俗而治,由传统社会组织依照习惯法治理村寨社会。黎族村寨治理的法文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社会组织及治理法则方面。传统黎族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民间自治组织;习惯法是维护黎族社会秩序、化解民族内部矛盾的行为规范。二者共同承担了黎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对于黎族原生族群的繁衍、生息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保障了黎族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南是一个热带岛屿,地处祖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道,又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除汉族外,还有黎、苗、回、壮等兄弟民族。其中黎族是我国唯一全部居住在这个岛上的民族,百分之八十以上又聚居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自治州位于岛的南半部,其土地面积约占全岛的一半,人口约占全岛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而在自治州内,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岛内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比如,热带经济作物、森林、旅游、铁、盐、和石油等等大部分分布在自治州境内。自治州经济发展的快慢,对全岛经济振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黎族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保存完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是这个地区生命力的象征,黎族文化也不例外,其斑斓多姿的文化深刻影响着黎族文学的创作,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黎族文化的变迁、记录、传承与保护,鲜明的体现了黎族文学创作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海南黎族是沿海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采摘、捕鱼、农耕等手段生活。在世代繁衍生息与辛勤劳作中,黎族人民创造了很多有内涵底蕴的民族文化,其中以民歌最为著名。黎族的民歌以短小精致、颇具民族文化气息著称,有着特殊的旋律形态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对黎族民歌的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其旋律的基本形态,并从中总结出黎族民歌独有的音乐特点,旨在为研究和熟悉黎族民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43年10月,我们琼崖抗日独立队第四支队的一个工作组,奉命进入五指山区,帮助黎族人民建立五指山根据地。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海南岛被日本鬼子侵占以后,当地国民党反动军队不仅毫无抵抗,反而对外勾结敌人,对内欺压同胞。这支反动军队窜进五指山黎族人民聚居的地区,疯狂地捕杀黎族同胞、强奸黎族妇女、抢劫黎族同胞的财产,无恶不作。黎族人民忍无可忍,纷纷从山洞,从草寮,从四面八方跑出来,聚集一起,要求杀死国贼。经过在红毛乡德隆山召开的第一次各乡代表大会的讨论,黎族首领王正义、王玉锦  相似文献   

20.
黎族图腾纹样,是我国海南地区比较神秘的少数民族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独具特色的色彩搭配以及图案造型是黎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体现。本文从黎族图腾纹样的特点入手,积极分析其应用价值,探索黎族图腾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