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三创教育"论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三种主旨一致、内涵不同的教育思想,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三创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三创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创教育"适应了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要推进"三创教育",须相应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实践教学,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三种主旨一致、内涵不同的教育思想,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三创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三创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精神和能力为核心,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三创教育”适应了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要推进“三创教育”,须相应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实践教学,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 ,说明它在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初二现象”逐渐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更多关注。不少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初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初二时生理、心理发育变化的“内因”以及社会诱惑、学校教育等外因造成的。而笔者认为,“初二现象”的产生与学校教育、学科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着重从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学(语文)入手,尝试做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学论课程"主体创新实践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教学论是培养高师生素质,提高其从教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本文在大量教育调查、多年组织学科教学法课程改革基础上,建构了学科教学论课程“主题创新实践模式”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六个维度 (大纲、教材、教法、学法、手段、评价),每个维度有三个重点,都为了一个目标———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因而可称为“613”模式。其重点是培养高师生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模式的特点是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或非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入工科教学模式的理念的“技能点实训”、“管理游戏”、“ppt演示汇报”3个“走进管理”式的教学模式,一改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学生在“走进管理”式的训练中,学习热情高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向交流。同时展现了理工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辐射作用,体现了创新教育、和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观是对教育的总体认识和根本看法,导引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要真正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和落实好“三生教育”,关键要树立起与“三生教育”相对应的“三生教育观”。我们在对“三生教育”与“三生教育观”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三生教育观”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创造的教育”理念,既是对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也彰显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师范大学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指引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如何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评价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开发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得到了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内容驾驭”(教什么)和“策略运用”(怎么教)。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表现的水平划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三个等级,建议高校教师及其课堂教学:基于学科理解提升教师内容驾驭能力,注重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显性化呈现,加强基于远迁移问题解决的任务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中挑战性问题的设置,注重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健全的思维应该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并重的思维,亦是创新成果的基础之基础。形象思维教育中艺术教育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左右脑分工理论”为开发右脑潜能、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引申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观点。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着重技艺训练、轻素质及健全思维教育的缺陷,学科涵盖面亦相应偏窄。因此,有必要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或学校尽早启动“艺术教育零点工程”,以在素质及创新意识教育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约在二百年前,黑格尔针对当时各种“比较学科”所兴起的“比较研究”,以思辨的“比较方法论”视界作过透视。以此为背景,结合“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对“比较”在“比较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功能作一番考究,就会发现:“比较”不仅是科学研究最为贴近的形式思维方式,而且是科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化,最终获得对研究对象存在的“本来”的理解的方法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从温度变化的角度来看,牛粪、鸡粪、猪粪以7:2:1配料比例搭配,加入生物活性水进行堆肥效果最好.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稍有下降,减少了NH4 -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对文化、情感和喻体等感知方面的不同,也表现在对时间、空间、色彩和方位等取向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翻译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机械原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机械原理课程是大学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北航多年来在机械原理课程的体系建设和内容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定位,论述了课程的内容改革成果,介绍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我校无机化课教学实行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和推广的经验 ,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权在国际上普遍定义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我国学术研究及地方立法基本也是这种观点。这一定义是西方"主―客"两分思维方式和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思想。"环境中心主义"倡导的自然的权利、动物的权利,也不可取。环境权应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权利,包括人享有良好环境、享有损害赔偿等请求权的财产性权利和通风、采光、瞭望、享有清洁空气、安宁等具体人格权,也包括对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议、监督、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权利及后代人视为享有的环境权。在环境权反思重构视阈下,我国应实行旅游兴国、自然再生、促进生物多样化的绿色化政策,制定景观法、自然再生促进法、产品包装回收利用法等绿色化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