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绘本教学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实验法和问卷法,随机选取某幼儿园中班共4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以及幼儿所在班的W老师为实验合作者,以《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为载体对24名幼儿实施情绪绘本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采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状况问卷》(教师评定)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幼儿与对照组幼儿在基本情绪识别与理解、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调控和情绪的运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实验组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各维度前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幼儿的情绪调节水平前后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教学促进了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教育戏剧活动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成效,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选取60名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教育戏剧组、绘本阅读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幼儿,男女各半。其中,教育戏剧组和绘本阅读组进行为期12周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绘本阅读活动和教育戏剧活动均显著提升了情绪理解总体的发展,且绘本阅读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和隐藏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教育戏剧活动对原因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理解和混合情绪理解的提升效果显著;与单纯阅读绘本相比,基于绘本的教育戏剧活动可以更好促进幼儿情绪理解整体的发展,并在提升信念情绪理解上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91-95
本研究选取了14名存在情绪困扰的自闭症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7名家长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咨询,另外7名家长则组成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使用情绪弹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测量,以探讨团体咨询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在干预后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和积极应对得分较前测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团体咨询是提高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情绪主题绘本是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媒介,选择绘本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目前,幼儿情绪绘本的选择依据模糊笼 统,3-6岁幼儿在绘本市场往往被归为同类绘本阅读主体。为细化选择标准,利用NVivo11.0分析软件对50本幼儿情绪绘本的 文本内容进行编码。结果发现,绘本内容中的情绪理解事件最多,情绪调节次之,情绪表达较少,且内部要素间存在明显的年 龄差异。因此,绘本选择需从浅表的“适龄圈”向内在的“适读点”聚焦,根据不同年龄幼儿情绪能力维度的发展特点,接纳幼儿 负面情绪,合理利用人际支持,从幼儿阅读视角出发,科学选择绘本。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大班幼儿情绪能力、社会性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省区幼儿园大班中抽取928名幼儿,采用家长评价的方法完成量表施测。研究发现:大班幼儿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良好;在尊重他人、行为规范、归属感维度和社会性发展总分上性别差异显著,情绪能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抚养方式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但不会影响其情绪能力发展。幼儿的情绪能力可以正向预测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 要:幼儿期是幼儿审美心理发生的敏感期,亦是幼儿审美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着幼儿早期人格的建立与发展。为探索主题绘本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法和观察法,随机选择一幼儿园中班共5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5名幼儿以主题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图书为载体开展主题绘本阅读活动,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根据《中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表》(班级教师和研究者评定)对幼儿审美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研究结果表明主题绘本阅读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采用准实验和聚焦式观察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基于三角互证的增值评价 检验了绘本主题活动干预能否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以天津市某幼儿园两个同质中班的55 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 28 人,对照班27 人。实验班进行为期8 周、每周2 次的自信心绘本主题活动干预;对照班保持如常教学,但在阅读区放置实验 所用绘本。研究表明8 周的绘本主题活动干预后,实验班幼儿自信心水平显著提高,且实验班幼儿自信心水平增值显著高于 对照班幼儿。研究从增值视角证实了绘本主题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相似文献   

8.
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高低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为探索心理素质和性别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绪反应性-调节范式,考察不同心理素质和性别大学生运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负性情绪的效力差异。结果发现:低心理素质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高心理素质组,高心理素质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调节效力显著好于低心理素质组;女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负性情绪调节效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心理素质和性别在负性情绪调节效力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情绪能力可以有效预测其人际关系、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和情绪行为问题,甚至可以预测其今后的人格发展。笔者以天津123名12-36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问卷,考察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提前的趋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父母共同教育的婴幼儿在社会情绪能力发展水平上显著高于单亲教育和隔代教育的婴幼儿;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随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递增;上早教机构的经历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市某幼儿园新入园小班32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绘本教学活动、过渡环节的绘本分享、读书角绘本自主阅读等方式,进行为期三周的安全感建立、适应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建立的三阶段的干预模式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以绘本为载体的干预方案能有效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并从中探索小班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的特点,形成可为同行参考借鉴的绘本干预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3~5岁幼儿躯体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趋势,采用迫选任务,考察了109名3~5岁幼儿。结果表明:(1)幼儿识别4种基本躯体情绪的正确率依次为:悲伤66%、恐惧63%、高兴59%、愤怒57%;(2)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在高兴、悲伤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在愤怒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4岁显著好于3岁;在恐惧躯体姿势的识别上,5岁显著好于3岁和4岁;(3)4岁组男生识别愤怒躯体姿势的正确率显著好于女生。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幼儿对不同效价的躯体表情加工存在差异,从躯体情绪角度支持了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对广东省两个地区九所幼儿园的830 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心理弹性在 师幼关系与情绪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师幼关系质量在性别、留守状况与独生与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 年级差异;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留守与否、独生与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能力在年级、独生与否上存 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及留守状况差异;(2)师幼关系与幼儿心理弹性、幼儿情绪能力两两相关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 作用;(3)心理弹性在农村学前儿童师幼关系对情绪能力的影响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学前儿童羞怯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及考察情绪调节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保护性作用,随机选取山东省德州市170名幼儿为被试,请教师用量表评定法报告幼儿的羞怯、情绪调节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结果表明:1)幼儿羞怯水平与其同伴交往能力显著负相关;2)情绪调节能力对羞怯与同伴交往能力间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情绪调节能力是羞怯引发较低同伴交往能力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生活自理能力既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幼儿立足社会的前提。为检验主题绘本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影响,以一幼儿园小班9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法及测量法,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干预活动。研究显示,主题绘本活动干预后,幼儿在穿衣、盥洗、如厕、进餐及收拾整理等五个维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因此,在精选优质绘本、创设支持性环境,深化务实家园合作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活动组织形式与策略开展主题绘本活动,积极对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高中生为被试对象,以大陆漂移论为素材,研究外部视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受情绪设计组(实验组)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中性组(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内在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均无显著差异,外在认知负荷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保持测验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迁移测验成绩无差异。同时,外部视觉情绪设计能显著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外部视觉情绪设计的实验设计突破了已有研究300s学习素材的诱发时间,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具身绘本教学强调幼儿身体的参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突破口。以沈阳市某幼儿园实验班与对照班共44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具身绘本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绘本教学方法,开展为期10周共10次的教育实验活动,旨在探索具身绘本教学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幼儿的显性信息理解能力和隐性信息理解能力相比于对照班幼儿得到了更显著的提升,相比于传统的绘本教学方法,具身绘本教学更有助于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情绪理解测验(TEC)》和《5-6岁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试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对62名大班幼儿进行了情绪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以了解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情绪理解能力的总体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5-6岁幼儿在故事的理解、自我认知、听-视转化方面发展的较好,而对于词汇的掌握、运用和准确的发音方面发展水平较低。语言发展水平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2)5-6岁幼儿对于外部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已较高,心理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一般,反省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情绪理解能力在性别方面也无显著差异。3)5-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情绪理解能力在总分上无显著相关,词汇水平对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语言发展水平对混合情绪理解能力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预防和干预农村幼儿的攻击行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5个乡镇的农村幼儿园524名幼儿的攻击行为。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情绪发泄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支持在农村幼儿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幼儿情绪发泄会增加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父母支持能够缓冲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未来实践可以通过提高父母的支持来降低幼儿情绪发泄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较高负荷的情绪劳动,这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情绪表达规则来展现自己的情绪。教师情绪表达规则是基于组织和工作目标而定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习俗的影响。情绪表达规则一旦被教师所接受并内化,就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调节指导作用。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任务以及场所,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包括对待学生的情绪规则、与家长相处的情绪规则、与同事相处的情绪规则、与学校领导相处的情绪规则以及消极感受表达的情绪规则。教师教育部门应该帮助教师习得这些规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20.
绘本是幼儿重要的阅读材料,对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无字绘本是否同样能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 能力,还需要更多的探讨。笔者通过对两组中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前后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1)无字绘本是适宜于中班幼 儿的阅读材料;2)无字绘本同样能提升中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3)当教师以面向集体的方式介入中班幼儿的阅读过程,同时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出开放性、理解性问题,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