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释放,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选取了1999至2009年间的北京房价、GDP、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末常住人口、五年以上贷款利率等指标,进行了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房价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在一般随机Ramsey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包含房价、收入和财富的住房消费函数,利用2002年至2013年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System-GMM估计方法考察我国房价波动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住房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全国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滞后期和当期房价波动与当期住房消费负相关,挤出效应明显;未来一期房价波动与住房消费变化方向一致,存在积极的财富效应;此外,房价波动对东中西部各地区居民住房消费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抑制效应最为明显;滞后期住房消费与当期住房消费变动方向一致,人均可支配收入波动和人均年底储蓄余额对我国人均住房消费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命周期 - 持久收入假说,在一般随机 Ramsey 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包含房价、收入和财富的住房消费函数,利用 2002 年至 2013 年 31 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 System-GMM 估计方法考察我国房价波动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住房消费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 房价波动对全国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中,滞后期和当期房价波动与当期住房消费负相关,挤出效应明显; 未来一期房价波动与住房消费变化方向一致,存在积极的财富效应; 此外,房价波动对东中西部各地区居民住房消费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抑制效应最为明显; 滞后期住房消费与当期住房消费变动方向一致,人均可支配收入波动和人均年底储蓄余额对我国人均住房消费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彭晓寒 《经营管理者》2013,(25):97+397-9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针对长三角地区2011年16个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使用9项指标对该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综合排名,其次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分为3个层欢。在此基拙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不同的所有制改革之后,苏南和温州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模也不同,温州模式以小规模的私营企业为主,苏南模式以大规模的外资企业为主,这就为研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平均规模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选取1991至2007年苏锡常和温杭宁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征分析,发现国企的规模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负相关;股份制企业规模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正相关;外企的规模与人均GDP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营 《经营管理者》2009,(17):218-218
通过对居民收入等相关数据作定量分析认为现行高校学费标准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居民的家庭收入支付能力,造成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综合考虑了学校成本合理分担原则,居民家庭承受能力原则和社会其他制约对学费标准的影响,选取了与高校学费相关性较高的人均培养费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六个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量化,建立了学费与这六个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1):28-29
正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2013年统计公报数据,在涉及民生领域,很多省份的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尚不理想,有的距2013年年初制定的规划目标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在居民收入、房价调控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省份"不及格"综合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数据,2013年全国有22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其中陕西、甘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年初目标4个百分点,另有13个省份增速低于年初目标值1个百分点(以上)。有9个省份实现了既定目标,其中广东、河南、上海、天津、西藏和浙江6省市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8.
柴雅红 《决策探索》2007,(15):12-13
一、河南省城市居民收入现状 (一)收入稳步增长,增速稳中有升 可支配收入是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扣除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支出后的余额,它是通过抽样调查有限调查样本的平均数来推及调查总体.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7.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2%."十五"期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81.9%,年均增长12.7%;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0.6%.  相似文献   

9.
罗腾蛟 《经营管理者》2009,(22):142-142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而这种提高又充分体现在我国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上。选取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经济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是希望能够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做出比较客观的解读,这对于研究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消费状况、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收入稳定增加根据统计,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634元增加到2000年的5294元,年递增15.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3元增加到1935元,年递增13.8%.  相似文献   

11.
蒋艳 《经营与管理》2007,(11):16-17
富民进程的关联因素分析 1.经济总量小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制约富民发展进程.经济总量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人均GDP来表示.根据广西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5年贵港市的人均CDP为4800元,为广西和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54.6%和3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642元和2693元,而同期广西全区和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917元、10493元、2495元、3254.9元,相比之下较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低1275元,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0位,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差距为2851.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全国人均水平561.9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武汉市2002-2011年商品住宅价格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总量、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通货膨胀等因素与商品住宅价格有正相关效应,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和城市化率对商品住宅价格有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0,(40):28-29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对家庭服务需求激增,家庭服务业进入迅猛上升阶段。近期发布的全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座谈会报告显示,我国家庭服务业年营业额已达1600亿元,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主力军”。目前,全国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收入的宏观因素与经济指标,并用北京市1978-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建立了预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城镇居民动态住房购买力进行测算,与静态住房购买力测算的结果比较的结果表明动态住房购买力的测算值要大于静态测算值。这也同时说明,如果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与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一致,则每年可支付住房能力是在不断增长的,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预期:增收目标普遍高于GDP 十八大开局之年,地方版"收入倍增计划"正式开启.根据对各地市级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工作会议等公开信息整理,多个省市在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明确提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而且不少省市设定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目标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210.55元、8774.06元,相差5.38倍;农村居民中2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人均纯收入分别16783.06元、2000.51元,相差8.39倍;同时,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中20%最高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20%最低收入者人均收入的23.6倍。由此可得出,我国城乡  相似文献   

17.
李蕾  杨挺 《经营管理者》2012,(11):128-129
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GDP为指标)与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进行了序列稳定性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得到了两者取对数后均属于一阶单整变量并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对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的对数值的影响进行了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房价波动的显著因素,而且,通过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分位点进行研究,发现在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对数值的不同分位点处,国内生产总值对它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细部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行财政分配体制的不完善,新疆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加大,不利于和谐新疆建设。新疆应努力争取国家财政政策对新疆的倾斜和支持,增加新疆自身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居民收入:沪京浙粤城乡差距过万元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相似文献   

20.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10):M0002-M0002
今年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力争达到住院大病报到70%左右;二是提高封顶线,农村是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市要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同时还有一条是“且不低于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